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后渚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江上早寒,仲秋时节就已经霜结雪降。
我要从军远征,却又缺衣少粮,严冬已渐渐逼近,却不得不与家人分别,挥滑北上。
离乡背井,心情落寞凄怆,乘船从后渚出发,驶向远方。
征尘飞扬,弥漫了前方的高地,浪潮高高地卷起,遮住了长长的树影,一片水花茫茫。
孤独的太阳,在空中缓缓地移动,漫漫江雾,时而在前面飘聚,时而又消失空中。
眺望前方的山峰,倍觉路途的遥远,回顾身后的阴云,更添离别的优伤。
美好的志向,就在这终年的奔走劳顿中消失,青春的容颜,因惊叹于季节的变化而变得惨淡无光。
每念及此,总要引起先尽的叹息,只好推开瑶琴,不让那揪心的琴声再响。
注释
后渚(zhǔ):地名,在建业(今南京)城外江上。
始:初。
方:将。
背:离开。
凉埃:尘埃。
皋(gāo):水边的高地。
飞潮:飞卷的浪潮,可能是比喻飞扬的尘土。
修樾(yuě):高树交成的树荫凉。
孤光:指日光。
空烟:江面上空的雾气。
结:聚集。
华志:美好的志愿。
分:分散,消失。
韶颜:美好的容颜。
节:节序。
三起叹:反复叹息。三,言其多。
君:黄节说是作者自指。

赏析

  这首诗的结构也很别致。第一、二两节各六句:第一节写别家上路时情景,第二节写途中所见景物及自己主观心情随客观景物之变化而变化的心理活动。“华志”二句自为一节,是前两节的一个小结。“推琴”二句又成一节,似用旁观者口吻结束全诗。这是作者从主观世界中跳出来,故意用客观叙述来“冷处理”,从而让读者于言外去品味诗人内心的苦况。

  在第一节中,有两个表时间的虚词与一般讲法有异。一是“仲秋始霜雪”的“始”,作“初”解。余冠英先生《汉魏六朝诗选》注云:“近人用‘始’字有迟久而后得的意思,此不同。”其说是。诗句译成口语,应该是“刚到仲秋时节就开始出现霜雪了”。另一是“方冬与家别”的“方”,“方冬”,指初入冬,而不是将入冬。这里有个节序的先后问题。“江上”二句写今年寒意来得早,阴历八月就下霜落雪了。这时要出门从军,必须把衣食准备得充足些;偏偏作者因家境困穷,缺乏衣粮;但又不能不动身,只好在冬初辞家远行了。鲍诗的特点就在于平平写起,闲闲引入,看似寻常笔墨,而诗意却亲切感人。此诗正是这种典型写法。于是接下来写五、六两句:寒冷的初冬,已是满目萧条,偏偏又在缺衣少食的经济条件下离乡背井,从后渚动身时内心当然要充满凄怆了。这六句纯以质朴平实的描写来打动读者,遣辞造句,似乎全不着力。这与第二节锤炼字句、刻画景物的写法几乎判若泾渭。但作者却把这两节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乍读时觉得何以一诗之中风格顿异;其实这正是鲍照写诗善于变化,力图用语言的浅显与生涩来对读者施加影响,从而使读者的感受随诗人笔锋而转移的地方。

  第二节,“凉埃晦平皋”者,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的尘埃把空阔平旷的皋原给掩蔽了,显得模糊晦暗,使作者无法向远处瞻眺。这是陆景。“飞潮隐修樾”者,腾跃的江潮遮住了诗人的视线,两岸修长的树影仿佛都隐没了。这是江景。于是作者乃置身于一片迷茫和惊涛骇浪之中了。吴汝纶以“凉埃”二句比喻世乱,看来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作者此行的目的是“从军”,而目之所接,身之所经,却是晦暗的前途和惊险的处境,自然会产生来日茫茫吉凶未卜的预感。所以这首诗的景语似乎并非纯客观的描写,而是近于比兴的。所以前人大都认为这一句是作者自喻。“空烟”正在包围着太阳,因此吴汝纶认为这一句“喻世事之变幻”“视升灭”者,眼看着这一簇烟雾忽而升起、忽而消逝之谓。总观这四句景语,还有个动与静相对配合的特点。“凉埃”虽非静态,但比起“飞潮”来,相对地却要静一些;而“孤光”虽在独自徘徊,比起“空烟”的倏尔升起、忽然消灭来,相对地说也算是静态。这就比以纯动与纯静相对照来得空灵生动得多。古人写诗总是在发展中有所前进。鲍照写景,就比谢灵运以前的人进步很多,像这种相对的动与静的配合在鲍照以前的诗人笔下就很少见到。而到了王维,干脆有静无动,只把宏观的壮伟场面如照像一般摄入诗中,其胆识可以说远远超过了前人,即所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也。

