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
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
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
非道曷依?非善奚敦?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先师遗训,余岂之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诗题“荣木”,是取诗的前两字作为篇名,并不是专写荣木。《荣木》一诗共三十二句,分四章,每章八句。第一章慨叹人生若寄,第二章写要坚持正确的做人道理,第三章责己无所作为,第四章表示不坠先师之训而奋起。全诗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
这首诗提出了世间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生苦短。陶渊明把“荣木”已化为一种意象——人生美丽却苦短。他忧于人生短暂,认为人若不勤奋,即使“总角闻道”也会“白首不成”,这是人生的悲哀。他告诫人们,人生就像匆匆过客,到时都会憔悴、衰老、死亡;人的寿命、祸福取决于自己。他也自责自己曾废学而乐饮。
从此诗第四章中可以见出作者内心郁勃着昂扬的进取之心、功业之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这句话活脱了陶渊明另一面孔,它与后人心目中那位吟唱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者形象,相距实在太远。人们以往对陶渊明的印象只是其中年思想成熟以后的形象,是陶渊明丰富人格之一角。以“一斑”而概其“全豹”有时会出现以偏概全的弊病。陶渊明早期功业之心,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使然。对于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他们最大的梦想,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谁也难以天生就超越历史的局限而对功业荣名不屑一顾、视如粪土。
人生短暂,只有为功名而奋斗才有意义。陶渊明没有忘记儒家先师孔子的教导,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这不值得惧怕。他自信有取得功名的天赋,不管要经历多少苦难,也没有任何理由放弃。
飞涧悬崖百折东,跻攀无处不相同。他年九日萸觞畔,能忘今晨此路中。
绕荆溪、数间茅屋,竹山旧日曾住。吟花课鸟无遗恨,领袖词场南渡。
逐电去。谁更续、哀丝脆管红牙谱。湖山如故。又幻出才人,镂冰绘影,抒写断肠句。
鹍弦上,弹入蝶庵金缕。平分髯客旗鼓。搓酥滴粉方成调,偷换羽声凄楚。
推独步。须信道、秦黄苏陆无今古。江东日暮。想席帽风欹,春衫酒湿,行过翠藤路。
同心难得复相携,不道中途有别时。去路愁君初索莫,病躯怜我独支离。
当杯畜意浑无语,上马回头各背驰。未免有情那遣此,元来不及有情痴。
龙驹并辔别仙羊,万里秋空疋练长。一顾定知声价重,主人原是昔孙阳。
每见关中客,无心理筑哀。徵书昨夜到,不待曙光催。
鹄袍才卸便牙绯,笑我山中芰制衣。姓字两回香桂籍,声华一日动天扉。
政有霜螯须别驾,待呼巴菊寿慈闱。千古岳阳登览地,好诗相寄莫相违。
大风起九峻,惨澹昭陵日。黄土閟元宫,内有龙凤质。
伊昔隋氏乱,文皇乘时出。挥剑扫浮云,有如鹰隼疾。
论功褒鄂小,造意刘裴失。惜哉更衣孽,仙李几不实。
么么崔乾祐,敢当黄衣叱。阴兵鞭石马,汗血书流溢。
茫茫升遐地,俯仰意萧瑟。何世无英卫,白头卧蓬筚。
二龙巡夏代,八骏驭周朝。豫游光帝则,乐饮盛民谣。
皇储遵洛禊,滥觞追灞桥。掌祓开神篽,司马动銮镳。
周旗交采眊,晋鼓杂清箫。旌宫临广隰,藻卫烁严椒。
兰樽沿曲岸,灵若溯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