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人赋

  有客弱冠未仕,缔交戚里,驰骛王室,遨游许史。归而称曰:狭邪才女,铜街丽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开莲。陆离羽佩,杂错花钿。响罗衣而不进,隐明镫而未前。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回归。池翻荷而纳影,风动竹而吹衣。薄暮延伫,宵分乃至。出暗入光,含羞隐媚。垂罗曳锦,鸣瑶动翠。来脱薄妆,去留馀腻。沾粉委露,理鬓清渠。落花入领,微风动裾。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位没有功名的青年客人,在有权势的外戚家游玩。归来后称赞到:小街曲巷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少女,是都城繁华街道上赫赫有名的美人。面目清朗似皎皎明月,娇美的样子如明媚春光使人感到温馨。专心等待善价卖身,一心想要匹配儒雅的少年。身上沁人的芳香比那散发的麝香还要令人心醉,容貌娇美如盛开的荷花。以翠鸟华贵羽毛为饰的佩带参差错综,镶嵌各种颜色的金花令人眼花撩乱。罗绮微响却不进入屋内,隐身在点点烛光后在不向前走。走廊中暂停玉步,倚槛小憩,顺着长廊轻盈返回。池中的荷叶翻飞而起,把丽人的身影纳入水中。清风摇动翠竹摇曳美人衣。黄昏久久伫立,夜半时分终于在丽人焦急渴望中来到。屋外昏暗室内烛光灼灼,藏起美人妩媚的容貌。罗裙下垂,穿着色彩鲜艳华丽衣裳;轻移莲步,精美首饰撞击发出悦耳声响。脱下身上轻薄的衣着,去除脸上剩余的油垢。脂粉被晶莹的晨露沾湿,她对着清澈的渠水略微整理一下云鬓。轻柔的落花飘入她的衣领;清风徐来,拂动了她的单衣。
注释
弱冠(guàn):弱是年弱的意思,依古礼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所以也用“弱冠”代指二十岁左右。未仕:没有做官。
缔交:缔约结交。戚里:本是汉代长安城中外戚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一般京城中外戚居住的地方。
驰鹜(wù):指奔走趋赴。王室:指帝王之家。
许史:指外戚之家。许,汉宣帝的许皇后,汉元帝的母亲。许皇后死后,其父及两位叔父皆封为侯。史,卫太子史良娣,汉宣帝祖母,宣帝即位,封史良娣兄史恭之三子为侯。
狭邪:小街曲巷。古乐府有《长安有狭邪行》,故专指都市中人烟稠密的狭窄街巷。邪,通“斜”,街巷。
铜街:即铜驼街,在洛阳城中洛阳宫南金马门处,也是都城繁华之处。
亭亭:面目清朗的样子。
嬿(yàn)婉:和顺美好的样子。
凝情:专心。
尚:匹配。衣巾:衣是常服,巾是男子裹束头发的幅巾,这里指未入仕的儒雅少年。据史载汉末一些王公以幅巾代替王服来表现儒雅。
逾:超过。散麝(shè):散发的麝香。
茂:比……更茂盛。开莲:盛开的莲花。
陆离:众多纷杂的样子。羽佩:用翡翠鸟羽毛装饰的佩饰。
花钿(diàn):花朵状的首饰。
明镫(dēng):指丽人打的灯。镫:“灯”本字。连上句是说:只听见罗衣响动,看见灯光隐约,但丽人却迟迟不前来。
中:中途。步檐:长廊。一息:歇息一次。
池翻荷而纳影:池中的荷叶翻飞而起,把丽人的身影纳入水中。
薄暮:黄昏。薄,通“迫”,近。延伫:久久伫立。
宵分:夜半。
暗:指室外。光:指有灯光的室内。
隐:收藏。媚:指妩媚的容貌。
垂罗曳(yè)锦:指衣裙下垂而拖在地上。罗、锦,皆指有花纹的丝织衣物。曳,拖。
瑶:美玉。指玉佩。翠:即上文之羽佩。
薄妆:轻薄的装束。妆,通“装”。
馀腻:剩余的油垢。
沾粉委露:滴落的露水沾湿脸上的妆粉。沾,沾染。委,委积。
理鬓清渠:面对着清澈的水渠整理鬓发。
裾(jū):指单衣。

