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思乡诗。
诗的一开头,即以工整的对仗交代了时令及离家的时日。开头二句,诗人淡淡地说出一个事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入春才七日”好像诗人在核对一个事实: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然而一个“才”字,则透露出诗人的满腹心事。
诗人正在屈指计日,在作者的主观感受中新年已过去很久了,但是仔细一算,诗人只能不禁失望地说:原来入春才七天呀!——表现出作者对时间缓慢的感慨。“离家已两年”一句也说得平平淡淡,好像不带什么感情,但是将“入春才七日”与“离家已两年”连在一起吟诵细品,可以感觉到一股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诗人在客居生活中过了“春节”,进入了第二年。到了“人日”,入春不过才七天,不能算长。但从旧年到新春,已经跨了两个年头,因而可以说“离家已二年”。“二年”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主观感受。将“才七日”和“已二年”作了一个对比,短短的七日已让人难以忍受,离乡两年的岁月又是怎么样熬过去的呢!这两句平淡质朴的诗句中表现出诗人度日如年的心情。
后二句说春花未萌发之时,思归之念已经发动。传说鸿雁在正月里从南方飞回北方,因此在后两句中作者借这个传说来抒写自己思归急切的心情。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他就盘算着回乡了,即“思发在花前”;可是现在新的一个春天已到来,眼看着春草将绿,春花将开,成队的鸿雁从头顶掠过,飞回北方,诗人却无法归去,所以说“人归落雁后”。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归落在雁后、思生于花前对比。
诗人清醒地估计到,不可能很快回去,但只愿落在春来即行想自然贴切;早已计算归期的思想活动,也极为生动感人。寥寥十字,仿佛能使我们看到诗人翘首北望归雁、屈指计算归期的生动形象;使我北归的大雁之后,不肯把时间设想得再晚一些了,由此可见思归之心切。这两句写得极妙。借用春雁北归之说,抒发极想回归之情,自是联们感到他不能与雁同归的遗憾,及极欲早归的焦急心情。一片深沉的乡思之情,就这样形象而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时刻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诗人即景生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表达出他深刻细腻的情感体验,把思归盼归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肠之中,景中寓情,情中带景,情景交融。并运用了对比映衬手法,叙述中有对比,含蓄宛转地表达了作者急切的思归之情,而且作者将“归”与“思”分别放在两个相对照的句子中,与题目遥相呼应,别具特色。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道是薛聘陈时在江南作。薛道衡在隋初作过聘陈内史,此诗可能作于这时。
韦曲光颓澹,有半亩金塘潋滟。一般红鲤,衬著绿波摇飐。
色分凤阙丹初滴,光映银墙红欲淡。芳饵轻投,縠纹微蘸。
尚隔金沟紫缆。难望见、宫娥阿监。输他百子池中,天香亲染。
废馆何来箫鼓到,空潭只被菰蒲糁。独对西风,几番伤感。
夸士吝浮荣,达人慕奇胜。庞公栖鹿门,蒋诩辟羊径。
眷兹螺山幽,龙湾夹澄莹。笙鹤时纡回,骊珠夜辉映。
即事寡喧豗,抚化成嘉咏。既伸仲长志,宁浅康乐兴。
良辰集我友,投分适所性。大业互切劘,玄言复印證。
扪萝拾紫芝,悠然与心称。长啸倚崇阿,鸾音满清听。
别酒欲倾愁兀兀,客子听鸡待月发。陟屺无辞行路难,肯使倚闾悲寂寞。
咫尺天涯言笑隔,行迹旋看雪花没。严冬于役愁衣薄,舟楫马蹄销岁月。
行人嗟叹农人乐,雨雪载涂寒恻恻。从来志士耻温饱,转眼百年易悠忽。
起登高阁望归人,人去江空景萧瑟。莫因惜别惨离颜,早去娱亲供子职。
绿柳垂条千万缕。又见落梅如雨。送尔于归去。一般泪点何愁绪。
不恨当前留不住。但恼重逢无据。此后相思处。燕云万里迢迢路。
汝南清德媲前贤,卖到城西屋数椽。再拜敬题先友记,伤情二百八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