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二妃庙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早晨的云彩奇诡变幻让人眼花缭乱,可能是因为娥皇、女英居住在此吧。
她俩或在巫山之下摘采未开的荷花,或在洞庭之中巧摘荇菜。
思君心切,希望船更轻巧、更快速,一行千里,乘风破浪。
此处浓浓相思弥漫,尤其是那江边生长茂盛的湘妃竹。
注释
二妃庙:又称黄陵庙。二妃,即虞舜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相传虞舜巡视南方,中途死于苍梧之野,遂葬在九嶷山(今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娥皇、女英起先没有随行,后来追到洞庭、湘水地区,得悉舜已去世,便南望痛哭,投水而殉。
朝云:早上的云彩。
帝女:指帝尧的二女娥皇、女英,嫁于舜即湘妃。或说指传说中的天帝之女瑶姬。
菡(hàn):即荷花,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莲花的花苞。荷花之实为莲子莲子谐音为“怜子”,故被古人视作多情之物。
荇(xìng):荇菜,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水底,夏天开黄花。
轻薄:指船的轻巧灵便。说明二妃为了尽快见到夫君,希望船更轻巧,船速更快。
舻舳(lúzhú):大船。
葳蕤(wēiruí):草木茂盛,枝叶纷披下垂的样子。
竹:此有所特指。湖南特生一种竹,名为斑竹,又叫湘妃竹,出于君山和九嶷山。民间传说斑竹是二妃的眼泪染成的。

赏析

  二妃,即虞舜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相传虞舜巡视南方,中途死于苍梧之野,遂葬在九嶷山。娥皇、女英起先没有随行,后来追到洞庭、湘水地区,得悉舜已去世,便南望痛哭,投水而殉。后人为祭祀她俩,特于湘水之侧建立了二妃庙(又称黄陵庙)。《方舆胜览》云:“黄陵庙在潭州湘阴北九十里。”这首诗歌颂了娥皇与女英对爱情的执著与忠贞不渝。

  起句“朝云乱人目”乃是诗人登上二妃庙所见之景。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天边呈现出迷人的光彩,片片云霞犹如簇簇花团,奇诡变幻令人目不暇接。在“朝云”中,还含有宋玉《高唐赋》“旦为行云”之意,暗示了诗与男女之情有关。面对这一幅灿烂的晨景,诗人顿发奇想:这大概是“帝女湘川宿”的缘故吧。帝女,即指娥皇与女英,因她们是古帝唐尧的女儿,故有是称。这开端两句,诗人将奇丽的景致与奇特的传说结合起来,给全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一下子就攫住了读者的心。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两句承“帝女”而来,写二妃对舜的那一份迷恋眷念之情。她俩或折菡萏于巫山之下,或采荇菜于洞庭之中,既以慰解缠绵不尽的相思,亦以表达对夫妇合好的向往。菡,即荷花,荷花之实为莲子,莲子谐音为“怜子”,故被古人视作多情之物。荇,生在水上的一种植物,《诗经·周南·关雎》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所以荇菜也是淑女的代称。巫山、洞庭,自古便是相思之地,诗人遥想二妃追赶舜到达此地,念及将与他团聚欢会,心中正是万般喜悦。那莲子和荇菜,不正代表了她们盼望得到夫君爱怜的心声吗?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这二句是追述,把二妃的深情再深写了一步。折菡采荇,这一番痴情已足令人感叹了,但更令人感动的是,她们这番前来,是千里迢迢、从风波浪尖中闯过来的。轻薄,原是放荡之意,但这里是说二妃追赶夫君的意志十分坚决、一旦决定就不可收回。舻舳,船头船尾,这里代指船。二句中值得注目的是一个“故”字,有此一字,便足见得这两位弱女子的千里远行,是完全自愿的,也是完全知道前程险难的,唯因如此,她们的举动也更加感人至深了。

  怀着如此的痴情,经过了如此的艰程,终于与夫君相去不远了。然而,等待她们的又是什么呢?“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在诗的结尾,诗人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继续在这个古老传说中沉浸下去,而是笔锋呼应首联,又转回到现实中来。站在二妃庙前,诗人向四周举目远望,只见眼前的景物似乎都弥漫着一层二妃对舜的相思之情,尤其是江边一片片的翠竹,枝干斑斑点点,仿佛是浸透了二妃的相思之泪。葳蕤,纷多貌。据《述异记》记载,二妃在湘水之旁痛哭舜亡,泪下沾竹,竹纹悉为之斑,故湘竹又称湘妃竹。最后一句,诗人没有直说二妃的殉情,而是采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把情渗透到景中,以泪竹披纷无限的画面,来透露二妃永无穷止的情思、绵绵不尽的长恨,以及自己对二妃不幸遭遇的感伤,使全诗起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这首登临凭吊之作,将动人的传说、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心情熔于一炉,情思绵邈深挚,笔调清雅明畅,特别是结尾的截情入景,使全诗显得空灵含蓄,当真是神来之妙笔。篇末有此奇峰,全诗的意境亦为之拓深了许多。

