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景物描绘传达给读者,是中国诗歌艺术表现的常法。该曲的特点,即是将虎丘的群景有意识地作为诗人怀古意绪的外化。所以在曲中,“半天风雨”虽颇具典型性,却并非作者着力表现的主体,仅作为一种冷色调氛围的构成因素。这种严冷的色调,正是作者抚今追昔、“千古恩仇”的内心情潮的折射。曲中写怪石老树,以及“苔绣”、“尘黏”、“云湿”,并不着重于风雨的介入,而更多地体现出岁月风霜的影响;“琴调冷”、“剑光寒”两句,更是老练地将古迹的历史与现状沟通。这种取景传象的手法,正是古人所说的“思接千载”,以及对待景物的“取其势而不取其质”。
当然,作者也并非将“风雨登虎丘”的“风雨”完全置于一旁,结尾两句“浪卷胥魂,山锁吴愁”,便重又巧妙地转回到了风雨的影响。须知虎丘旁只有一条叫山塘的小溪,无“浪”可言,而虎丘本身明秀佳丽,也很难与“锁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半天风雨如秋”的特定情景下就有所不同,风雨凄迷,天地山川足以为之改容。这两句既是怀古意绪的延伸,又是对风雨虎丘峭冷景象的添写,可谓虚实相兼。
聚景贮壶春,仙关昼不扃。小桃无数发,好幸綵霞亭。
人烟懡㦬不成村,溪水微茫劣半分。流到前滩忙似箭,不容雨点稍成纹。
天然无句是推敲,诗到江门品绝高。几处风花真有此,古来周邵本人豪。
冥心水月谁堪会,盥手山泉我自抄。读到乌啼春在处,江山垂老觉神交。
岸芷兮汀兰。风萧萧兮露漙漙。彼美人兮于焉盘桓。
山川悠悠兮路漫漫。嗟鸿雁兮隔云端。
横笛人何在,山空花自开。不妨听晚弄,声与壮心来。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从头点检来,笑杀维摩诘。
带累李胡子,喷水髭须湿。洒净已周圆,次念波罗蜜。
蒋山恁么道,千古谁人识。识不识,何处觅,堪与丛林为轨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