赏析

  自宋玉的《高唐赋》、曹植的《洛神赋》之后,从两晋到南北朝,出现了大量以美人为吟诵对象的作品,其中南朝沈约的《丽人赋》可谓其中佼佼者。《丽人赋》之所以不能与《高唐赋》、《洛神赋》比肩,是它塑造的丽人远没有巫山神女及洛川神女的影响大。但丽人也是很光彩的。《丽人赋》之丽人乃南北朝艺妓的典型形象。中国的妓乐,两汉三国时期就很风行,但却是在宫廷贵族之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便伸展到了官僚富豪。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妓乐之风的一个高峰。从《丽人赋》等咏妓诗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的乐妓已具乐妓之典形风格。

  先介绍丽人所在之处,含蓄地指出了丽人的身份。从“狭邪才女”到“杂错花钿”,先写其容貌特点,后写其华美的服饰。“狭邪才女,铜街丽人”两句含有典故,前句出自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后世用“狭斜”街道指代娼妓居住之所;后句中的“铜街”指的是“铜驼街”,陆机《洛阳记》中有言:“洛阳有铜驼街,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后世用来指代城市内的繁华街道。用这两个典故,则隐晦地指出丽人本是娼妓的身份。

  其后,沈约分别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展开描写。“亭亭似月,嬿婉如春”,丽人姿容如皎洁的明月,神态仿如充满生机的春光,一静一动,既充满诗情画意,又把丽人的不同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丽人的容貌、神态已宛在眼前,作者又更进一步,通过香味、服装、首饰等现实中的细节,写丽人之美。

  再从“响罗衣而不进”到“风动竹而吹衣”写丽人的到来。由静态转入动态,由对人物外貌的正面描写转入对情景的描绘,以期在有画面、有情节的场景中显现人物特点。走路时罗衣摩擦的簌簌声隐约传来,忽明忽暗的灯光将人影投射到地上,但是却并未看到人物登场。“响罗衣而不进,隐明灯而未前”两句,并未直接点出具体人物,却包含两位主角:一个是着罗衣隐明灯的丽人,一个是焦急等待中的男子。

  丽人终于出场,她“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回归”,在细微的动作描写中,丽人的踌躇、顾虑、矜持体现出来,而男子盼而不得的失落心情也隐约可察。

  “池翻荷而纳影,风动竹而吹衣”,在满池荷花的映衬下,丽人窈窕的身影渐去渐远,轻风吹过竹林, 丽人轻薄的罗衣飘逸飞扬。荷花、竹林两个简单意象,共同构建出清新雅致的意境,并衬托出了丽人的动人姿态。

  从“薄暮延伫”到最后,写了丽人夜半而来、天明而去的情景。丽人“薄暮延伫,宵分乃至”,出入时脸上含羞,面有媚态,锦衣飘飘,头饰摇摇。文中正面描写丽人的妩媚动人,又像是在以一直未出场的男子的视角欣赏佳人。

  “来脱薄妆,去留余腻”一句,隐含一夜欢爱的信息,写出男子的留恋和回味。丽人离去时,“沾妆委露,理鬓清渠。落花人领,微风动裾”,这一幕情景美好而和谐,令人也不由得心生柔情蜜意。全文在意味悠长的情景中结束,引人遐思。

  沈约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对丽人进行了多方面的细致描绘,并且摆脱了楚辞以来文人惯用“香草美人”寄托身世的传统,认为“美”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另外,文章文辞艳丽,对偶精工,显现出南朝骈赋富、轻、艳的特点。

创作背景

  《丽人赋》创作于公元460年(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四年),当时二十岁左右的沈约在京城四方交游中结识了一位丽人,两人曾相互爱恋,晚上私下偷偷相会,这篇赋即是沈约为此丽人而作。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猜你喜欢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垂老相逢海峤间,盈编珠玉破愁颜。清名岂籍郁林石,雅志常存仙奕山。

