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情,引用一则“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感情。全诗情调低回婉转,感情真挚动人,诗旨在写“愁”,全篇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传情达意,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开头两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和由此联想到的事情。大庾岭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诗人怀乡的忧伤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
接下来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大雁能够在这里停下来和诗人还要继续南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引发诗人无限的伤感,大雁尚且按时可以飞回北方,诗人自己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归,表达了诗人留恋与不舍的悲戚心情。由雁而后及人,诗人用的是比兴手法。两两相形,沉郁、幽怨,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这一鲜明对照,把诗人那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人雁比较以后,五六两句,诗人又点缀了眼前的景色:黄昏到来,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这景象又给诗人平添了一段忧伤。因为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静的时候,而诗人心潮起伏,却无一刻安宁。丛林迷暝,瘴气如烟,故乡何在,望眼难寻;前路如何,又难以卜知。失意的痛苦,乡思的烦恼,面对此景就更使他不堪忍受。
恼人的景象,愁杀了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昏暗的境界,又恰似他内心的迷离惝恍。因此,这二句紧接上二句的抒情,转承得实在好,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进一层,更加深刻细腻,更加强烈具体了。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这两句是说,明晨登高望乡之处,理应见到岭头初绽的梅花。
最后两句,诗人又从写景转到抒情。他在心中暗暗祈愿: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它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总是可以见到的!《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显然,诗人暗用了这一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多么希望也能寄上一枝梅花,安慰家乡的亲人啊!
整首诗通过描写见到的景物,委婉而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饱含的被贬痛苦以及思念家乡的忧伤。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诗人还是表达出愁绪满怀,凄恻缠绵。这首诗正是在道景言情上别具匠心。全诗情景交融,用词考究,思乡之忧伤与行程之艰难紧密结合,表达了强烈的哀伤与沉痛之意,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仙人骖文螭,西游阆风阙。神珠藏九渊,变化如日月。
顾见世间人,声色自沉没。仲尼化九夷,至道当谁悦。
哀哉人命危,蜉蝣伤掘阅。兹时方板荡,匡济需贤哲。
列宿在草莽,紫薇光彷佛。天钟运筹人,何时见功伐。
听罢龙飞诏,扬休万口俱。公忠赖伊霍,揖让见唐虞。
礼乐开平治,衣冠协赞谟。祖宗遗泽在,千载巩皇图。
贵贱各有命,昧者苦保持。殷勤话言接,转面不可知。
一言相千秋,冠盖嚇来驰。鴳雀鳱梧桐,翕习鸾凤饥。
鸡鸣市朝动,董生方下帷。
峰峦远近玉崔嵬,竹压柴门午未开。卧拥青绫迎送懒,洛阳县令不须来。
北辕如许改南辕,手足相连亦足欢。只恨长途艰往返,高堂未易教心宽。
蓬莱宫出祭纸黄,秦晋蜀使车联行。滹沱渡后望险阻,渐觉山谷生苍凉。
燕赵古称多节义,齿冷隙末羞陈张。唐藩幽镇互割据,晋阳东面锁钥详。
阴云似凝古壁垒,玉屑忽洒征衣裳。群仙跨鹤羽节幢,浮空游戏乐未央。
舆夫轩前又轾后,滑汰侧足频堤防。旧关据隘尚中路,新关矗翠堆雷硠。
角声缥缈出雉堞,飞白点点旌旗扬。山农旧冬苦无雪,今喜麦陇滋不荒。
高低凿坏露门窦,一穴岂辨堂与皇。石田春冷迟垦作,枯草迸罅如针秧。
嗟尔谋生太局蹐,惭我传食随翱翔。不逢争战不耕戍,但骋笔墨含风霜。
峰回渐失韩信帜,出坎更吊兴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