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并登上“绝顶”,实现了夙愿;放眼四顾,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这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诗人感奋。
这诗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明代钟惺、谭元春合编的《古诗归》,录有谢灵运这首《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只有六句:
积峡或复启,平涂俄已闭。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他们对这诗很是欣赏。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可是谢灵运的游览诗,绝没有这样寥寥数语的;《古诗归》所录,实是残缺不全的一个片断。至少,根据《文选》李善注等古籍记载,这诗前面还有六句:
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而且,按谢诗的一般习惯,在《古诗归》所录六句的后面,很可能还有许多句,只是不见记载罢了。总之,钟、谭二人拿残诗当完篇来评论,近乎盲人摸象。他们因此受到后人反复讥刺,这事情也变成文学批评史上一个有名的笑话。
可是,撇开学问不谈,人们是否注意到:这诗究竟是残缺的好,还是比较完整的好?至少,《古诗归》所录六句,作为一首诗看,除开头有些突兀,总体上是不错的,诗意集中,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如果加上另外六句,就显得拖沓、累赘,节奏平缓无力。
朝下天门关,夕憩曝经石。此石自何年,斜倚万仞壁。
叠嶂洒飞泉,匹练百馀尺。水底玉篆分,了然成鸟迹。
其文乃上古,读之茫不识。谁参雪窦禅,永示金仙迹。
渌池低宝树,宛见祥河出。兀坐听潮音,洗耳心方寂。
清飙卷炎埃,碧水出秋素。迢迢见山亭,回首隔烟雾。
酒帘飏渔村,笳鼓响军戍。倚篷问舟人,云是三江路。
篱落鸡欲栖,野水牛已渡。钓翁炊荻烟,稚子收渔具。
抱琴人不来,残阳在高树。
盘松如龙石如虎,傍有高人须发古。千年海上忆安期,一日山中见巢父。
龙变乘云虎可骑,四海逍遥随所之。桃花源里有路到,莫遣时人先得知。
辞君莫怪归山早,为忆松萝对月宫。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楚山全控蜀,汉水半吞吴。老眼知佳处,曾看八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