丘壑采薇岂我病,弦歌为政羡君閒。中原杳杳旌旗暗,回首春风涕一潸。

无穷官柳,无柳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送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玫瑰红被径,薜荔绿走墙。风埃林籁起,中有楸花香。

纬萧隔云雾,乌鸦自回翔。听下辘轳声,心与古井凉。

柳梢庭院杏花墙,尚记春风绕画梁。
二十四番花信尽,只余箫鼓卖餳香。

皇帝八载,四海归一。普率王臣,义无自逸。举目新亭,兴言纬恤。

驾牡瞻乌,敢歌蟋蟀。爰击中流,稍休暴膝。高山峨峨,琼海沕沕。

铜柱人遥,分茅岭出。谁嗣芳踪,为古今匹。自西自东,履屣相?。

天生以为,为我明室。南国惟召,东郊惟毕。惟兹百粤,腥风次栉。

顺长屈丑,前掎后抶。左馘楼兰,右藁支郅。昔之豕蛇,今之蜣蛣。

一狼千羊,畴敢再咥。闻于天子,天子曰悉。井渫不及,其羞在繘。

课绩书庸,其谁与尼。锡尔介圭,为时柱礩。价人维藩,子衣宜七。

龙旂和铃,鞞琫有珌。登是南邦,于胥有駜。大启尔宇,为西土率。

东西咸喜,戎有良帅。天步多难,彼腥载楖。吁嗟彼人,空羞韎韠。

谁蕃谁屏,畴甲畴乙。相依首鼠,相持蚌鹬。养敌纵奸,人功是嫉。

冠箕剑颐,为蚁为蛭。垒骨成丘,去金万镒。睅其皤其,弃甲山崒。

已覆前车,未惩后轶。长驱近远,使民战栗。王赫斯怒,奋我徒卒。

鲁阳回戈,彦章移日。因四海心,除天下疾。既远污尘,既止狂獝。

慨彼愚嚣,置此迷述。贞丈人师,出长子律。王来自东,东人孔壹。

肃将天威,无远或佚。德威流行,不速而驿。邳离前驱,新息嗣跸。

孟守珠还,寇公竹茁。易兹介鳞,去彼虮虱。拔兹柞棫,攘彼藜蒺。

有狨就绳,有鲸就繂。山氛再拭,海波无?。惟兹百粤,多欢少怵。

蚩蚩倒悬,初离拲桎。如鱼去罛,如鸟去罼。儒归于庠,工反于术。

旅出于途,居安于筚。田畯南亩,秋收冬挃。士无离伍,军无废戍。

明明我王,其衷孔佶。有翼有严,其仪孔佖。不闻亦整,不谏亦密。

好谋斯成,临事奚慄。自今以始,赏信罚必。星激电驰,风呵雷叱。

求民之莫,念时之绌。总勒矛戈,毋骚艾铚。饮檗茹荼,远谢芳飶。

刬除色声,罢遣行佾。补疮息痍,剔摩啾唧。于铄王师,几烦毖诘。

闵予一人,赖王仔佛。惟皇鉴观,惟天阴骘。俾而炽昌,俾而寿谧。

如陵斯长,如冈斯嵂。斯升斯恒,罔骞罔黜。南台北莱,四方其聿。

至于海邦,歌景吟霱。仙李蟠根,敷华茂实。临淮西平,繇兹绍遹。

人之好我,从民之质。民意则然,王心有凓。忧国悲时,悄如自失。

翘首翠华,岂遑玉璱。履及于■,剑出于?。

未舞虞干,未止胡篥。钟簴愧晟,壁垒惭弼。建彼旟旄,砺此鈇锧。

奋我同人,惟敌是堲。撤绸牖桑,耻踰淮橘。狄梁为唐,有参有术。

窦融依汉,如亲如昵。大哉王言,天叙有秩。有斐君子,宜胶宜漆。

终于嚇咺,始于僩瑟。大夫百执,至于尹姞。庞眉豁齿,父兄子侄。

踊跃欢呀,歌衡乐泌。余司彤管,抚衣执笔。肆好匪誇,穆如匪溢。

带砺宜铭,旂常在帙。麟阁云台,请从是吉。

白水弄青秧,晨烟著柳行。
羇怀正飘泊,陂路转微茫。
苹际鹭鸥下,塍边菱荇香。
相从寻胜事,萧飒兴何长。
隐水官桥路,将军甲第新。
绿沉闲结绣,棐几净无尘。
下榻喜宾至,问田怜我贫。
相逢便倾倒,晚岁定情亲。
青云两高士,肯伴老夫游。
方驾相追逐,通宵复献酬。
诗书嗟夫计,农圃话良谋。
日後耦耕伴,悬知总白头。

