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结庐: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相与还:结伴而归。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4]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诗人从南山美景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这样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本诗中“飞鸟相与还”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而知还”两句,其寓意实为同一。

  “采菊东篱下”四句,古人对此评价甚高。张戒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那么,张戒所说的“味”是什么呢?为何说“此味不可及”呢?我们知道,陶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故前人常用“平淡”两字以概其诗风。但陶诗之平淡乃从“组丽”中来,是平而有趣,淡而有味。这种貌似平淡实则醇美的特色,实为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非常人所知,亦非常人所能。张戒所说的“味”,当是陶诗醇美的韵味。此种韵味之所以“不可及”,原因固然众多。我们撇开文学修养、艺术才能等条件,可以说这种韵味只有像陶渊明那种不愿随俗浮沉,不肯汩泥扬波的诗人才能写出,也即只有寄心于远、心境“至闲至静”者才能写出。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饮酒·结庐在人境》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达到了情、景、理的统一。尤其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几句,“清悠淡永,有自然之味”,更具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偶然骑鹤去游仙,来访泉山古洞天。
一剑当空又飞去,碧潭惊起老龙眠。
雁霜苔雪冷飘萧。断魂潮。送清桡。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江南江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愁多病多腰素消。倚清琴。调大招。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
我持使节经韵石,君作闲游过武夷。
两地山光成独赏,隔年乡思暗相知。
洪涯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
赤日行天岂去时,山阴残雪夜何之。
飘花漱石寒如许,曾见袁家五泄诗。

可惜春归。换得好花成叶。启金箱,叠絮褶。熨单衣。

银钩翠笼南邻女。日暮采桑西去。怕秋胡,回道路。

返迟迟。

斜日孤城深闭。四山荒翠。断鸿声外不堪闻,是呜咽、桑乾水。

高阁清尊微倚。促愁成醉。彩云端不负归期,却还怕、黄昏易。

夸士吝浮荣,达人慕奇胜。庞公栖鹿门,蒋诩辟羊径。

眷兹螺山幽,龙湾夹澄莹。笙鹤时纡回,骊珠夜辉映。

即事寡喧豗,抚化成嘉咏。既伸仲长志,宁浅康乐兴。

良辰集我友,投分适所性。大业互切劘,玄言复印證。

扪萝拾紫芝,悠然与心称。长啸倚崇阿,鸾音满清听。

晨出采薇蕨,暮归逢隐沦。殷勤频借问,夷叔是何人。

粳米卢州饭,迷阳大地春。我心无不可,饱食报能仁。

元辰余俶装,叠垛浥朝露。兰蕙被光风,松篁夹广路。

烟黯蒲塘桥,遥指左桃墓。忆昔并衣粮,含笑入深树。

良朋相楚归,死骨终相附。怀古抚残碑,想见交情固。

良足敦友谊,胡乃急荣遇。亦有却聘人,灌园葆贞素。

青缕宜婴石穴神,姜盐藙橘岂容亲。汤鸣鼎甗飕飕响,末下刀圭瑟瑟尘。

火里枪旗俱发妙,胸中梨枣不妨春。柳州佳句诚堪诵,涤虑还源更发真。

昔年曾到此山来,百鸟声中酒一杯。
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台。

笑取红绵拭镜光,香台珍重晓来妆。瓠犀微露朱樱破,猩血轻调玉笋忙。

樊素年来添妩媚,乐天老去更疏狂。金笼鹦鹉惊相见,却怪风前笑语香。

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
深谷为陵岸为谷,海水亦有扬尘时。
杞人忧天固可笑,而不忧者安从知。
圣言世界有成坏,况此马体之毫厘。
老人行世头已白,见尽世间惟叹息。
俯眉袖手饱饭行,那更从人问通塞。

北风海上来,大雪何壮哉!上下九万里,洗净无纤埃。

君家十二楼,轩窗洞然开。吹笙击鸣鼓,呼宾与衔杯。

名言落四座,大笑声如雷。举头望长空,高兴惊冥鸿。

仙人五六辈,飞下白云中。粲粲明珠袍,相从万玉童。

问君何所事,未就丹鼎功。翩然却携手,共入蓬莱宫。

闻师采药向江南,禅衲亲持使者骖。鹿献野花来宝地,龙偷海藏出珠龛。

丹砂傍石分秋水,灵草和烟度嶂岚。此日归来进天府,芝云朮露晓昙昙。

百尺楼高足赏心,我来犹记旧登临。四时天色有晴雨,一片湖光无古今。

远塔连云知寺隐,小舟穿柳觉村深。凭阑多少斜阳景,分付渔歌替晚吟。

不到城南久,黄梅几度新。忽看人日作,泪尽大和春。

翰墨犹如在,壶觞不复陈。常思醉风度,花底岸纶巾。

高阁凭临久,残阳度树西。绿涵池水定,红压野云低。

鸟为投林乱,蝉因惮暑嘶。夕凉招未得,散发卧兰畦。

洛阳桥下客车轻,缭绕清风夹马营。方面孰知天子贵,中原共祝圣人生。

推心洞启重门钥,把酒能消五代兵。身上黄袍谁替著,英雄本色自光明。

丝毫有趣皆能进,毕竟无归若可当。逐日退身行兴尽,忽然得见本爷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