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归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秋箱打黄了碧绿的梧桐树上,白鹤在栖息,城楼上的梆子声惊得乌鸦在啼叫。
踏着明亮的月色我回家进门,寒凉的风中传来不知谁家的捶绢声。
想南去渡过桂水却没有船只,想北回秦川又到处战乱不息。
虽然年过半百却不称心如意,明天看云还要抚杖而行。
注释
黄:在此用作动词,霜使原来的碧梧变黄。梧:梧桐。
柝(tuò):击柝即打更。乌:乌鸦。
客子:作者自谓。
捣练:捣洗白绸。
桂水:今连江,一说为漓江,均在广西。这里应指湘水。入:缺。
秦川:古地区名。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一带。这里指长安。鼙(pí):一种军用小鼓。鼓鼙在唐诗之中常用来比喻战争。可能是指当年吐蕃入侵。
不称意:不如意。
杖:拄(杖)。藜(lí):用藜茎制成的手杖。

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写暮归的景色,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衬托诗人的悲哀之感。白鹤都已栖止在被浓霜冻黄的绿梧桐边。城头已有打更击柝的声音,还有乌鸦的啼声。寄寓在此地的客人回进家门时,月光已亮了,不知谁家妇女还在捣洗白练,风传来悲凄的砧杵声。天色晚了,城上守卫兵要打梆子警夜。唐诗中写夜景,常有捣练、捣衣、砧杵之类的词语。大约当时民间妇女都在晚上洗衣服,木杵捶打衣服的声音,表现了民生困难,故诗人听了有悲哀之感。

  下半首四句也同样转入抒情。要想渡桂水而南行,可没有船;要想北归长安,路上还多兵戎。都是去不得。年纪已经五十多岁,事事不称心,明天还只得拄着手杖出去看云。这最后一句是描写他旅居夔州时生活寂寞无聊,只好每天拄杖看云。浦起龙说:“结语见去志。”(《读杜心解》)此评并不准确。应该说第三联见去志,结句所表现的并不是去志,而是寂寞无聊。

  这首拗体七律体现了杜甫在诗艺上的追求。在这首诗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是虚实结合。尤其是第一句“霜黄碧梧白鹤栖”,一句中出现了三种颜色。仔细推究,这些颜色是有虚实之分的。“黄”和“白”是实在的,但“碧”就是虚写,因为“碧梧”叶已给严霜打“黄”了。可见用字也像用兵那样,可以“虚虚实实”。“虚写”,实质就是突破词义的束缚,使词的组合形式达到意义的丰富性,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努力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感染力,值得借鉴。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诗人在公安(今湖北公安)时。此前杜甫在夔州的时候,写出了不少调高律细的诗篇,同时又想尝试一种新的诗体。有一天,他写了一篇非古非律,亦古亦律的七言诗《愁》,题下自己注道:“强戏为吴体。”这首《暮归》也是一首吴体七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
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写诗只到黄山谷,又失西川苏子贤。更把名章细商略,续弦那可惜胶煎。

云散更深,
堂上孤灯阶下月。
早梅香,残雪白,夜沉沉。

阑边偷唱系瑶簪,
前事总堪惆怅。
寒风生,罗衣薄,万般心。

圭组曾分寄,经纶未究才。冥心求己事,真气养玄胎。

月遽中河落,兰先白露摧。若人嗟不淑,天意谓何哉。

金山看罢看银山,宫殿崔巍紫翠间。领略江南好风景,散花人去老僧閒。

弱冠追随渐老成,中间多故各深更。扁舟憔悴横江梦,短榻淹留共砚情。

论学平生愧知己,定盟当日是同庚。赠诗珍重知君意,贫病年来类长卿。

云所道人飞锡远,白云犹护旧禅房。向来聚得昆冈玉,长向林中起夜光。

千金买士却何为,一间过于十万师。
黠虏欲逃头可购,名王未猎客先知。
少年浑欲不胜衣,丰下如今带十围。
他日飞扬未轻料,卜居终欲近郊扉。
十五已前取不得,十五已后舍不得。
正当十五日,筑著磕著七花八裂,
明眼衲僧只得一橛。
黄道天清拥珮珂,东南王气秣陵多。江吞彭蠡来三蜀,
地接昆仑带九河。凤阙晓霞红散绮,龙池春水绿生波。
华夷混一归真主,端拱无为乐太和。
洞庭木落水生波,月入斜窗露气多。
虞帝不归秋自晚,满江烟雨泣湘娥。

客来帷林候渔父,黉舍坐听三日雨。诸生读书喧两庑,商羊飞来立当宁。

雨声书声杂蛙鼓,蚓歌亦自谐宫羽。青苔上阶菌生柱,败壁淋漓籀文古。

斋僮不敢开牖户,风撼庭柯啸饥虎。南山老石烂成土,天漏谁能鍊金补。

去年旱魃走吴楚,田家往往悲尘釜。麦秋一饱方自许,莫教化作飞蛾舞。

灯火明沙渡,牛羊过水西。村舂干涧落,野店四山齐。

桂树偏宜月,人家尽向溪。秋蟾莫相恼,惟听度关鸡。

老屋河干渐不支,年来河伯故相欺。
颓檐缺壁还风雪,浊酒辛盘自岁时。
浪把一生供敝帚,独留双眼看残棋。
阳回少慰幽人意,检点梅花放几枝。

欲别难为别,河梁小立时。月窥离席暗,风约去帆迟。

惆怅人千里,苍茫酒一卮。来还知不远,无负菊花期。

临轩高宴雨初收,一叶梧桐万境秋。鸟带夕阳归草树,雁拖寒色下沧洲。

诗赓琼玖人依竹,酒泛歌钟风满楼。玉宇高寒心更切,江湖廊庙总关愁。

眼前触物动成冰,冻笔频枯字不成。
独坐火炉煨酒吃,细听扑簌打窗声。

长空一片月,飞向画楼前。影共寒衣薄,愁将破镜悬。

凄清看枕簟,明白梦关边。莫是征夫苦,秋风急上弦。

三百馀年乐育恩,晚从科目得斯人。
崎岖岭海期年国,零落毡毛万死身。
诸葛未亡犹有汉,包胥欲泣更无秦。
挑灯忼慨歌梁父,鬓发萧森戄鬼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