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者北飞的大雁回来。
家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
注释
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
薇山亭:亭名,所在不详。
薇山:一作“微山,山名。在今山东微山县,山下有微山湖。
赋韵:犹言赋诗。
逐:追赶;追随。南云:南去之云。
逝:往,去。
形:身。
北雁:北来的大雁。
篱:篱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归故乡时路过薇山亭时所作。该诗主要通过南云、北雁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恋,通过单独询问故乡篱笆下菊花抒发了诗人思乡欲归的急迫心情。全诗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

  诗的首句就云“心逐南云近”,在这一句当中,寄寓了丰富的含义。首先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然而思念却不得归还,于是仰天长叹,奇情于南去的白云,就是陆机所说的“指南云以寄款”。但是只云去而未去,思乡之悄愈苦,只得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江总在思乡情浓时,总是仰望那南去的白云,在《遇长安使寄裴尚书》中亦云“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表达的仍然是这种思乡的感情。如果说在《寄装尚书》中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的话,那么,在这里,作者着重表现的就是一种归还家乡的焦急心情。因为此时诗人已经行走在回家的路途之上了。

  第二句是“形随北雁来”,在上句表达思乡之苦和归乡之焦急之后,这一句流露了一种来到南方的欣喜。伴随那从北而来的轻快的大雁,诗人来到了南方。因为归家乡的感望就要实现了,所以欣喜;因为心中欣喜,因而脚步也就轻快。“形随北雁来”五字显得自自在而飘逸。

  前二句加在一起,就产生了第一个波折,从对比中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从格律和用词上看,这二句对仗工整,表现出诗人语言技巧的高妙;在语势上,语句轻快急促如行云流水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归家的心情。

  后二句是“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作者通过这个问题,把思乡的感情变得深沉了。在回故乡的途中,在思乡之情急切的时候,也是在家乡就快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诗人突然想到了故乡篱墙下的菊花,这种思维过程非常符合感情发展的逻辑。篱墙下的菊花是一个具体的物像,而且是诗人在故乡时常常能见到的东西,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埋藏在诗人的潜意识当中,所以在归乡的感望就要实现的时候,它就突然从潜意识里跳了出来,诗人对故乡的印象也清晰起来。诗人这时想到了篱下菊,但并不是只想到了篱下菊,从前常常见到的物像必然附著着许多其他的事件、感情,所以想起了篱下菊,那些篱下菊上的附著物也自然联想起来了。因此,诗人通过对一个单一而具体的物件的回忆下子唤起了对家乡的整个的印象。可见这两句诗使全诗的感情得到了深化。而此二句的语势变得缓慢,也正好村托了这种深化的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江总晚年归乡,从长安南归到达江都(扬州治所)以后,路过薇山亭时,正值重阳节,由感而发写下的。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猜你喜欢
山情水思半轩间,试问来居有底闲。
唯有才高方暇佚,无论岁月自能攀。

今日苦不乐,驾言适林坰。散策寻远寺,披襟坐虚亭。

云木上窈窕,涧泉泄清泠。千山自岑寂,一目皆葱青。

嗟我得数子,不复叹飘零。扫虑味禅悦,茹蔬谢荤腥。

时为亭上游,散发缓我形。騄骥行振足,倦鸟思归翎。

何当返梁溪,教子名添丁。林泉益自得,华发从星星。

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
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吹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
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策杖登山信早凉,山花涧草总能香。扪萝抱水归来倦,不扫苍苔卧石床。

岧峣金螺山,螺山水逶迤。螺水逝不还,螺山空云飞。

我怀贤达人,寂寞今安之。在世无所系,去去忽如遗。

郁郁乔松树,舟车谅所宜。何为南山中,空负高洁姿。

寒暑若循环,四时屡迁移。傲兀冰与霜,欣荣迟暮时。

中有丹凤雏,五章备羽仪。高举戾阿阁,嗈嗈鸣朝曦。

凤雏忽已去,乔松复倾摧。瞻望杳不及,行者皆歔欷。

俯仰念畴昔,我独有馀悲。矫首睇螺山,阁泪书此辞。

谁写芙蓉望俨然,清香虽未态殊妍。真花开落才三日,一纸长存定百年。

昔我游日南,中道至合浦。池水碧以寒,叆叇莫能睹。

得此径寸珠,云自鲛人所。缄以金泥封,藉之龙文组。

中夜投君怀,当知寸心苦。

溪岭无千里,崎岖半月间。事机须勇退,天意许生还。

顺处从多厄,趋时免强颜。越禽忻我往,长路语关关。

天狗忽堕地,兵生牙帐中。宁为仗剑死,不作倒戈攻。

故国魂归黑,平原血溅红。惊心激此变,谁为责元戎。

门外数声风动竹,知是客来矩舆辐。
嫣然一笑为谁开,眼前喜见人如玉。
奚奴侧背□锦囊,共看娇容理蟹筐。
可堪清晓正凝霜,冰箸入手生寒芒。
袜尘微动缫车索,三尺龙孙横左握。
初方一缕惭如纶,衮衮不断巧绵络。
沿淮土旷人更稀,未冬寒风已透帏。
闲田不种木棉树,卒岁可怜无褐衣。
岭南弥望无处着,堪与梨云同寞寞。
收来比屋机杼鸣,谁复号寒叹落魄。

一夜西风玉凉枕,梦回明月在横塘。分明记得相逢地,笑隔荷花唤阿郎。

幽人住在松云下,云白松青十里程。拣得好枝延鹤宿,扫开轻翳放蟾明。

栖岩枕石衣裳枝,倚树吟诗格调清。早晚移家近君屋,饱看烟霭听涛声。

今夜长城下,云昏月应暗。谁见倡楼前,心悲不成惨。

真人衣霞衣,绚烂五采章。羽旌耀华林,缥缈广乐张。

曾空七星明,鸾鹤摩天翔。金门廓开朗,剡剡秋云飏。

手攀榑桑枝,晞发临东阳。白露不可餐,灵芝空尔芳。

誓将清静学,上以裨后皇。民风返太朴,四海阜以康。

上天锡纯嘏,眉寿无有疆。

父老壶浆迓义旗,亡秦谁复为秦悲。
不曾被虐曾蒙德,十二金人各泪垂。
春风村巷淡如秋,细雨和云点点愁。
正是别魂招不返,落花流水下溪头。

官微牛马走,何日不风烟。鸡肋贫随我,乌飞老趁年。

著书费目力,贳酒引情颠。早作归欤计,高楼得稳眠。

农桑将有事,时节过禁烟。
轻风归燕日,小雨浴蚕天。
春衫卷缟袂,盆池弄清泉。
深宫想斋戒,躬桑率民先。
闲人州县厌,贱士友朋讥。朔雪逢初下,秦关独暮归。
寒茅下原浅,残雪过风微。一路何相慰,唯君能政稀。
石笋孙枝萃众芳,少推夙慧映诸郎。
故家文献夙刑在,前辈风流气脉长。
误把一编黄纸册,未沾数寸绿袍香。
同云惨澹西原路,赖有遗编死不亡。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