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可分两大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感叹自己才疏智浅,游宦无成。何逊虽年少成名,但遭梁武帝疏远,对他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慨叹自己天生孱弱,不堪造就,缺乏一技之长,不能被人重用。既然才疏智浅,就不能希求美名远扬。自己干的都是一些琐碎细事,终日碌碌无为,纷纷扰扰的游宦生活已使他感到厌倦。年少无知,轻掷岁月倒也罢了,而今老大,始感光阴之宝贵,亦悟仕途之误人。“一涂今未是,万绪昨如非”,这是作者历经仕途坎坷后的经验之谈。“一涂”,同“一途”,即指仕途。谢朓《酬王晋安德元》诗云:“怅望一途阻,参差百虑依。”亦同此意,但态度没有如此决绝。误落尘网中,一去几十年。正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说的那样:“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于是作者想到了归隐。
后十句为第二部分,抒发了作者的思乡念旧之情。“新知虽已乐”是虚,是官场中的客套话。而“旧爱尽暌违”是实,是作者的心里话。这里的“旧爱”,主要指的是家乡的老朋友。扰扰游宦子,尽别故乡人。正如潘岳在《闲居赋序》中说的:“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于是,他引领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不禁泪洒衣襟了。但官身不自由,思归不能归,所以说“望乡空引领”。一个“空”字,多少惆怅,多少伤感!长期的游宦生活与折磨人的思乡之苦,使作者形容憔悴,这与争芳斗妍的春草春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物自芳菲”,有着两层含意:一是大好春光自是大自然的赐予,与作者是不相干的;一是心情恶劣的作者,无心欣赏这大好春色,一任春花春草自芳菲。一个“自”字,就把孤独苦闷的“旅客”——作者自己,与花香鸟语的大好春天对立起来。这使读者们想起了大诗人杜甫《蜀相》中的两句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自”字、“空”字的用法,说不定是受了何逊诗的启发。但大自然终是有情的。两岸鲜花有意,临水盛开,以悦人情致;江上春燕恋人,绕船飞翔,似惹人乡思。这即目所见,更加触动了作者的乡愁。于是他幻想乘船顺流而下,独与暮潮东归。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无由”,真是无可奈何!何逊赴任郢州(今湖北武昌)在西,而他的故乡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及其久居的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在东,随长江落潮正可归去,故云“独与暮潮归”。作者《渡连圻二首》其二云:“暮潮还入浦,夕鸟飞向家。触目皆乡思,何时见狭邪?”难怪诗人面对暮潮是那么一往情深了。但“潮归人不归”(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滚滚东去的暮潮只好把诗人的乡思带回去了。结尾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读者读罢诗,仿佛也体味到了诗人那刻骨的乡愁和凄苦的心情。
晶帘乍捲时,沉水香千缕。偷弄玉箫声,翻作新愁谱。
不寐倚桃笙,更漏频频数。冰骨自清凉,休倩芭蕉雨。
驰马下金陵,买棹上湖鄂。扬帆十日过临皋,春风三月登黄鹤。
黄鹤楼前江水春,春光淡荡堪娱人。同舟有客来相访,执手宛若平生亲。
知君不学悠悠者,宁甘遁迹衡门下。落笔词章接惠连,壮游湖海踪司马。
以兹遇我情最多,长吟击筑气偏豪。洞庭纵酒看月色,梦泽推篷望雪涛。
人生所贵在知己,结交在结青云士。那能回首叹萍蓬,况乃立身志弧矢。
同舟直到武陵城,桃花夹岸春霞明。临流慷慨一为别,云树茫茫不尽情。
剩水残山惨澹间,道人名字满江干。向疑此语来天上,何意真成朝暮看。
一点刚风削玉蓉,仙山肺腑閟重重。眼穿上界成官府,舌卷西江得祖宗。
鹫岭鸡峰浑未到,龙湫雁荡岂多逢。年来卧病吾环堵,负却诗家九节筇。
莫高匪邱,峻极于天。物得所养,其崇亦然。资生资始,有开必先。
崇邱之广,无物不养。天地氤氲,阴阳鼓荡。□□之兼,增高继长。
崇邱之上,九鸿在望。夏甸既恬,春台斯旷。仰观俯察,物与无妄。
此日閒寻最上峰,几盘苍藓隐芙蓉。呼僧细读云边字,忏佛重陈海外踪。
当岭夕阳千树合,匝城烟火万家封。自怜尘迹多潦倒,消息江梅已早逢。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熳始抬眸。饶君便有遮天网,到得牢关即便休。
南明山足势欲尽,正是新崖东胁隈。不知泉自那峰出,皆谓井因齐相开。
甘滑堪预郦经载,渊渟疑俟桑苧来。神蛟往往此潜蛰,旱岁莫测生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