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鸿沟已画天下分,汉王未肯空回军。诸侯大会壁垓下,戈甲耀日如屯云。
夜闻四面楚歌起,天命人心知去已。拔山盖世霸图空,却叹当时骓不逝。
帐中美人身姓虞,悲歌起饮聊踟蹰。数行泪下竟别去,仓皇不得同驰驱。
明眸皓齿为黄土,草木含愁照今古。依然听曲自低昂,岂忆平生离别苦。
故山老鹤。等酒人散尽,飞归池阁。漫倚焦琴,斜日想思满京洛。
知否休文病起,浑怕忆、西园花药。但自掩、独树闲门,灯影惜孤酌。
深约。更寂寞。待问取断鸿,去程难托。素衾怨薄。江上春寒晚来恶。
千里谁携梦转,丝鬓有、东风吹觉。怕秀句、题未了,野棠又落。
澄澄严江波,混混入东海。双双出明珠,煌煌弄光彩。
声声识英物,表表见神采。遥遥徐卿胄,衮衮灵源在。
茫茫堪舆间,物物任真宰。奇奇睹兹事,啧啧争叹骇。
看看头角露,忽忽弦望改。望望汤饼筵,徐徐欲安待。
少小失所怙,鞠我仰母氏。我今已成立,母氏隔千里。
朝亦思母慈,暮亦思母慈。愁肠日九回,朝暮千万思。
官列九卿贰,迎养失所愿。母来止岁馀,母乐归乡县。
虽有两贤弟,致敬奉母居。我独不在侧,何以纾郁纡。
荷君恩宠深,忆母道途远。仰首望飞云,秦山长在眼。
小儿解父意,愿父勿忧叹。我归养大母,父但忠王官。
一门隆孝行,父子及兄弟。所以白发亲,怡怡膺寿祉。
敦行用表率,岂不自一身。观感动乡里,咏歌扬缙绅。
君亲同所尊,忠孝匪二道。努力慎克终,来世焯有耀。
十日饮从河朔来,离歌犹击唾壶哀。酒徒若挟金陵过,问筑糟丘何处台。
东阳有佳士,簪盍钟山下。变文摛风云,论事共樽斝。
为言诸孙行,二妙皆作者。有怀不可共,情若江流泻。
今此逢少君,秋月澄霁野。儒术久不振,屏弃如土苴。
泮林虽储材,樲棘乱梧槚。固当距陂行,扶植归大雅。
太末古名邦,生才今岂寡。善性水同趋,范模待良冶。
滇南侍御人中杰,气如虹霓耿不灭。壮猷早著剪萑苻,正色俄看冠朝列。
维时明祚丁未造,劫火烧天百川竭。弄兵剧贼覆神州,食肉谋夫营蚁穴。
可怜国事无可为,但见乾坤日流血。阉人夜半开九门,百万黄巾拥丹阙。
君王披发殉山河,宰执全躯效臣妾。大臣命重小臣轻,劲草何知疾风烈。
一呼巷战千人靡,身首分馀立如铁。但教心与赤日悬,肯惜身随天柱折。
腐肉馨香何处归,悯忠寺畔埋冰雪。风雨犹闻啸国殇,沧桑未许磨残碣。
易名巨典隆圣代,特采嘉言表奇节。百年幽沕一朝显,六诏山川增皦洁。
丈夫七尺即泰山,取义成仁在勇决,不尔芳名何卓绝。
君不见同时多少偷生人,一念蹉跎成瓦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