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日奉诏以香酒赐曲阜代祀孔圣庙越五日别翰林诸友 其一

分班扈跸到滦京,侍从官闲暑气清。圣主素知吾道重,颁香特遣孔林行。

中原庙貌山川古,万代纲常日月明。虔祀归时迎大驾,共承经术赞承平。

(1298—1369)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猜你喜欢

短褐枯筇老病身,龙钟也复喜新春。已知不解多年住,且作都无一事人。

檐角鸟声呼醉梦,室中花气袭衣巾。朝来更有欣然处,一箸山蔬胜八珍。

俯仰天地间,吾人有高兴。图画亦偶遭,诗坛乃前定。

屏当广座设,壁与长缣扃。幽怀惋百结,醉眼豁双懵。

沃野平若掌,横波急如絙。颓云澹将沈,瀚海寒欲凌。

中峰俨尊长,众壑分婢媵。群坳讶空豂,百折愁绝嶝。

包罗引地络,混沌泄天孕。烟横似张帏,露湿同覆甑。

嵓葩绽将然,谷鸟呼若醒。凭虚敞轩闼,眺远失梯凳。

尘消野马没,地湿晴蜺蒸。江光晃无垠,石籁差可听。

得非茱萸沜,或者柴桑径。洗耳幽涧泉,清心远林磬。

閒贪野芳采,饱厌山殽饤。流光难把玩,富贵安足凭。

乐事希狂曾,明时岂愚宁。求之不可得,何以攀逸乘。

流水宿有期,幽兰杳谁赠。吾生尚驱逐,兹意方蹭蹬。

忆当风日佳,乐此宾主胜。幽期予独负,往券真足證。

重披意俱新,未接神已凝。雄誇凤楼手,规制皆略称。

苦忆豸冠翁,风流远犹剩。玩赏在樽罍,淹留谢鞯镫。

多才复爱客,吾语非子佞。努力青云期,交盟岂虚订。

春来开门见新燕,故人春来亦相见。燕子不肯嫌贫家,破屋还劳故人眷。

烧灯屋下照白胡,高谈雄辨如壮夫。且言老境知己少,感慨满怀人事殊。

常当有酒开口笑,君来我往亦须要。愿从君言不敢违,肯作西飞伯劳东飞燕。

路傍秾艳一枝新,送尽东风去马尘。半似胡姬年十五,垆头沽酒与游人。

我出城闉,浩浩其流。我车我马,登彼方舟。昔也长薄,乃今舟之。

滔滔波涂,昔也畴之。呜呼苍天,雨无其极。淤我良田,浥我稼穑。

卖牛买船,卖锄买楫。夕之朝之,济有深涉。彼负者子,涉寒号咷。

彼辈者子,陷泥中涛。彼车者子,马颤濡毛。彼往来者谁子,冠盖而游遨。

风里秋蓬不自由,一生几度过隆州。无情团柏关前水,流尽朱颜到白头。

一宵酣睡不曾醒,忽见东窗日已明。自笑起迟非中酒,为无人解报鸡鸣。

滦水城头六月霜,东华门外草皆黄。旌旂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沉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一章
穆穆君子。明德允迪。
拊翼负海。翻飞上国。
天子命之。曾是在服。
西踰崤冈。北临河曲。
二章
尔政既均。尔化既淳。
旧污孔修。德以振人。
雍雍鸣鹤。亦闻于天。
释厥缁衣。爰集崇贤。
三章
羽丁既奋。令问不已。
庆云烟煴。鸿渐载起。
峨峨紫闼。侯戾侯止。
彤管有炜。纳言崇祉。
四章
既考尔工。将胙尔庸。
大君有命。俾守于东。
允文允武。威灵以隆。
之子于迈。介夫在戎。
五章
悠悠武昌。在江之隈。
吴未丧师。为蕃为畿。
惟此惠君。人胥攸希。
弈弈重光。照尔绣衣。
六章
人道靡常。高会难期。
之子于远。曷云归哉。
心乎爱矣。永言怀之。
瞻彼江介。惟用作诗。
陆续城边按部归,梅花随处扑征騑。
溪山有助吟题遍,狱市无冤讼牒稀。
竹屋听猿眠碎月,莎庭引鹤步斜晖。
莫嫌瘴雾侵湘客,满路风霜冷枲衣。

竹几松屏六尺床,风帘不卷一亭香。窗含暮色成深碧,菊对衰颜是浅黄。

莫向杯中问贤圣,祇堪棋里较低昂。何人秀句争传唱,二老风流果擅场。

朔风吹雪满天涯,腊鼓冬冬感客思。金尽偏多红白分,肠枯从少应酬诗。

数椽破屋聊容膝,一种閒情笑画眉。信是长安居不易,云山回首话归期。

台阁神仙地,衣冠君子乡。昨朝犹对坐,今日忽云亡。
魂随司命鬼,魄逐见阎王。此时罢欢笑,无复向朝堂。

  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之,稍稍识其大略。而吾乡方学士有《滇黔纪闻》一编,余六七年前尝见之。及是而余购得是书,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证其同异。盖两人之言各有详有略,而亦不无大相悬殊者,传闻之间,必有讹焉。然而学士考据颇为确核,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记,二者将何取信哉?

  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书其事。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越,永历之帝西粤、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义,岂遽不如昭烈之在蜀,帝昺之在崖州?而其事渐以灭没。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其或菰芦泽之间,有廑廑志其梗概,所谓存什一于千百,而其书未出,又无好事者为之掇拾流传,不久而已荡为清风,化为冷灰。至于老将退卒、故家旧臣、遗民父老,相继澌尽,而文献无征,凋残零落,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乱贼误国、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叹也哉!

  终明之末三百年无史,金匮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祥,毁誉失实。嗟乎!世无子长、孟坚,不可聊且命笔。鄙人无状,窃有志焉,而书籍无从广购,又困于饥寒,衣食日不暇给,惧此事终已废弃。是则有明全盛之书且不得见其成,而又何况于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区区之轶事乎?前日翰林院购遗书于各州郡,书稍稍集,但自神宗晚节事涉边疆者,民间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其外颇更有潜德幽光,稗官碑志纪载出于史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则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难也!

  余员昔之志于明史,有深痛焉、辄好问当世事。而身所与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无有以此为念者,又足迹未尝至四方,以故见闻颇寡,然而此志未尝不时时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来与余面论其事,则不胜幸甚。

石楼高竖忽如帆,松鬣层披复似杉。满把烟云飞客梦,都忘风日炙征衫。

荒湫怪近龙蛇吼,乳洞低闻燕语喃。家在桃源殊不恶,几时青犬吠灵岩。

西山朝旭隐高城,城下清霜百草平。沙岸风回江鸟堕,松林雪霁寺楼明。

泽冰乍合鱼犹上,硗土方坚麦未生。病后心怀自知少,负薪终日逐人行。

岁岁思归思不穷,泣歧无路更谁同。蝉鸣吸露高难饱,鹤去凌霄路自空。

青海涛奔花浪雪,商飙夜动叶梢风。待看塞雁南飞至,问讯还应过越东。

逆放顺收,将寡敌众。
隐显同途,得失共用。
针针相似不外来。同行语话要分开。
自从大地火发后,古庙香炉不著灰。
雌雄乌一色,烈焰玉石分。
子桑十日雨,英概君摩云。
尘尾失羁思,襟裾兰茝芬。
是岂如蟨驉,书圃同锄芸。
闻道黄花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