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首的两句对仗,把樵夫的生涯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又诗意十足。这样,就自然带出了“且做樵夫隐去来”的结论。然而,句中的这个“且”字,又同时透露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果然,作者随即便从一字句的“柴”上,生发出朱买臣樵薪故事的感想。朱买臣有两件事是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一件就是《汉书》所载的:“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后来朱买臣做官回到故乡,他那再嫁的妻子自然是羞悔难当,民间因而还发明了“泼水难收”的故事。从《汉书》的记载来看,朱妻的“求去”主要起因于口角,但后人多视之为读书人因贫困未遇而蒙受的奇耻大辱,所以朱买臣丢了老婆,却反而大大增加了知名度。第二件是汉武帝在诏授朱买臣会稽太守时,说过一句名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这两件事对普遍处于困顿失意的元代知识分子来说,都是颇具刺激性的。所以小令中虽只写出了“买臣安在哉”五字,却是集中了怀才不遇,富贵难期,读书无用,屈抑难伸的种种愤慨。朱买臣幸而未在“樵隐”中埋没,然而“安在哉”,也就是像他这样如愿以偿、自拔于贫贱之中的例子,如今是休想再出现了。
由此可见,作者是有意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起首两句意境颇美,之后却越来越不堪,从而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痛苦。而曲中的意脉又十分连贯,由“樵夫”引出“柴”,由柴引出“买臣”,由“安在哉”引出“空岩”,“空岩外,老了栋梁材”在字面上又与“樵隐”契合。
作者另有一首《金字经·渔隐》:“絮飞飘白雪,鲜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穷,男儿未济中。风波梦,一场幻化中。”章法构思与该篇全同。既以“隐”的理想化色彩权且作为自宽自慰,又抑压不住对“未济”现实的愤懑。这种散曲留给世人的印象,恐怕就是“挣扎”二字了。
顽石本在世,启母人亦知。可怜宋太后,死骂宁馨儿。
良辰值暄序,振策遵灵崖。暗谷既阴閟,崇坡复阳开。
斑斓绝壁峙,䆗窱曾阿颓。朱葩冒石脊,翠颖环水涯。
文鱼跃西涧,森木荣南垓。幽幽乳窦滴,殷殷飞瀑豗。
兰野霞气上,松门樵响来。引手摘弱卷,散发依苍苔。
攀登不知倦,憩坐时忘回。志虚浮虑遣,襟远群象该。
况挈素心侣,同倾昭旷怀。
乔林秀木隐楼台,帐殿毡庐次第开。
官骑从容花外入,圣恩旷荡日边来。
星凤到处人争睹,夷貊随宜客自裁。
才读大明天子诏,一声欢呼动春雷。
主翁留客重开筵,官妓停歌列管弦。
酒进一行陈彩币,人喧四座撒金钱。
君臣拜舞因胡俗,道路开通自汉年。
从此万方归德化,无劳征伐定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