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弟道秀别诗

参差生密念。
踯躅行思悲。
悲思恋光景。
密念盈岁时。
岁时多阻折。
光景乏安怡。
以此苦风情。
日夜惊悬旗。
登山临朝日。
扬袂别所思。
浸淫旦潮广。
澜漫宿云滋。
天阴惧先发。
路远常早辞。
篇诗后相忆。
杯酒今无持。
游子苦行役。
冀会非远期。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你喜欢
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回也曾言志,明君则事之。中兴今若此,须去更何疑。
志列秋霜好,忠言剧谏奇。陆机游洛日,文举荐衡时。
虎迹商山雪,云痕岳庙碑。夫君将潦倒,一说向深知。

愁坐猿啼里,行吟度鸟间。翠凋巾上发,红破镜中颜。

老去经三折,真游付八还。无心自来往,空羡白云闲。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屏间山压眉心翠,镜里波生鬓角秋。
临玉管,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休。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彭城风雨夜连床,说尽眉山感雁行。亦记建文初二载,丹青曾画解中郎。

翳门关路上崚嶒,半坐蓝舆半自登。老脚尚堪鞭策在,来时忘却日南藤。

暂过桐江问钓矶,那知烟水有蓑衣。先生原不垂纶隐,休把羊裘论是非。

昨宵凉雨。舞馋蛟乱叶,激成凄楚。何况是、衰柳旗亭,绾皂帽青衫,一鞭回去。

未酣邯衰,且莫付、龟兹小部。向濠梁、暂赋依刘,曾记征衣着处。

狗屠共谁问否。惜李郎才调,神伤卫虎。到官阁、醉染隃麋,谩劈阮吹箫,辟寒避暑。

閒话莼鲈,又牵惹、离愁如絮。待看花、宴吃红绫,去天尺五。

我亦西郊有草堂,梅花纸帐竹筐床。茅柴味薄葱椒烈,榾柮烟消芋栗香。

为着残棋知胜负,因观通鉴识兴亡。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

到此都成选佛才,嵯峨高阁倚云开。关东处处精蓝布,那得摩腾经卷来。

梦觉江声绕。清霜皎然侵晓。珊珊玉骨倚西风,幽姿雅韵,更比梨花悄。

贞心不向东君道。风醉除烦恼。故人此日芳樽远,对此酡颜,相与共倾倒。

北斗挂城阙,河汉东南流。我友怅明发,驾言远行游。

玉节耀横轭,黄金饰马头。悠悠涉河远,去去登旧丘。

前驱二千石,逢迎王与侯。念子何当返,寒暑聿云周。

河梁临往路,顾念今人忧。有酒不满觞,为我且复留。

匪无陌上交,其如道不谋。眷言在同志,何以喻绸缪。

夜色川原合,秋声草木催。星辰随地阔,河汉写山来。

栖鹤凉先警,饥乌夕未回。高楼对斜月,鸣笛正清哀。

风起春城散客忧,玉京台殿忆同游。云开万象森丹阙,金织双龙盘翠裘。

此日听鸡趋禁籞,何年骑鹤过山头。从君试觅王乔术,学化仙凫任去留。

巫山高不穷,迥出荆门中。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树杂山如画,林暗涧疑空。无因谢神女,一为出房栊。

嵌窦栖霞,??转杓。左骖鸾翼,右耳凤箫。爽排酷烈,境邈氛嚣。

静者多妙,于焉消摇。

树密云萦岸,池遥水际空。芰开方吐镜,蘋动欲含风。
渐映沙汀白,微分渚叶红。金波宜共赏,仙棹一宵同。
船系钓台下,身寄碧云端。胸中千古风月,笔下助波澜。唤起羊裘仙魄,来伴蝉冠清影,星阁倚阑干。上想中兴事,名节重于山。
濯沧浪,开玉鉴,照朱颜。平生多少英气,直欲斩楼兰。尽道诗书元帅,好作经纶上衮,勋业秉华丹。霄汉展鸾翼,雷雨震龙蟠。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
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