  四句景语之后,再虚写两句以为收束。“途随前峰远”者,“前蜂”为眼中所见,要达到那里还有一大段路程,作者心里是有数的,所以用了个“远”字。而这一句又含有前路无涯,茫然无所归适之意。“后云”者,指已经被抛在身后的重云叠雾。行人虽已走过了那一段“空烟升灭”的地带,可是那郁积的云层仍压在心头,给自己带来了迷惘与怅恨,所以诗人的思绪仍在追逐着它,从而使内心郁结不释。王夫之以“发心泉笔”四字评价鲍照,“发心”者,心细如发之谓;“泉笔”者,妙笔生花,文思如泉涌之谓。用来形容此诗的中间六句,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华志”二句写得很吃力。“华志”犹美志,它是鲍照自己创造的词汇。这句是说自已虽有美好的志愿,却被无情的岁月给搅散、打乱了。“惊节”与“驰年”为对文,指使人吃惊的节序变化。这句是说,自己的青春已被令人吃惊的时光给弄得凄惨暗淡,无复当年的蓬勃朝气了。这就把客观上时空的变化和主观上壮志的销磨融成一体,综合地化为无限感慨。诗写到这里,已届尾声,本可结束。但作者意犹未尽,乃变换一个角度,用最后两句收束全篇。

  以上所写,从作者离家远行说起,并把旅途所感抽绎出来,全属主观抒情之笔。但在汉乐府和汉魏古诗中却另有一种写法,即把主观抒情的内容用客观口吻给描述出来,宛如借旁观者之口来为抒情主人公说话。鲍照此诗结尾实用此法。在大段的羁旅行役的描写之后,忽然转到弹琴上来。好像作者已结束了旅程,在到达目的地后把所见所思通过弹琴表达出来。这就把直接的主观抒情做了间接的客观处理,前面写的种种思想感情仿佛是事过境迁的一番追溯。但作者并没有把主观抒情部分做纯客观的处理,只是把距离拉开了一点而已。因为从诗意看,弹琴者仍是作者本人。这末二句说,作者把一腔心事通过琴音来表达,但弹到这里,由于过于伤心而弹不下去了,只能推琴三叹,琴声亦如有情,遂因弹琴者之凄怆感慨而戛然中止。这在作者看,这样写可能增加了有余不尽的回味。但这种把笔势宕开的结尾,其艺术效果究竟如何,则仁智所见亦各不相同。如方东树就说:“收句泛意凡语。”认为这样结尾反而弄巧成拙。作者本意原为创新,但衔接得过于突兀,加上这一手法也并不新奇,反倒成为败笔。故方氏之见似亦未可忽视也。

创作背景

  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十月,临川王刘义庆由江州徙刺南兖州,镇广陵。作为刘义庆的幕僚国侍郎,鲍照先从义庆还都省家,然后道出京口,赴任所。从后渚出发后,一路上的见闻令作者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你喜欢
感会真奇遇,飞扬独妙龄。
他年西饯日,此夜上骑星。
宿惠留藩屏,余忠在禁庭。
音容无处所,彷佛寄丹青。
铁马擐红缨,幡旗出禁城。明王亲授钺,丞相欲专征。
玉馔天厨送,金杯御酒倾。剑门乘嶮过,阁道踏空行。
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晓云随去阵,夜月逐行营。
南仲今时往,西戎计日平。将心感知己,万里寄悬旌。

齐女门前万里台,伤心砧杵北风哀。一官误汝高门累,半子怜渠快婿才。

失母况经关塞别,从夫只好梦魂来。摩挲老眼千行泪,望断寒云冻不开。

倚玉山之孤峙于,前娄水之迂萦。占恺爽于邑中于,雄面势于山阳。

有默斋之主人于,搆冰崖之草堂。既命名之特异于,讯斯义其谁当?