我昔携家亟逃难,海云漫漫昼昏晏。野空蹄响贼马近,我船欲速行转慢。

须臾燔烧闾里红,风漂船入芦港中。芦叶菰叶蔽男妇,引衣掩塞啼儿口。

伯氏颇好道,终岁事修服。道上逢异人,髭须洒林竹。

修礼重致问,德音美如玉。扣之须微茫,焦螟游广漠。

冀得长奉侍,双飞向王屋。人命安可期,天犹互寒燠。

念别正徂暑,墓草巳更绿。瀼瀼日中霜,亭亭风际木。

逢师苦不早,炼摄总成哭。

山中岁熟酒盈尊,戏彩堂前庆有孙。燕入帘栊香满屋,雀喧江浒客填门。

东瀛细数桃重结,南海今推蔗倒飧。伏枕林塘惟药饵,渔舟未访武陵源。

皇威复禹迹,风气移荒陬。千屯夹虎士,万斛回龙舟。

将军卫霍功,相国房杜谋。我来览奇观,发兴属清秋。

已将函谷并,遂与洛阳侔。所悲迫衰谢,蒙汜安可留。

目送桃叶远,水深凫雁洲。清谈哂诸老,匡时忘远犹。

庶穷入极旷,慰此千里游。

闲骑白马思无穷,来访西城绿发翁。元老规模妙天下,锦城风景压河中。

花开杷榄芙渠淡,酒泛葡萄琥珀浓。痛饮且图容易醉,欲凭春梦到卢龙。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
刘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

新诗金玉响泠然,喜听琴中幽涧泉。卧病?猱青嶂下,梦怀鸾凤碧梧边。

抛书怅望秋风径,倚杖踟蹰夕照天。最忆习池山水胜,故家人物信多贤。

征衣须早寄,遥忆叶砧寒。
莫讶啼痕少,相思嘛已乾。
楚天秋万顷烟霞,孤雁声悲,凄切伤咱!铁马叮当,寒蛩不住,砧杵声杂。
银台上烧残降蜡,金炉内烟篆香加。感叹嗟呀,痛忆娇姿,恨满天涯。 相思
  枉虚度岁月光阴,满腹离愁,一片忧心。斜月穿窗,寒风透户,夜永更深。
空落得忘餐废寝,怎能够并枕同衾?院落沉沉,无限相思,付与瑶琴!
西南人物早推先,入践华途誉望全。
朱邸谈经忠贯日,黄扉批敕力回天。
敬王素学真无负,忧国沉疴竟莫痊。
初政遽辜求助意,忍观遗事照青编。

巷南巷北长相见,友谊金张旧最深。黄奥忆穿桐岭宿,乌岩行对竹溪阴。

人烟接壤通江路,兵火无家共越吟。拟向清秋一疏散,不堪华发病伤心。

云竹素所爱,山林道难忘。
荆蛮屹水府,五湖泻汤汤。
连峰枕其腹,翠壁森开张。
流峙两参错,南斗回文章。
绝境瑀兰若,金天建旌幢。
嵯峨古楞伽,飒沓开云堂。
星河挂北户,日月经其阳。
法雨不断洒,檀樾纷成行。
时时吐虹霓,下饮平波光。
风帆日如织,宝筏度迷方。
道林更爱客,文燕依松篁。
脱屣石苔滑,科头飞雪凉。
朱炎久蒸薄,卧暍两月强。
扫除洞虚白,盥浴披天香。
回思隔朝市,执热眇相望。
朱旗凌雪卷,画角入云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