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赏析

  《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诗人此前尚未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而今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创作背景

  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闽南一别几经秋,林馆莺花忆旧游。过雁不堪频北望,沧江无奈自东流。

风尘冉冉逢人少,江草萋萋向客愁。白发丹青应更好,何时飞翰寄沧洲。

雨町犀株突,阳皋锦槊攒。
穷均轩世律,皮解汉廷冠。
冉冉生能直,萧萧意自寒。
翠云舒作叶,碧血染为竿。
梢弱烟方定,筠浮粉未乾。
抛阴照流水,迸节犯朱栏。
会待翔鹓集,非缘戏马残。
林间谁共赏,坐想七贤欢。

阁下平湖湖外山,阴晴气象日千般。主人便是神仙侣,莫作寻常太守看。

长江万里来,古寺中流起。
何如天上星,汩汩波涛里。
出门山气夕,循径入谿阴。
野水经寒浅,秋风到晚深。
草潜惊鹘兔,莎露啄鱼禽。
自采黄花嗅,谁知独步心。¤

梁生起南海,负气何倜傥。北交中原士,徘徊得吾党。

高名岂宿著,一朝奋鸿响。时俗既淆浊,振衣念独往。

礼法难为工,局促向天壤。王乔可等期,服食理非枉。

引领还罗浮,愿言税尘鞅。俯视大河流,逶迤浮云上。

盛衰随物化,世情自卤莽。吾意当告谁,黄金妒偃仰。

天妙相逢几称情,平生老菊尚渊明。千年著放莲花眼,莫遣南枝气不平。

北门锁钥在燕东,一镇江山万古雄。臣子意惟知本分,此楼天或鉴吾忠。

众星在斗随天左,万水朝宗到海同。白首向公留一语,曲阑天阔晚潮风。

无涯火院,如牢如狱。气财酒色拘束。万苦千辛,来往波波碌碌。因悟回光返照,叹从前、冤苦不足。说不得,便放声痛哭,痛哭痛哭。今日十分识破,妻男是,冤家债主厮督。有甚因情,不可与他相逐。既没攀援爱念,觉心清、易调金木。神光灿,是大罗,仙福仙福。
入朝归野不同时,蓟北江南总系思。
郭有青山看竹好,门临流水得鱼迟。
君游何处多题句,我到悬崖半写碑。
终日借书兼借画,莫将瓻字读成痴。

身老今何向,兵拿未肯休。经旬甘半菽,尽室委扁舟。

台拆星犹熭,农饥麦未秋。日边无一使,儿女讵知愁。

昔人曾与白云游,我欲登临一写忧。风满征帆停不得,烟波回首思悠悠。

故人别我烟水长,独爱双井秋风香。朝来远寄湖上作,中有片片花云裳。

几年此花堕结寄,一落南国愁荒凉。平生薄命是天意,未死何处无幽芳。

中有娉婷美绝艳,嫁晚索莫羞时妆。君不见魏家湖里载歌舞,荡船不识谁家郎。

朱阑玉砌坐凋歇,惟见野芡生中塘。风流隔世在我尔,贫病愿欲辞杯觞。

欲将此语?今夕,谁遣露华悲清商。明年烟水我更远,绕亭红绿君无忘。

春入侯家春事深,日长庭院又沉沉。
客中不耐如丝雨,搅起思家寸寸心。

面山取势俯山中,亭外安亭自蔽蒙。眼界己通无碍物,胸中陡觉有真空。

试寻橹响惊时变,却听猿啼与旧同。万事须臾成坏里,我来阅世一初终。

人生事亲日,一往不复反。如何百年身,及此妖梦践。

岂伊五行失,咎徵应灾沴。天监孝子心,先事告其变。

故物满眼在,逝者日已远。温凊思寝门,体魄痛甫竁。

年康养不逮,身踬名未显。平生如昨日,悲来不可遣。

作图尺幅上,流涕日开展。持此终身慕,用答劬劳愿。

白云太行道,风雨梁山缅。悲心同一发,大人志推衍。

能事愧迫促,多忧日展转。天雨道少人,日中过君饭。

写此危苦词,为废蓼莪卷。

少小温陵客,于今记昔游。故人情最厚,嘉句远相求。

胜事成陈迹,流年换白头。僧坊屡题壁,知有旧痕不。

夏日情偶倦,抛书午后眠。醒来无情思,忽见有眠笺。

草圣形难办,神浓墨未干。挥毫龙蛇走,满纸落云烟。

子白东兄写,笑檐世弟编。成文吐锦绣,雅意更缠绵。

邀侬入诗社,赏咏白牡丹。体式五言古,限韵是一先。

五十韵牌检,三时真草全。不成罚酒数,坐花开琼筵。

闻来乘逸兴,思去又索然。老羞久废学,专能作诗篇。

况是枯肠客,痴迷似醉颠。抽丝如轧轧,枵腹何便便。

真愧白居易,敢同李谪仙。扪心如水沸,五内似油煎。

勉力附骥尾,紧加逐鹿鞭。措辞不达意,下笔大如椽。

体格虽匹古,失粘有万千。涂鸦真满纸,不与逃了禅。

小院群芳歇,花王独立前。牡丹真富贵,白色更新鲜。

不与繁华竞,冰姿若自怜。红妆笑艳冶,素质伴婵娟。

啼妇闺门妒,粉郎陌上穿。梅魂盆外借,李蕊意中缘。

虢国娥眉扫,庄周蝶梦圆。眉颦西子頞,香压太真肩。

亭北栏杆倚,墙东绰约偏。玉楼能玉立,花萼衬花钿。

淡泊三生志,芬芳一世传。多情留月下,有意睡台边。

冰肌能清洁,擅心自守坚。琼花疑共见,瑶圃忽相连。

本是银妆点,何劳赤线牵。

爱读仙经沐道风,碧窗时叩紫阳钟。
为逢节假无祗应,写了黄庭日未舂。

桥外浣花溪水通,山人高隐在其中。一江丝竹喧天沸,争及松篁半日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