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乱,所以很多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登二妃庙》一诗即是吴均在潭州时,登临二妃庙的咏怀凭吊之作。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猜你喜欢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小彴通幽径,半山生夕阴。
鸟声花外急,春意柳边深。
人事云无定,吾生日已沈。
不知松作麽,也换去年心。
仓猝抛家舍,遑遑走道涂。
依山结茅广,摘草当园蔬。
老稚朝朝哭,生涯物物无。
避军兼避寇,何日得安居。
百战淮西仅奏功,澶渊欲战已平戎。
三纡相绂犹公道,长为莱公羡晋公。

长驱下广陵,观兵东南疆。方舟被大海,万骑纷纵横。

旌旗随波靡,组练远茫茫。中流震金鼓,士马何激扬。

铠甲生悲风,千里一锵锵。白羽所漂摇,浮云自低昂。

抚剑登高城,我军正相望。零雨有遗篇,咏言难可忘。

人法地天,道法自然。黄帝遗玄,象罔得焉。如髣如髴,行于万物。

刳心以乞,虚而不屈。漻乎其清,金石考鸣。冥我独情,世耳群惊。

为众父父,忘其族祖。为三祝主,未闻多苦。子高就耕,丈人依圃。

兄尧未甘,况复侯禹。嗟彼全人,体性抱神。标枝野鹿,为浑沌邻。

愧尔波民,道谀终身。尊严世俗,逾于君亲。合譬辞饰,以天下惑。

厉夜生子,取火宜亟。谁为尔贼,臭味声色。内盈栅柴,外重缴纆。

交臂历指,安可为得。苟非天德,休言帝则。

霜枫坠丹。风窗送寒。心知明月光残。转墙西小湾。

巍巍豹关。迢迢玉山。梦回还在人閒。听鸡声夜阑。

吾读漆园书,秋水一篇足。安用十万言,磊落载其腹。

北风熟柤梨,冷日照鸿鹄。人生固多事,端坐至秉烛。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三日不饮酒,无异蜗亡汁。一日不食肉,有似鱼离湿。

放箸倏已空,一饱竟何得。口腹我所缓,性命彼甚急。

浑沌笑蚶蛎,暗弱欺鸡鸭。血色蚀刀砧,腥烟蒸帷幂。

不思味报身,铁网火洞赤。一念忏积愆,黑业立化白。

譬如遇赦囚,钳铗换冠帻。戒刀殒虚空,魔王尽哭泣。

世典不戒杀,竺书缝其缺。采毛可荐神,烹葵堪邀客。

断杀从此始,无令冤垢集。

霹雳斧,行天诛,百灵奔走群丑除。磔枭獍,醢䝟貐,招徕角端舞驺虞。

日月两山明,畏境成康衢。

君不见长安城中永宁里,玉轴牙签散城市。流传人间知几姓,墨蠹老蛟蟠不死。

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大令冠军字。呜呼真赝久不辨,咄咄逼人皆卫李。

至今淳化二王帖,多是唐人所临硬黄纸。想当盘礴下笔时,睥睨九原呼欲起。

以灯取影见面腼,心知不言识形似。长沙无人吴郡亡,后来作者不到此。

何必更问当年谁,吾言久矣经平子。

洛城钟漏息,灵台云雾卷。森森虎戟前,蔼蔼銮旂转。

属车游绛阙,风乌度丹巘。帐殿幸金舆,旌门拥玉辇。

远寺僧归日欲沈,无边桑柘起层阴。牧童牛背閒横笛,却笑诗人马上吟。

鳌山宴罢月溶溶,太液池边湛露浓。不用金莲送归院,水晶宫出玉芙蓉。

天基佳节后。又诗咏嵩生,贤歌天佑。千龄运非偶。庆一堂风虎,云龙感召,相门华胄。盛少屈、一钱太守。听吏歌、一径棠阴,民颂两岐麦秀。知否。海峰天柱,道骨仙风,总天所授。席虚机右。金瓯下,署名久。贮泥封飞下,沙堤归去,指日家声复旧。年年献、金鉴千秋,玉卮万寿。
佳人满劝金蕉叶,夜玉春温。别后黄昏。燕子楼高月一痕。
年年依旧梨花雨,粉泪空存。流水孤村。不着寒鸦也断魂。

我生未谒忠天庙,陆子示我画壁诗。画笔峥嵘出乃祖,清芬述德播诵之。

前有作歌钝丁老,和者长篇墨沈随。穷形极态恣刻画,读诗如见画壁奇。

中祀社神越公像,庙创何代传异词。溯昔阿?大业末,群雄扰攘干戈驰。

我祖一剑起黟县,六州保障无疮痍。窦融抒忠洵不忝,钱俶效顺嫌犹迟。

日月出矣爝火熄,功在社稷铭鼎彝。能捍大灾与大患,祭法协礼佥曰宜。

急当买棹北郭去,撷蘩采藻陈清醨。惟闻榜额半漫漶,陈丹暗粉壁亦欹。

画壁有孙善表襮,庙貌如故畴匡持。揭虔妥灵后嗣责,卷还诗卷歌忸怩。

层峦南峙景宜人,今古登唫类李绅。岛上观澜知道体,酒中联句适情真。

鸣弦峰峻星辰近,读易亭幽蓍草新。忘势贤侯同众乐,熙熙风月葛天民。

横按吹毛,全提正令。
毁佛谤法,因邪打正。
有进裂转面皮,三下衲僧乞命。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