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水曹还远馆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鉴赏

  六朝诗至南齐永明而一大变,世称“永明体”,代表诗人则是谢朓,他上承晋宋,下开唐风,前人多以他与谢灵运相比。明人钟惺称二谢诗均多排语,“然康乐排得可厌,却不失为古诗。玄晖排得不可厌,业已浸淫近体”(《古诗归》)。明人许学夷也说:“元嘉体虽尽入俳偶,语虽尽入雕刻,其声韵犹古”,至沈、谢则“声渐入律,语渐绮靡,而古声渐亡矣”(《诗源辩体》)。一古一近,判然有别。小谢的“新变”即使从这首短短的送别诗中也可窥其端绪。

  理解这首诗,一上来就碰到一个颇费斟酌的问题:题面上是“还远馆”,而开头第一句即是“高馆临荒途”,那末两个“馆”字所指是一,抑或是二?若此“高馆”即题中之“远馆”,则所写为悬想之词;若否,则是实写送别之地的景色。揣摩全诗,细绎词意,毋宁作后一解为是。

  首联分别从高、远两个方面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荒郊野途,高馆孤峙,清流映带,长路迢递。馆,即客舍,安顿宾客的馆舍,可能江水曹暂寓于此,如今他又要到更远的馆舍去,诗人将与他举袂相别。荒凉凄清的景物渲染出一种离愁别绪。此处着一“带”字尤为传神:那潺湲的清流仿佛将眼前的道路带向了遥远的地方,在离人的心上更添一层渺远迷茫的情思。次联则交代去者的怀归之情。“流思”,即思绪飘忽不定,流荡无住之意;“怀旧望归客”则为“流思人”之同位语。“怀旧”,怀念旧邦或亲故之意;“望归客”,渴望归去之人,是为偏正结构,非动宾结构。此联透露出江水曹的游宦生涯,此行所去,只是远馆,而非故乡,故而客中作客,无慰“怀旧望归”之情,只能更增羁旅情怀。但是诗的第三联并未循此而生发开去,而是重又转回写景。诗人为读者展现出一片明丽的景色,那池塘春草、花树相间、红白掩映的风光确乎令人陶醉。面对如此赏心悦目的景色,人不应该离别,而应该流连忘返,尽情享受自然的赐予,但偏偏这正是离人分手的时刻。如果说首联的写景正与离情相契合的话,那么此联的写景则以强烈的反衬突现出离别的情怀。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是无可如何的现实,尾联重又归结到送别之意。“日暮有重城”,时光的流逝暗示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而高城暮色的景物又加浓了伤别的情绪。天色将晚,已到了不得不分手的时刻,故主客双方只得在“何由尽离席”的感慨中分道扬镳,诗的最后留给人的是无可奈何的感喟。离席将尽而又不欲其尽,结句将惜别之情发挥得非常充分。

  离别是古诗中一个陈旧的主题。这样一首主题平平的短诗,究竟透露出一些什么“新变”来呢?最突出的一点是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而抒发感情、构造意境的创作方法。汉魏古诗多胸臆语,直抒所感,古朴质实,情语多于景语,景物描写仅仅是抒情的附丽。而到了谢朓,则注意在写景中寓情,让情感蕴含在景物之中,二者不是游离之物,而是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成为富有情韵的意境,避免对感情作直露的、正面的表述。即以此诗而论,诗人以清词丽句描绘出一个凄清悠远而又富于色彩的境界,对别离之情几乎未作铺陈,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惜别的氛围,情绪的熏染,情感的表达是含蓄蕴藉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风调”、“神韵”。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谢的诗成为唐诗的先声。试看王维的《归嵩山作》:“晴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右丞此诗就是正从小谢诗中有所借鉴的。谢灵运也模山范水,但精雕细刻,失之板重,刻意写形,而乏情韵。玄晖则刊落繁缛,以清俊疏朗的笔调将景物构造为富有情韵的意境。于是朴拙质厚的古诗一变而为清新俊逸的近体风格。唐诗那种简笔传神的写景,情韵流动的意境,风神摇曳的格调,正是在小谢这里肇其端的。

  其次,在诗歌的格律上也表现出其新变。自沈约倡“声律说”以来,诗人排比声韵,约句准篇,成为一时的风气,标志了五言古诗向近体律诗的过渡,谢朓也是这场声律化运动中的健将。严羽说:“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沧浪诗话》)除风格而外,格律之新也是其一个方面。即以此诗论,除去押入声韵之外,其他各方面均近似一首律诗。首联对偶工切,但平仄不协,第二联不对,而第三联又成工整的对偶。这在律诗中称为“偷春格”,颔联的对仗移至首联,恰如花儿偷得春光,先春而开。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猜你喜欢
有使归三峡,相过问两京。函关犹出将,渭水更屯兵。
设备邯郸道,和亲逻些城。幽燕水鸟去,商洛少人行。
衰谢身何补,萧条病转婴。霜天到宫阙,恋主寸心明。
休退居远邑,顿喜人事疏。
饭箩自不足,日记无可书。
惟对楮先生,复接松大夫。
溪友留白鱼,鼾睡惊长须。
青衣山下汲荒泉,道遇腥风走不前。
向晚归来号且哭,胡儿只为解腰缠。
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侯嬴夷门监,朱亥猪狗屠。薛公卖浆者,毛公一博徒。

