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

闹排场经过乐回闲,勤政堂辞别撒会懒,急喉咙倒换学些慢。掇梯儿休上竿,梦魂中识破邯郸。昨日强如今日,这番险似那番。君不见倦鸟知还!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既然走过了热闹的戏场,享受一回安闲又何妨。既然辞别了忙碌的公堂,显露一会懒散也应当。急性子连珠炮说话倒了嗓子,如今不妨学着慢些儿讲。就是搬来了梯子,也别往高危处上,荣华富贵不过是一枕黄粱。世风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世路险恶,一方赛过一方。您不见鸟儿到了黄昏,还懂得调转方向,朝着自家的旧巢飞翔!
注释
闹排场:热闹的戏场。乐回闲:享受一回安闲。
勤政堂:官员的办公场所。
掇梯儿休上竿:元人有“掇了梯儿上竿”的俚语,意谓只知贪进而不考虑退路和危险。
梦魂中识破邯郸:唐沈既济《枕中记》述卢生在邯郸(今属河北)旅舍中入梦,享尽荣华,醒后发现店中黄粱尚未炊熟。

赏析

  李仁仲以“懒慢斋”为自己的斋号,其愤世嫉俗的反语意味是不言而喻的。作者在这首小令中,更是将主人的此层含意铺展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把纷纷扰扰的世俗人生比作戏场,“闹排场经过”五字便概括了李仁仲此前的全部阅历,而“乐回闲”则是从戏场上抽身脱出,从容获得作壁上观的闲适和享受,所以这一句已对“懒慢斋”的性质和意义作出了总评。以下两句分别诠释“懒慢斋”中“懒”和“慢”的含义:过去在官场中忙忙碌碌,所谓“勤政”,如今无官一身轻,“撒会懒”是天经地义的事;过去性直口快,在戏场上扮了个“急喉咙”的角色,结果吃力又不讨好,如今稳坐场下,“学些慢”也是顺理成章的。这三句中都包含着截然分明的对比,语言冷峭,既回顾了“懒慢斋”主人曾经沧海的阅历,又显示了他达道知机、急流勇退的明智。从这段开场白中,读者已可见出李仁仲以“懒慢”命名斋室,是在他脱离官场的桎梏之后;而作者探本究源,下文便转向对宦海风波的揭露。“掇了梯儿上竿”是元代的一句俗语,从作者在曲中的借用来看,李仁仲并非在官场中混不下去,他甚而还有“上竿”进一步发达的机会。好在他经历丰富,头脑清醒,早就识破了富贵荣华“一枕黄粱”的虚幻实质,不愿再步邯郸旅店中卢生的后尘。也亏得他如此果断,不愧为未雨绸缪,因为官途上一天比一天黑暗,一处比一处险恶,时间、空间都充满着危机感。“倦鸟知还”出于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名句:“鸟倦飞而知还。”作者用“君不见倦鸟知还”的反诘,是代李仁仲述怀,写出了“倦鸟”飞还“懒慢斋”的理所当然。

  这首小令,起首三句用鼎足对,表现出对宦海仕进的失望和轻蔑,是疏狂语;四、五两句,借俚语、典故表明急流勇退的果决和明智,是经验语;六、七两句,则直言沉溺官场执迷不悟的危险,是警诫语。由此引出的“倦鸟知还”的结论,水到渠成,饱含着对友人求取“懒慢”的理解与赞赏。全篇一气呵成而感情由缓趋迫,句冷意隽,老辣灏烂,遣词用句都体现了元曲“当行派”的风格。

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1]  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猜你喜欢
正解柴桑缆,仍看蜀道行。樯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
南纪连铜柱,西江接锦城。凭将百钱卜,飘泊问君平。

范仙最所长,画牛诚绝笔。围模大小定,毛孔不少失。

膊腕与腹胯,一牛动数日。惟我颇得之,卧起尽纤悉。

一曲清深五月寒,不知中有老蛟蟠。雷挝半夜惊飞去,已见天南九万抟。

红窗寂寂无人语,暗淡梨花雨。绣罗纹地粉新描,
博山香炷旋抽条,睡魂销¤
天涯一去无消息,终日长相忆。教人相忆几时休?
不堪枨触别离愁,泪还流。
好风微揭帘旌起,金翼鸾相倚。翠檐愁听乳禽声,
此时春态暗关情,独难平¤
画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摇曳。教人无处寄相思,
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妾心宛转机中素。郎意参差筝上柱。机花无蒂断能连,筝雁有情飞不去。

春风未许花閒住。小语牵衣空絮絮。归期早晚问君心,羞拣鬓边双朵觑。

英英文饶江汉士,何者天教丧眸子。
用心专一性转明,无所不知余两耳。
能为乐府胜张籍,暗诵史书过杜顗。
弃官新自荆渚归,万里逆风冲峡水。
峨峨全家载巨艑,坐卧吟诗满千纸。
自言从此生事足,可了芋栗及麻枲。
数椽旧屋蔽风雨,一榻萧然容隐几。
丘明国语浩如云,子夏门人纷若蚁。
向人问口夸舌在,道义文章吾岂已。
自知俗事无所观,便落双睛君亦喜。

