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堤游子行

燕子社前春雨歇,碧堤芳草连天末。柳回青眼欲窥人,间关黄鸟初调舌。

绿窗红袖开婵眼,谁家高楼入云端。十二阑干凭欲遍,楼前荡子驰金鞍。

少年何必生远图,金张高贵无时无。郎君解作凌云赋,妾效文君当酒垆。

只今功名论月俸,弯弓射策俱无用。十年回首别京华,莫遣春闺生远梦。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猜你喜欢
截湾冲濑片帆通,高枕微吟到剡中。掠草并飞怜燕子,
停桡独饮学渔翁。波涛漫撼长潭月,杨柳斜牵一岸风。
便拟乘槎应去得,仙源直恐接星东。
木末采芙蓉,骚人歌所无。
何言霜花艳,不与水芝殊。
香苞麝脐结,茂叶桐阴敷。
岂若龟巢类,飘零老五湖。

车前楚楚初抽穗,桂髓绵绵引嫩条。叶底翠罂真可摘,孰云不可报琼瑶。

玉笋持杯,敛红颦翠歌金缕。彩鸳戢羽。未免群鸡妒。
我为情多,愁听多情语。君休诉。两心坚固。云里千条路。
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

问明月,何苦才圆便缺。青冥里,风惨露凄,长向人间照离别。

玄阴凋暮节,瑶非冰凘暗结。阑干外,河汉渐低,星影辉辉动城阙。

重裘冷如铁,看头上春云,都作飞雪。银釭花落铜壶咽。

伤怀巳无柰,暝鸦多事,啼遍寒枝未肯歇。寸心自摧折。

忉怛望天末,恨正抵沧江,烟浪空阔。文鱼翼短沉书札,泪滴在衣袂,尽成清血。

羁愁恰似庭草,枯了又更茁。

乌纱巾上透凉飔,一发君恩力未辞。赐煖宫貂同日戴,冒寒郊马有人骑。

耳闻明主如丝诏,心似穷民挟纩时。明向玉阶还稽首,羔羊重续退公诗。

爬沙凿石苦搜求,可奈相如嗜远游。何处湖山添酒兴,坐看汤鼎动乡愁。

文章定卜都亭梦,磊落谁疗壮士忧。右手持杯为三叹,顿教篱菊不成秋。

晴晓芳蹊润,幽寻得自怡。
露粘行草蝶,风舞罥花丝。
竹静闻邻话,林虚度各棋。
意行无伴侣,池上只莺知。

红尘界断白云关,不上天朝拜将坛。应是百年人事毕,黄金突兀对青山。

汉臣泣长沙。
楚客悲辰阳。
古今虽不举。
兹理亦宜伤。
山中信寂寥。
孤景吟空堂。
北地三变露。
南檐再逢霜。
窃值寰海辟。
仄见圭纬昌。
浮云抱山川。
游子御故乡。
遽发桃花渚。
适宿春风场。
红草涵电色。
绿树铄烟光。
高歌傃关国。
微叹依笙篁。
请学碧灵草。
终岁自芬芳。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迥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

酒醒风雨湿衣巾,曲水荒凉几暮春。檐外萧萧修竹在,相逢如见永和人。

旧桥流遍百花香,霸业消沉惜艳妆。登眺岂怜秦地尽,游人多感汉台荒。

三城雾起归渔舫,夹岸风清送夕阳。惆怅兴亡今古事,暮钟微日照横塘。

昨辞天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三月暖时花竞发,
两溪分处水争流。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幽人惜春暮,潭上折芳草。佳期何时还,欲寄千里道。
翠岸红灯寄语,要自江南看来。
多景齐云楼下,当年使鷁招回。

采采荣木,蔚蔚洪柯。憔悴有时,气节易过。人生若寄,抱恨如何?

夙兴夜寐,念子实多。

宇暧微霄,淡焉虚止。愿言不获,敬赞德美。匪善奚敦,聆善若始。

允迪前踪,我之怀矣。

东园之树,言息其庐。斯晨斯夕,有琴有书。云胡以亲,念兹厥初。

慨然寤叹,岁月眇徂。

肃矣我祖,允构斯堂。余岂云坠,载警秋霜。接迹高轨,历世重光。

熙熙令音,厥族以昌。

山光别我十三年,得得归来话旧缘。高阁几重新近水,小松千树已参天。

休惊岁月将人老,且伴岩花尽日禅。回首初时发心地,又随飞鹤绕林烟。

儒道无盛衰,立教尚中正。旁流及先释,往往出幻境。

岧岧长泰山,古寺历梯磴。高阁何崔巍,留笠志名胜。

复有罗汉迹,凿空作佐证。飞仙及化人,我亦疑未定。

或者解天巧,游戏偶乘兴。不妨作狡狯,醒世使生敬。

老僧谈往事,附会惑观听。怪事何所无,不语宪诸圣。

长廊古碑昏,苍然四山暝。传闻任悠悠,栖迟爱玄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