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诗人离开长安前往汉中时写给前来送行的宋常侍的作品。
首二句总说送行之事,提出“游人”与“客”双方以及“杜陵北”与“汉川东”两地。“游人”,诗中指宋常侍。“客”,诗人自谓。点明了离别的地点。杜陵自繁华,汉水空悠悠,这两处地名在古诗里经常出现,其符号意义远超过了地理意义。宋常侍在长安为尹式饯行,离情别绪即由此生出。
三四句转而抒情。“去”者,说自己;“住”者,指宋常侍。当此分手之际,不作丈夫的壮词,也不为儿女的呢语,而是着眼于彼此共同的流寓者的身分,以“飘蓬”作比。蓬草秋后枯萎,随风而走。诗人将自己与对方比成蓬草,见出对对方的理解,同病相怜之意与羁旅飘泊之情,已尽含在这浅近而又动人的比喻之中。
五六句着眼于年龄带来的变化。“秋鬓”,迟暮之年的白发。秋鬓本白,遇秋霜而愈白,“衰颜”,衰老的容颜。衰颜本不红,倚仗酒力而始显红润。这两句写衰老之态,抒迟暮之感,含蓄地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情怀。
末两句写别后相思之意。“别有”即“另有”。此二字于言外见意,意谓今日此地之别离情景固然令人难忘,但异日又将会有新的情景触动自己的离情。诗人拟想,分手以后,自己将因念友而失眠,由失眠而得以听到静夜里的啼乌声、风声,而啼乌声、风声如泣如诉,又会加重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寓情于景,以景结情,显得别有韵致,情味绵长。
这是一首早期律诗。全篇都是律句和律联,但前两联之间并后两联之间都失粘;三四句处于颔联的位置上,本该用对仗,却只是两句一意的十字句而并不构成流水对。该粘而不粘,该用对仗而不用,这些都是律诗在演进过程中留下的一些重要的迹象。
今日拆汝书,一读眼为明。知汝即日归,明当遣舟迎。
想汝片帆东,翩若飞鸿征。薄暮过梅市,咿讴双橹声。
到家亦尚早,城楼初发更。草草一尊酒,为汝手自倾。
夜分不能寐,顿忘衰病婴。岂惟病良已,白头黑丝生。
暂别亦不恶,益重父子情。自今日相守,北窗同短檠。
六经焰久伏,百氏方纵横。世俗摈孤学,未易口舌争。
此责在学者,草莱勿自轻。汝壮父未死,相勉在力行。
吾怜贾浪仙,寂寂长安居。藜羹与粝饭,婢仆日相俱。
出门寡俦侣,独跨短尾驴。年年祭诗卷,忽忽岁仍除。
浊醪不过墙,故人但空书。粱肉者谁子,斯人食无馀。
古来风流士,弃置天一隅。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
曾劳诗卷付苍头,一笑师囊竟莫收。忘事师丹犹少壮,致书殷羡敢沉浮。
误惊神物师中化,却愧明珠暗里投。已向荒祠留素壁,重来须待碧山秋。
际晓风帆映月斜,客怀江水共无涯。极知文事能兼武,最喜官程不离家。
农市会看文买犊,诗坛应梦笔生花。何人得似相如宠,守令先驱拥使槎。
扬州水,赣州水。雪浪千千里。鱼不解衔书,空跃黄金尾。
灵氛虚报喜,许我平安纸。寒灯亦见欺,花鹯鹦哥嘴。
都将案牍委尘埃,半醉鼾鼾一觉回。我岂白云无意绪,玉人应肯抱琴来。
东风吹寒春漠漠,海气作暝天昏昏。空阶夜落雪一尺,起看万树梨花云。
诗翁撚须僵不死,开窗强作饥猿蹲。欲呵冻笔写清思,瓮中馀沥催频温。
山僧积财富畎亩,驱驰役事何纷纷。木鱼停挝磬声绝,但听衙鼓趋公门。
何如孤舟钓鱼叟,一蓑独钓寒江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