公子枉见之,腰膂屈若无。上客气未平,下客眼为枯。

畴击晋将军,畴窃宫中符。畴能动公子,趣驾返魏都。

一战王龁走,再战蒙骜逋。邯郸复称赵,大梁不为墟。

五国所宾从,响应复景趍。秦间一何亲,令弟一何疏。

秦王一何狡,魏王一何愚。少来不纵酒,亦不恋名姝。

称病不复朝,谢客日都卢。宁为汴郊鬼,勿作咸阳俘。

英风感异代,天子酹其丘。可怜安厘王,不得麦一盂。

客从咸阳来,几作诸侯奴。亦言骊山足,久已窟妖狐。

先皇昔爱松风吼,时作松风字如斗。铁画银钩草带真,宣庙神宗同一手。

国变馀君大布衣,兼金购得御书归。日日焚香瞻圣藻,天门龙跳见天威。

手种苍松何礧砢,松髯看似龙髯堕。皮经岁月长斑鳞,子为乾坤留硕果。

血泪风吹无尽时,枯枝复似海棠枝。岁寒不为君王改,节苦惟应天地知。

华阳昔种苍松盛,白衣宰相言符命。一身前后事齐梁,有愧松风清且劲。

君今对越松风字,先帝威灵应鉴只。千秋御气托茅茨,一片神光生玉玺。

殷勤拂拭绝纤埃,芳辣三薰恐蠹来。异日黄纱笼入献,文华殿里待重开。

二字煌煌如大训,九宾肃肃设平台。

临歧冠盖酒淋漓,卷轴通朝满赠诗。
当是别翻尝案子,千人描画一人归。

美人南国去,建业路漫漫。六代豪华歇,三秋芳杜残。

古台曾凤下,钟阜自龙蟠。云度三江远,潮生白日寒。

文章知道重,品藻得人难。侧席天王意,乘骢正北看。

天阶寻玉华,风急云叆叇。欻忽堕坎窞,踯躅鱼龙背。

万石纵复横,意如敌所忾。颓然躅自放,偃蹇亦无配。

勉强锡嘉名,意到形斯在。古云结不流,溪声高处碎。

一灯梦相扶,声光全愦愦。冥行更数武,跛踦不可耐。

长揖谢游人,微衷多感慨。安得烦五丁,龙雷启其昧。

划然天地开,尔我咸无碍。朝暾照八埏,阳和满一概。

夕月映花酣,长风吹大块。松栝白石间,筱箬苍岩内。

杳杳与冥冥,有余于进退。乃知五岳心,不肯自晻暧。

悲哉阴翳儿,偏欲求其晦。

落水浮寒石,看痕记旧汀。更寻红蓼岸,都有几鵁鶄。

黄叶萧萧眼倦开,北风吹客上高台。千秋王气朝云散,万里边声塞雁来。

旧苑荒榛多牧马,青山落日独衔杯。不须更下新亭泪,晋代园陵已劫灰。

云在瑶阶月在池,藕花香里写乌丝。深宫只奏南薰曲,不似骊山避暑时。

客馆衔杯说未央,淮阴往事正堪伤。推心已得逢真主,蹑足何须立假王。

即肯千金酬一饭,不难百战宥三章。可怜酒后狂歌日,猛士谁人守四方。

都亭落日尽离觞,潞渚晴波放画航。花拥旌旄催宦况,雨敲灯火忆邻光。

须知大隐元兼吏,肯道诸侯不似郎。此去南州歌善政,循良未必只龚黄。

阴阳变化万物从,其间至神惟真龙。
庸夫俗眼不得见,或跃或潜无定迹。
后来高士探元窟,素缣摹画求形容。
在昔擅名能几人,争为妍巧夸殊力。
东朐徐氏奋奇趣,俊笔醉挥欺古风。
为余好事辄写寄,老鳞苍鬣惊盲聋。
怒抟沧海喷白浪,暗拖暮雨横长空。
双双头角战初罢,奔腾半没寒云中。
只恐霹雳生坐上,扑牙活动拿寰穹。
轩昂当世称独步,贵臣褒誉闻宸聪。
黄金扇成争进入,雄声一日喧深宫。
从此毫端愈珍重,千岁万岁传无躬。
七十古来稀,吾生已半。莫把身心自萦绊。据他缘分,且凭随时消遣。但知逢酒饮,逢花看。
林泉有约,风光无限。日上花梢起来晚。芒鞋竹杖,信步水村山馆。更寻三两个,清闲伴。

五岳挂胸前,不掩青铜镜。起看天宇光,星河长耿耿。

侠客骋雕鞍,幽人理瑶轸。冉冉菰芦中,秋水相与永。

谁将一缕丝,持作千年竞。屋角曙乌啼,砌下吟蛩静。

罗浮山下郡,楼阁枕沧溟。
谁得闲中意,清风野吏亭。

幽溪蜿蜒来,稍旷泻一碧。崖悬瘿脐树,岸带裂根石。

静看温阳转,顿使寒意释。沙嘴两枯梅,已粲数点白。

回回烟水际,潋潋冻波适。忽惊昏影生,抹上横舟碛。

老渔入村去,鸥鹭踏沙集。遥闻烟里舂,知是溪上宅。

溯洄任吾意,风景剩凄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