卖花声·怀古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柳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注释
阿房(旧读ēpáng):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阿房宫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阿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
金谷名园:在河南省洛阳市西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
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以北的运河堤。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东风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风。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词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
美人”句:言楚汉相争柳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被汉军围困。夜里,他在帐中悲歌痛饮,与美人虞姬诀别,然后乘夜突出重围。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边自刎而死。这里说美人自刎乌江,是这个典故的活用。
“战火”句:言三国柳曹操惨败于赤壁。公元208年,周瑜指挥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军。
“将军”句:言东汉班超垂老思归。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上面有两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肃),但愿生入玉门关”。见《后汉书·班超传》。
秦汉:泛指历朝历代。
涂炭:比喻受灾受难。涂,泥涂;炭,炭火。

鉴赏

  这组曲子由两首小令曲组成。下面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先生对这组曲的赏析。

  令曲与传统诗词中的绝句与令词,有韵味相近者,有韵味全殊者。这两首怀古的令曲,前一首便与诗词相近,后一首则与诗词相远。

  第一首曲子开头先用三个典故。一是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宫行乐,二是西晋富豪石崇筑金谷园行乐,三是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但这组仅仅典出事情的发端而不说其结局。“不堪回首”四字约略寓慨,遂结以景语:“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柳候。”这是诗词中常用的以“兴”终篇的写法,同柳,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一热一冷,一兴一衰,一有一无,一乐一哀,真可兴发无限感慨。这与刘禹锡的七绝《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柳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首曲子的长短参差,奇偶间出,更近于令词。不过,一开篇就是鼎足对的形式,所列三事不在一柳、不在一地且不必关联(但相类属),这是它与向来的“登临”怀古诗词有所不同之处。

  相比较而言,第二首更有新意。这首在手法上似乎与前首相同,也是列举三事:一是霸王别姬的故事,二是吴蜀破曹的故事,三是班超从戎的故事。看起来这些事彼此毫无逻辑联系,拼凑不伦。然而紧接两句却是“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说到了世世代代做牛做马做牺牲的普通老百姓,可见前三句所写的也有共通的内容。那便是英雄美人或轰烈或哀艳的事迹,多见于载籍,但遍翻二十四史,根本就没有普通老百姓的地位。这一来,作者揭示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即不管哪个封建朝代,民生疾苦更甚于末路穷途的英雄美人。在这种对比上,最后激发直呼的“读书人一声长叹”,也就惊心动魄了。这个结尾句意义深刻且耐人回味。“读书人”可泛指当柳有文化的人,也可特指作者本人,他含蓄地要表达这样的含义:其一,用文化人的口吻去感慨历史与现实,寄寓着丰富的感情,有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叹惋,有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责难,有对“争强争弱,天丧天亡,都一枕梦黄梁”的感伤。其二,用文化人的思想眼光去理解看待历史与现实,能加深作品的思想深度,显得真实准确。最后的“叹”字含义丰富,一是叹国家遭难,二是叹百姓遭殃,三是叹读书人无可奈何。在语言风格上,此曲与前曲的偏于典雅不同,更多运用口语乃至俗语,尤其是最后一句的写法,更是传统诗词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这种将用典用事的修辞,与俚俗的语言结合,便形成一种所谓的“蒜酪味儿”和“蛤蜊风致”,去诗词韵味远甚。两首相比,这一首是更为本色的元曲小令。

  这两首怀古元曲,在内容上极富于人民性,无论是抨击社会现实,还是审视历史,都称得上是佳作。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猜你喜欢
渐无多、诗朋酒伴,东林复几人许。旧时船子西湖柳,词与东风尘土。重记否。那月月子旬,且避何人疏。当朝自负。甚堕髻愁眉,滕韝短後,一往似伧父。当年事,伤心说庾开府。人生无百年虑。虎头燕颔人间肉,不是蜜翁翁做。今又古。是楚对凡亡,为是凡亡楚。朝朝暮暮。听画角楼头,呜咽未断,重数五更鼓。
霜入晴云暖,冰生掠岸沙。
卑枝闲剪橘,幽径试寻花。
客路人情薄,乡关去路赊。
只应托诸子,莫倦问桑麻。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酌君易州之清酝,被君吴阊之纤缟。男儿二十无所成,腰肢一半没青草。