惟兹山之秀丽于,日悠然其可望。览云物之生态于,忽朝暮之无常。

奚所夏暑冬寒于,历四时而凝霜。知主人之远志于,托幽遐以自将。

少负奇以抗节于,抱终天于蛮荒。泣苍梧之不返于,踰五岭以傍徨。

卒茕茕以自遂于,廓天路之翱翔。执法度以匡主于,志不毁乎直方。

逭鈇钺之严诛于,即远窜乎夜郎。旋蒙恩以内徙于,赖天王之圣明。

秉外台之宪节于,赫金紫之辉煌。一朝去此而不顾于,飘然来即乎故乡。

嗟夫,食肉之多鄙于,人皆以衣锦为荣。终纷竞以火驰于,日炎炎其无央。

似夸父之逐日于,孰知暍而慕大清凉!吾览斯堂之名于,洒然如御夫北风之?。

追范蠡于五湖于,见伯夷于首阳。佩明月之宝璐于,然犹思乎褐裳。

厌鼎臑之盈望于,志不去乎糟糠。开北牖以仰视于,丹崖翠壁凛然冰壑之英。

恍乎雪山之阳于,冽冽乎冬气之长。朝受命而夕饮冰于,吾尝闻此语于蒙庄。

嘉君子之德音于,志志节之弥强。爰作赋以颂祷于,祈寿考之无疆。

舍棹登途秋逾仲,水意滩声劳远送。晨起西风拂舆迎,野望霜红逐林生。

出水芙蓉初夭窈,开风松籁鸣孤杳。到处层峦向人亲,苦恨历历记不真。

迤逦东来若相逐,浮峰或断云能续。行行惟见与兹深,朝暮谁从觅山心。

欲倩微词通缱绻,识面无缘重偃蹇。徒将此意寄三秋,三秋问我谓何求。

征夫何求莫遑息,翻似心忧日行国。长途祇叹往来艰,我家山水久幽閒。

兰桡轻飏,有云间佳士,秀州狂客。虎阜横塘随处舣,浜底野芳幽绝。

盛事难追,余馨犹在。我意良飞逸。为君道故,华屋丘山历历。

留园不是刘园,一花一石,大抵今非昔。只树香林谁继起,一笑相逢弥勒。

震旦香烧,恒河沙没,我佛应凄切。低眉入定,心事大雄谁测。

乡关重见慰余年,踉蹡迎门喜欲颠。
先遣好诗陈曲折,更搜余论尽中边。
尚勤药石论臣佐,莫向杯觞近圣贤。
杜口不言穷达事,知君客疾不难痊。
醉归来,不悟人间天上,云雨难寻旧迹。但馀香、暗著罗衾,怎生忘得。

竹炉新煮软冰丸,咀嚼宁忧齿颊乾。谁认鳖胎刳玉弹,共惊蛟室泣珠盘。

芋头有味鳖难永,菱角齐名不奈寒。唤起旧年风月兴,惜无千丈酒肠宽。

霞友无尘虑,云朋绝事情。气神相结净中清。谈笑大丹成。好把碧桃采摘。专献蓬瀛仙客。大家同共庆重阳。开宴一齐尝。
瑯琊一室云,独许老龙卧。
英气宇宙春,君臣重三顾。
岁久化为墟,白日聚狐兔。
惟有忠臣心,风雨不可破。

君子之道,亦有其四。高行绝俗,盛德出类。才同文锦,学非书肆。

望之可阶,即之难至。辍精同理,躔象少微。人与俗异,道与人违。

庭飞熠耀,室满伊威。行无辙迹,理绝心机。

千载苏仙上帝乡,空馀琪草似人长。夜凉环佩不知处,梦觉满山风露香。

妆成多自惜,梦好却成悲。不及杨花意,春来到处飞。

公车赋罢出长安,千里还家共岁寒。别去漫挥他日泪,相逢但说旧时欢。

兰舟载酒乘秋晚,湖寺寻僧到日残。天为故人开霁色,近城风雨又漫漫。

西溪十八里,到处有蒹葭。客有此中住,求之路转赊。

适逢三亩宅,疏竹夹梅花。不向樵夫问,门前绾钓艖。

云远天空候雁翔,林开晴日散群芳。柳条近水烟逾碧,梅蕊无风暖自香。

江上青山怜岁月,镜中华发愧行藏。忽传一曲阳春调,睡起高歌引兴长。

双眼滟秋波,两脸凝春雪。尊前初见处,琴心绝。千磨百难,石上琼簪折。人非天样阔。车马难通,奈何没个关节。
深盟密约,啮臂曾流血。须知弦断有,鸾胶接。别离日久,转觉归心切。先把新词说。憔悴相容,怕伊相见离别。

凝碧湾头清远寺,宛然图画自天开。山从中宿城边起,峡折流泉地底回。

碧月净依朱槛转,野猿啼去白云哀。我来游览尘襟豁,石上题诗扫绿苔。

思昔日,披发亸香肩。帘外落花浓似雾,枕边飞絮软于绵。

斜日照雕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