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引

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
水一曲兮肠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松槚邈已远,
友于何日逢。况满室兮童稚,攒众虑于心胸。
天高难诉兮远负明德,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吟搜菜味诗宜瘦,睡足花时梦亦香。
閒也曾忙老彭泽,存而无用古灵光。

廖君朴遬,卒享五福。其艰其勤,天畀戬谷。治生之材,可以治邦。

知子之智,可以使能。耋老于乡,以福孙曾。在尔后人,思其艰勤。

思其好贤,维衣食之源。瞻像思孝,勿堕其教。

平楚殊苍莽,众峰亦窈窕;清辉来扑人,引我发长啸。

移家暂寓虎踞石,门巷复见乌衣王。雏凤长鸣协钟吕,宏音亮节皆琅琅。

东西各驾青雀舫,山水收以古锦囊。巫山之高不可极,长江之水难为量。

悬帆今月已春暮,计程到日应秋阳。送君不妨屡水宿,几人同卧舟中床。

问年我已逾耳顺,将髭君亦添新霜。九州宇宙本窄狭,后期未可云渺茫。

将寻幽约指吴越,更揽宿莽过沅湘。待君旌节自蜀出,玺书惠下云天长。

新篇不厌读数回,老脚尚可同趋跄。且题此卷作后验,恍如身复当楼窗。

迷濛远近翠欲滴,不辨扬越并燕梁。高歌激昂以赠我,平生意兴因飞翔。

安得如鸟有羽翼,从君唱和逾三泷。

司马德操,来就庞公。杖履直入,名姓不通。坐其堂上,指挥呼索。

催令作黍,云我有客。庞公妻子,堂下罗列。拜且听命,奔走陈设。

此时庞公,适自外归。忽见司马,其喜可知。一堂之上,相从笑语。

其旁观者,莫分客主。我读其书,爱其古风。真厚如此,精诚交通。

量如溟海,义薄云空。至于妻子,亦为叹者。苟非其人,往往见骂。

盖有是夫,而有是妇。能佐夫义,善敬夫友。可警薄俗,可示厥后。

法家三尺竹为书,益部占星望使车。共喜汉廷宽大诏,引经平决更何如。

夜色凉如水,霜华共月明。
谁招青女出,来伴素娥行。
十三女子擘箜篌,选作梨园第一流。
却道荷花真解语,岂知萱草本忘忧。
红鸾不照深宫命,翠凤常看破镜羞。
舞得太平并万岁,五年谁赐锦缠头。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
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
奇祸心如折,羁愁鬃巳斑。
楚纍千万亿,知有几人还。
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适园分袂后,又复半年余。
笑我多行役,无书话起居。
溪山虽地隔,兄弟可情疎。
办得归耕计,相依结小庐。

月届今宵望,圆殊昨夜看。澄湖秋万顷,涌出紫金槃。

宝剑曾留此,千年尚有名。
星辰片云识,风雨半江生。
炼想古人迹,功知烈士成。
张华在当路,宁使久延平。

幢花迦叶再生天,净业沙门自妙年。智永书名皆是法,贯休诗格总归禅。

云流梵阁翻公案,月照松关注内篇。不有阿难真定慧,孰从座上现青莲。

竟日碧云下,默坐已无暑。凉风自何来,绿竹动清渚。

好鸟歇幽林,梳翎复自语。不知下有人,此心静如许。

云开太华倚三峰,积翠遥连渭水东。
远塞雁声寒雨外,离宫草色莫烟中。
秦关日落行人少,汉畴天阴古戍空。
寂寂武皇巡幸处,祠前木叶起秋风。

莫愁湖上逢人日,胜侣招携蹑屐双。举酒心情还属客,登楼风景独当窗。

梅花破雪香生树,山色连云绿过江。惭愧群贤远相召,醉扶春影渡渔矼。

两耳全聘,双目半昏。
泾清渭浊,谁与辨论。
只么厮{左氵右盾},狼藉破沙盆。
有个不唧{左口右留}底,刚要面前涂糊背后揩抹。
黑漫漫地恰似云屯挂向寿峰顶上,往往唤作南山古树根。

善财得法犹儿子,工巧仍参自在天。若悟菩提同戏事,不应缚律更枯禅。

寂寂中秋夜,含情出玉闺。
河长看雁远,月皎觉云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