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庆寺诗

十五诗书日。
六十轩冕年。
名山极历览。
胜地殊留连。
幽厓耸绝壁。
洞穴泻飞泉。
金河知证果。
石室乃安禅。
夜梵闻三界。
朝香彻九天。
山阶步皎月。
涧户听凉蝉。
市朝沾草露。
淮海作桑田。
何言望钟岭。
更复切秦川。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猜你喜欢
来从城上峰,京寺暮相逢。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
家贫初罢吏,年长畏闻蛩。前日犹拘束,披衣起晓钟。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

此情千万重。

芙蓉匣中镜,欲照心还懒。本是细腰人,别来罗带缓。
从君出门后,不奏云和管。妾思冷如簧,时时望君暖。
心期梦中见,路永魂梦短。怨坐泣西风,秋窗月华满。
红叠苔痕绿满枝,举杯和泪送春归。
仓庚有意留残景,杜宇无情恋晚辉。
蝶趁落花盘地舞,燕随狂絮入帘飞。
醉中曾记题诗处,临水人家半敞扉。

道若大路然,奈此人好径。即事昧本心,离动觅真静。

安知濠上翁,妙入玄中境。偶寄郡斋闲,无欲民自正。

幽人还爱云,才子已从军。可信鸳鸿侣,更思麋鹿群。
新题虽有寄,旧论竟难闻。知己今如此,编联悉欲焚。

掌故吾能说,雍乾溯以还。禅心辟初地,小幸集汪班。

遂进群藩宴,兼怡圣母颜。升平六十载,乃大启三山。

岷峨东下江水长,远从井络来吴乡。奔涛万里始一曲,古之天堑维朱方。

北界中原壮南纪,鱼龙日月相回翔。中流一岛号浮玉,登高眺远何茫茫!

长空飞鸟去不尽,江海一气同青苍。山外两峰远奇绝,双阙屹立天中央。

左江右海辨云气,如为八裔分纪疆。江流到此一缚束,早潮晚汐无披猖。

烛龙晓日出云海,山光照曜连扶桑。年来海戍未停罢,峨舸大舰来汪洋。

胡豆洲前起烽火,徒儿浦上披裲裆。古闻京口兵可用,寄奴一去天苍凉。

我愿此山障江海,七闽百粤为堤防。作歌大醉卧岩石,起看江月流清光。

凉至欲饮酒,此兴不可遮。手提皤腹罂,倾之若流霞。

可但饮文字,搜寻到鱼虾。忽焉见妙理,眼乱皆成花。

方知水底眠,杜老言不誇。

萧然云屋敞溪阴,荒径蒿莱故故侵。穿竹晚风轻戛玉,入帘凉月碎摇金。

畏寒皮骨惊秋早,得酒情怀语夜深。临老工夫在禅说,试拈波若为重寻。

君家结得此花缘,盛事龙头四十年。书种至今香不断,馨儿俱作广寒仙。

识攒上身憔悴。难解怎生远体。元固壮还养气。精麦髓。

骰润任缘欢喜。诵经书,捐名养。圭法且休整理。锤金锁,窠紧闭。

关要洗。须认分中闲贵。

梧叶惊风报早秋,天边时见火星流。深闺凉夜砧声起,总是关山客里愁。

碧虚清吹下,蔼蔼入仙宫。松磴攀云绝,花源接涧空。
受符邀羽使,传诀注香童。讵似闲居日,徒闻有顺风。

曾见丹崖凤尾飘,锦苞今映镜波遥。低昂百态心虚见,起灭千端影彻消。

哲匠西山捐槚梓,美人南浦委蘅萧。秋风许我延清赏,预报扶衰度小桥。

北山高枕卧烟梦,送尔长征感慨多。猿狖夜啼孤岭月,鱼龙秋静五湖波。

尊前怨别携吴剑,客里惊心听楚歌。若上滕王高阁望,西山南浦近如何?

筝手胜酥,帘唇斗茜,李态张娟应妒。画船争看上歌台,叠千桡、翠溪无路。

红裀舞罢,似真向、馆娃宫住。柳阴中,记唐梯初下,凭肩私语。

莺喧处。南曲重寻,几阵桃花雨。锦鸳双袖倚勾阑,是谁将、紫云轻误。

新亭倦旅。凄凉梦、秋来更苦。趁西风,犹绕枇杷一树。

数声鶗鴂过,门巷罢秋千。怕看荼蘼架,春光又一年。

游子苦行役,长途晓夜征。荒寒增客思,哀乐感吾情。

沙软馀龙气,天寒辨马声。狂澜忧未已,何术奠苍生。

祖师关棙子,幽隐罕人知。不是悟心者,如何举向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