君不见江上雁,嗷嗷唤俦侣。劲羽轻毛常趁风,往来漂泊如羁旅。

男儿落地既有身,谁能龊龊犹妇人。怀中有剑亦不贫,吴下阿蒙君莫嗔。

□□冒雨入山林,毕竟驰驱获几禽。自是魏侯言不负,当时只合献虞箴。

遥望崓山山正好,莹莹正芬芳。佳节春温春昼长。

最好泛霞浆。

酩酊歌欢忘世虑,吟笑胜轻狂。来往仙乡住道者,过此庆重阳。

东风吹雨度香芸,远近烟岚晓未分。一径浓桑沈碧影,半溪流水荡轻纹。

来逢莺语诗从作,去被人留酒重醺。莫道十年名计苦,输农几度说耕耘。

记得金山顶,风烟八面开。乾坤留柱石,沧海失蓬莱。

夜色京江水,春光般若台。兵尘兼病眼,长望几徘徊。

雾夕莲出水。
霞朝日照梁。
何如花烛夜。
轻扇掩红妆。
良人复灼灼。
席上自生光。
所悲高驾动。
环佩出长廊。
先生墓木绿成围,弟子摧颓昼掩扉。
大雪繁霜心已死,有时清梦尚抠衣。

龟鼎龙蛇岁,貂珰虺蜮俦。奸能迷鹿马,心肯混铃驺。

稂莠真非类,沟涔止下流。初为中谒者,旋典大长秋。

保母黄罗服,监奴绿臂鞲。高明侯览宅,臲卼李膺舟。

遂丧澄清志,谁怜草莽忧。艰危逢夏馥,仓卒问朱游。

北寺关三木,西园拜五侯。刊章收月旦,投匦犯星邮。

钩党秋茶似,爰书夏日侔。瞰人韩凤惯,阶乱竖刁优。

左仗无甘露,南牙有败莸。刀锤凭颊舌,搒楚代虔刘。

桎梏甘陵学,锒铛楚国囚。摧残登鬼录,殄瘁尽人谋。

笑看三台坼,心甘万姓仇。不知百年后,何意一抔留。

马鬣西山麓,龟趺大道周。胡为乱胜国,竟得首高丘。

白日张星耀,青春御史游。乃心存义愤,抗志见风猷。

伐恶追千劫,诛奸到九幽。丰碑立掊击,狐冢旋锄耰。

骨朽犹堪戮,魂飘不敢啾。当年六君子,一笑掷吴钩。

殷汤令妃,有莘之女。仁教内修,度义以处。清谧后宫,九嫔有序。

尹为媵臣,遂作元辅。

去年黄花开,共赏重阳节。高堂传萸觞,兄弟同欢色。

今年复重阳,弟兮竟何适。光阴瞬息间,世事幽明隔。

有酒不见君,使我肝肠裂。对酒歌且哀,歌竟泪亦竭。

五里到岭脚,十里才岭腰。三百六十盘,盘盘上青霄。

危峰插高空,细栈缘秋毫。前趾压后顶,首下尻乃高。

崖倾碍飞鸟,石滑逢堕樵。登顿屡旋折,谓已穷山椒。

峰回一仰睇,绝顶仍迢迢。振步攀其巅,目眩神为摇。

一岭植如盖,众岭罗周遭。仄阴障义娥,绝径悲猿猱。

不知路何从,但觉呀岩㠂。密箐丛修修,赪桐间红蕉。

飞流挂木杪,晴日舞素蛟。茅庵嵌青壁,瞰临万丈坳。

俯窥落深井,结构何由牢。独立望归云,天风飒飘飖。

拈起竹篦子,□□便到家。秘魔若不会,随后却擎叉。

金精鼓橐铜官飞,入江斗龙腾杀机。丰隆击剑刜纽断,裹创蚀土瘖不归。

至今僵立土司界,偷儿磨鋊辄遭械。云何神物此狡狯,荒徼图经失所载。

检校使者非黄车,足迹不蹋明都隅。大小东阳能好事,手携毡蜡文新模。

文称钟主杨景通,富良刺史宏农公。思琅广源兼节度,爵阶一一东都同。

户属太平为世族,高曾祖考皆勋庸。帝婚乃缔寿阳主,陬陲惣辖销兵戎。

司凛山前架岩岊,崇庆寺开贲梵宫。皇帝宝祚祝绵茂,太后圣寿增延洪。

爰铸此钟留供养,用舍柒千余斤铜。会祥太庆纪年四,作记元宵镫月中。

曹良辅撰杨某笔,校书集贤华资崇。我从纪年忆仿佛,实维安南李乾德。

乃父日尊僣帝制,设官比似中朝职。夸张炎极假二州,渐稀使问羁縻绝。

岂如赵佗窃号聊自娱,朝廷容之坐姑息。宝坊庄严今何在,钟矣铸错字不灭。

南郊授朔少常姓,不待天戈自相贼。呜呼往事安足论,《涌幢小品》谈无根。

孰搜文字到瘴窟,何况此地当年犹异域。我无书史足考稽,作诗尤如寸莛击。

归携墨本小长芦,铜鼓斋中张坐隅。好借白莲寺僧日本书,东西对陈如璠玙。

胜读东方先生《十洲记》,或当阎家职贡蛮夷图。

唐蒙谕巴蜀,通道至邛僰。列郡徼西南,夷居半岩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