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三峡峻。青壁千寻。深谷万仞。崇岩冠灵林冥冥。
山禽夜响。晨猿相和鸣。洪波迅澓。载折载停。凄凄商旅之客。
怀苦情。在昔阳九皇纲微。李氏窃命。宣武耀灵威。
蠢尔逆纵。复践乱机。王旅薄伐。传首来至京师。古之为国。
惟德是贵。力战而虐民。鲜不颠坠。矧乃叛戾。伊胡能遂。
咨尔巴子无放肆。
方山峨峨万山丛,红红紫紫开东风。谁遣罘罳倚半空,为嫌下界尘埃濛。
提起韶华千万叠,移来蜀城炫奇绝。千工百巧花自如,万古一机天不裂。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其二
频年伏枥困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即此可求文字益,胡为抑郁老吾身!
其三
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多谢咿唔穷达士,残年兀坐守遗编。
其四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白下沉酣三度梦,青衫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其五
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
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已有殊恩;壮怀枨触闻鸡夜,记取秋风拭泪痕。
其六
桑干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直到明春花放日,人间乌鸟慰私情。
其七
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称少年时;碧鸡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命宜。
其八
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王祥剑,荆女同持陆贾装;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其九
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唯望插金莲。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览镜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久迍邅。
其十
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帘遮昼影,钗剪春痕,香度深深院。玉嬉莺婉。无愁处、小坐钉花床畔。
飞空碎远。看一朵、翠翘难颤。惊梦回、声落高唐,白雨随酥腕。
长记柑筵饮散。遇红兰潮靥,青柳垂眼。唾霏休溅。
飘鸾袖、应是细敲肠断。微音弄钏。料无此、渔阳娇怨。
生晚寒、灯晕妆楼,攲被池人倦。
微风细细送行云,云散远天青。秋千柱散花飞后,剩遥山、眉黛轻盈。
冷落后堂宿燕,凄迷湿树啼莺。
残阳遍解向人明。蛛网罥新晴。疏帘清簟情无限,更何须、载酒林亭。
别有一般惆怅,弯弯新月初生。
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
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
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
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
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
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
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
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
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黄鹄上青天,雌雄相颉颃。妾年十四五,学绣金鸳鸯。
父母养妾在洞房,寸步何曾出中堂。嫁作庐江焦氏妇,低眉不离老姑傍。
春月浴吴蚕,秋风织流黄。烹鱼朝具馔,秉烛夜缝裳。
不知姑何意,命妾别庐江。梧桐不复生,凤凰不得双。
郎心如石不可转,妾如蒲苇不可断。妾家有㬥兄,一旦来相迎。
玉骢金络马,轧轧车轮声。遣妾移所天,出门无少停。
㬥兄安能知妾情,妾今无故来归宁。女子足不践二庭,庐江之水清泠泠。
吁嗟乎,焦仲卿。
石燕何年俯水涯,绿萝深琐暮烟遮。乌衣门巷浑无恙,归去天南别有家。
江阴障各郡,江海之要冲。胜国遇倭乱,忆在嘉靖中。
豺狼逞荼毒,居民惧汹汹。我邑仁父母,鹤洲钱令公。
登陴集义勇,斩获屡奏功。贼自无锡至,桀石来相攻。
三箭贼大却,公亦中贼锋。杨吴二团长,蔽公股血红。
吴死公亲祭,哭声振苍穹。翼日战华墅,蹙贼贼势穷。
复合常熟寇,三千围门东。兵备王崇古,坐视孤城凶。
公以死自誓,印衣表孤忠。狼兵先遁走,陷公所乘骢。
易马裹创战,杀气流白虹。同时死难者,陈金邢郭从。
时天大雷雨,昼晦吹腥风。崇古奏不实,蔽此捍禦功。
赠恤需后命,天道非梦梦。嗣有梦公者,执戟抨长弓。
贼来旋却走,胆落神听聪。睢阳终杀贼,毅魄为鬼雄。
至今九里山,云气常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