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小令从唐女子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只道往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的绝句脱化,也穿插了《啰唝曲》“莫作商人妇”及白居易《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意境。但较原诗来看,“闺怨”的含意更为显豁。“悔作”、“当逢”,口吻如生,表现出散曲小令开门见山的直露本色。“闺怨”的前提多为夫君别离远出,唐诗往往将这种前提加以隐掩或推衍。除上举的《啰唝曲》外,如张潮《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其妙味如前人所评:“意其远行,却在近处。总以行踪无定。”看来恰恰同《啰唝曲》的“意其近行,却在远处”反了个向。不过要让读者一览即领悟却不容易,可见唐诗是过于偏重含蓄了。
徐再思改诗为曲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化含蓄为显露,当然也有别的因素。唐韩偓《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不怎么知名;而李清照化用其意作成的《点绛唇》秋千词,“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云云,却为人传诵。可见夺胎前人成作,也不失为出新的一途。
原诗的薄情夫君“只道往桐庐”。桐庐在富春江中游,唐方干《思江南》:“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看来唐代桐庐为一交通中心。曲中改成了“别时只说到东吴”。东吴的指谓说法不一,据周祁《名义考》,元明时习以苏州为东吴、湖州为中吴、润州为西吴,苏州在元代确实是繁荣的商业城市。这也说明曲作者不是简单地模仿照搬,而是根据元代的实际情形更改了“闺怨”的细节。
牂牁之江千里来,羚羊峡口一线开。长波鼓荡气不泄,沙边吼怒成风雷。
五月六月西潦至,端州古城昼常闭。即今水落洲渚高,急流尚作奔扬势。
谁飞杰构临江隈,下有孤石名嵩台。崇基峥嵘山岳立,古榕诘屈蛟螭回。
百道文窗浮木末,四楼角立何轩豁。曲阁周流复道长,高廊四注空阶阔。
犹忆登楼发尚髫,楼前亲见海龙朝。万乘旌旗屯北郭,千官车马聚寒潮。
二十年来重系舸,泪滴阑干独愁我。白云飞尽苍梧深,满目寒山日西堕。
诗情病态转相因,贾瘦郊寒且自亲。老去烟霞成痼疾,閒来风雨伴吟身。
药炉多累书辞架,蜡屐无声径积尘。赖有东皋丘处士,新篇还许寄山邻。
好亭院。是谁一曲江城,唤起哀怨。峭寒帘未卷。万种暝愁,都付羌管。
松陵梦远。柰冷落、小红歌伴。回首烟波故苑,早千树雪鳞鳞,向閒庭吹满。
凄婉。缟衣望断。青禽夜警,星斗阑干转。旧时明月换。
客里销魂,春镫零乱。苔荒翠馆。有堕砌、仙云飞缓。
袅袅馀音自啭。便当日,广平心、今须软。
诗帙不来春又过,药瓢应是日相亲。无因为报池南柳,长得新条长过人。
云飘飘,水萧萧,一灯香火过闲宵。神清半夜不成梦,书帷风细扬微绡。
运应昌期王者起,自愧文章输杜李。窃同居易了无生,谁羡葛洪学不死。
一榻蒲团膝足容,翛然丈室塞虚空。翻腾密藏明佛日,淘汰机缘振祖风。
丹凤冲霄何绰绰,失晓呆郎徒矍铄。人间取舍本千差,世路穷通如六博。
幽人啸咏水云边,劫外光风自一天。闲来石上栽红莲,水无波浪火无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