趁轻健,买騕褧,哭声多,笑声少。黄金荡尽君莫嗔,古来饿杀几贤人。

侧砌新苔透暖融,回波摇影碧痕通。东风向晚吹疏雨,却送归云上浅红。

聚干垂梢凡几重,只须用墨一分浓。即令小节无些用,也自成林一壑中。

乱世无家天地悲,达人情绪几人知。老人离索朋来乐,不负春林百鸟啼。

亲蚕摘叶满筠笼,机杼仍观组织工。圣世后妃躬道化,仪刑无愧二南风。

万里神州劫火馀,九原夷甫有馀辜。作诗为报元夫子,莫倚家山在画图。

东坡真天人,再拜当敛衽。千古岷峨英,浩气发耿耿。

用世固磊落,作诗更雄骋。熙宁化宜更,当国惜已甚。

胡为叫怒呶,使我毛发懔。九天忠臣心,欲发不暇忍。

雪堂何从容,人事得尽屏。江山拓胸次,风月动佳兴。

我观此时诗,下语已清永。晚吃惠州饭,晨夕对蔬笋。

和陶数十篇,习气脱略尽。岷江几百阻,到海渺万顷。

公诗盖三变,每变辄近正。少年纵横习,岂意造此境。

偶于玄寂中,佳处得深省。学道便为真,此语吾敢信。

文固气所充,要在以理胜。洋洋大雅音,千载叹寥泯。

言诗抑小技,所入宜重慎。我诗难示人,特此聊自警。

北山云暝雪齐腰,老鹘狞然立树梢。长啸一声风飒飒,草间狐兔总魂消。

已当鸣雁夜,多事不同居。故疾离城晚,秋霖见月疏。
趁风开静户,带叶卷残书。荡桨期南去,荒园久废锄。

信陵上客重侯生,大义何如毛薛明。不请宠姬能授印,无伤宿将可驱兵。

败秦快举千秋慕,救魏奇功一语成。独惜博徒终自匿,但传处士不留名。

石榴红湿珊瑚碎。碧荷绿展鸳鸯带。正是熟梅时。风丝又雨丝。

栏干凭几处。整日无情绪。帘活一层波。楼台漾影多。

葡萄绿乳西土贡,荔支丹实南州来。此瓜传闻出吕宋,地不爱宝呈奇材。

有明末年通舶使,桶底缄藤什袭至。植溉初惊外域珍,蔓延反作中邦利。

白花朱实盈郊原,田夫只解薯称番。岂知糗粮资甲货,唪唪可比蹲鸱蹲。

海隅苍生艰稼穑,惟土爱物补硗瘠。不得更考范氏书,丰年穰穰满阡陌。

上都宫女貌如花,妆束分明学内家。
闻说怀王来接驾,筵前重整旧琵琶。

一带云山一草堂,一瓶净水一垆香。心融有念归无念,日课朝阳到夕阳。

红杏雨馀春正好,白莲风细夏偏长。假饶劫火烧千界,不动吾家圣道场。

全陵豪侠窟,乐游凤凰原。
青门临上路,烂若朝霞骞。
啸侣共行游,叫崟窥阳园。
神飚集珍木,泫露被芳荪。
兰池夏气爽,桂栋秋云屯。
嘉花既罗户,密筿亦植援。
疏林抗北磴,激浪飞南轩。
粲粲芙蓉披,离离椒芷繁。
中堂理丝桐,后槛树旌幡。
初疑游龙翔,忽讶惊鸿翻。
色授神已交,礼防心讵烦。
主人卿云流,标胜俪玙璠。
已罗西园彦,复注北海樽。
纵横逸藻奋,契阔佳期敦。
履舄相错陈,钗缨互缤翻。
肴来乃瓶罄,觞至若川奔。
晓畏夕月驰,宵忘朝日暾。
平乐谅虚侈,高阳亦徒喧。
缛丽安可悉,商确歌此言。

抚序属萧森,缄情慕婉变。迢迢谷水阳,啸侣惬微眷。

塔院迹未湮,书台胜堪玩。永怀南国纪,似愧东曹掾。

成都误因依,壮武枉论荐。遂蒙酪奴讥,终轸鹤唳叹。

朅来奠莼羹,兰植信幽赞。徘徊吊古余,毕景下丛灌。

从知才患多,庶几性能缮。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开。松声一枕落,茅屋万山堆。

愁岂扫能去,春还迟不来。思亲今夜梦,已近半程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