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丕白。
为了增强表现力,信中明征暗引的成语和典故很多,显得文采斐然;但是用得妥帖巧妙,并多是平时已为人们所熟悉的常典和名句,所以一点也没有艰涩之感。作者还十分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往往只用一两个字就传达出丰富的内涵。用字不多,但从中可体味到隐含着的惋惜之情。另外,此信的音韵节奏也非常和谐。作者对于句子的抑扬顿挫和段落的承转连接都十分,全文犹如一沟溪水,汩汩流出,了无滞碍。
在整理、编订遗文的过程中,他对亡友的诗文也与《典论·论文》一样,一一作出了公允的评价。但与《典论·论文》不同的是这封书信并非旨在论文,而是重在伤逝:一伤亡友早逝,美志未遂。在七子中,只有徐斡一人“成一家之言”,“足传后世”,可以不朽;余者才虽“足以著书”,但不幸逝去,才华未尽,“美志不遂”,令人十分悲痛惋惜。二伤知音难遇,文坛零落。早逝诸人都是建安时期的“一时之隽”,与曹丕声气相通,他们亡故后,曹丕再也难以找到像那样的知音了。“今之存者”,又不及他们,邺下的文学活动顿时冷落下来,建安风流,零落殆尽。因而他一边整理他们的文章,一边“对之技泪”,睹物思人,悲不自胜,伤悼忘友的早逝。
《与吴质书》是曹丕书信的代表作。在整理朋友文稿的过程中,作者睹文思友,有感而发,流露出对朋友真挚、深厚的感情。整篇文章风格清丽婉约,语言优美流畅,读来流利顺畅,朗朗上口,全文可以划分为五段:第一段作者借《诗经·东山》中的诗句,来表达了分别之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用典表情、情深意切、手法婉转.轻轻一句便点出了朋友问深厚的感情。
第二段作者怀念昔日美好时光,阐述了撰订遗文的原因。首先叙说自己因少亲故死于疾疫而感到十分悲哀痛苦一接着笔锋一转,忆起当年大家“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而赋诗”的热闹场景,然而如今眼前却凄凉萧条,如此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这份友情的无限怀念。最后作者谈到近来撰订朋友们的遗稿,看见文稿在而朋友逝,睹物思人.非常感伤在这段叙述中,作者情绪哀乐交替,以哀写乐,以乐衬哀,使得哀乐的对比十分鲜明,从而表达了对亡友深切的怀念之情。然而此刻亡友们已“化为粪壤”,昔日大家在一起无忧无虑的子一去不复返,尽管作者还活着,但早已物是人非,叫人哀伤与怀念。
第三段曹丕评论了建安诸子的文章,对它们依次作出评价,指了各自的优劣,曹丕一直以来对文学就很重视,甚至把文学提到与事业并立的地位。因此,他对亡友最好的悼念方式就是整理编订好他们的遗稿,以示纪念。
第四段是对自我的总结和概括作者先借用们牙和子两个典故来说明知音难求,并表示在建安诸子去世之后,再也难觅此般知音了,作者站在后来者的角度卜.来说明这个问题,更表现出今日身边无人的遗憾和悲哀然后.作者谈到了己,他告诉吴质近来自己年长才退,德薄位尊,因而以“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这样的话来激励自己奋发努力,用真诚的语词来吐露心声。
第五段是作者对朋友的存问。曹丕关切地询问吴质最近的生活和著述情况,最后再次表达了对吴质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
这封书信抒情真挚感人,这对于众人之的帝王而言,实属难得二全文语气完全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架子,反而处处表现与朋友谈心的身份与姿态,其文平易近人,真情流露,充满感染力,写亡友时,作者内心的恻怛悲哀一览无遗,使人不忍卒读写朋友吴质时.作者义热语存问。句句牵挂,字字贴心,读起来如沐春风、暖人心怀写自己时,也是坦白真诚,表现出了帝王与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和忧愁苦思。
草草挥毫已可传,昔年场屋合争先。何时寄我南来信,阁外溪山有几联。
人生巧聚散,不定如风叶。况我同襟人,一笑意已浃。
吴音戏趼足,巴语嘲长鬣。卢胡泛大白,痛釂不嚅嗫。
二孺彼何为,我醉从喋喋。
伯庸皇考锡嘉名,所愿儿如此水清。莫羡泾人多稻米,长教渔父濯尘缨。
紫气通华岳,黄图辟草莱。地遥金柱接,天广玉门开。
雪岭燕支逼,湟池曳落回。安攘余上策,驾御失雄猜。
世数鸣沙积,风烟垒壁摧。奸阑嫌说剑,断道怯行枚。
倍有金缯去,毫无善马来。市和虚内帑,买爵富中台。
醉吏囊谁问,疲儒毂浪推。虏王迎后佛,胡妇戏前媒。
席暖戈犹枕,盟寒堑欲灰。饮河清渭赤,食月白星灾。
万里城危蹙,三公网数恢。借筹沉汉幄,折槛起云台。
字挟披肝苦,章飞战血哀。叫阍心展转,卧阁语徘徊。
鬼谒能炀日,神奸不畏雷。绣衣翻远影,封事委浮埃。
墉隼掀难下,台乌落未回。敌人乘障舞,壮士隔河咍。
朝露商君药,章江蜀汉材。燕矶朝耽语,牛渚夜星陪。
色笑谁双枕,心知且一杯。烛开燕黯淡,车入剑摧颓。
角韵寒吟彻,鸡声暗舞催。春王回斗柄,月将在河魁。
冰雪阴将解,风云气似培。秦中初折柳,江外与题梅。
去色连云栈,归心滟滪堆。参军髯自好,洒洒绝伦才。
夜堂听伎。正绛帐花垂,玉炉香细。莲炬光中,两两舞裙拖地。
忽来金雀鸦鬟小,算才堪、琐儿年纪。栏边歌缓,油车暗里。
翻然而至。
便手把、金樽徐递。似嫩叶裁衣,幽兰吹气。病起迟来问取,小名尚未。
风流京兆偏怜惜,道延年、女第如是。珊珊可念,何如竟唤,翩来为字。
菊酒不忍酌,步至东城闉。城头楼最高,上与天为邻。
经始自洪武,及今五百春。借问檐前好风日,几见连屋累栋烧成薪。
我昨初客沪水滨,乱余逢节欣饮醇。迩来又重九,胡乃四塞皆烽烟。
行省不决战抚策,坐令边吏愁逡巡。巡方使者文绝伦,郡侯意气干青云。
手长斧柯短,醉胆空轮囷。座中复有二三客,谈诗说剑俱清新,凭栏我独望慈亲。
边云惨澹心氛氲,此楼虽高何足云。点窜欧阳诗,俯仰泪沾巾。
昆池已不见,况乃城中人。
高堂素壁云气生,葬苍一帧秋山明。矗空巀嶪势千丈,飞流树顶如闻声。
借问此景从何得,凌歊台畔青峥嵘。大江东去抱姑孰,天门竦立牛渚横。
崇台拔地接星络,湘云巴雪相逢迎。寄奴卖屦作天子,目营八极凭江城。
燕秦电扫自豪喜,三千歌舞随霓旌。至今英雄久灰灭,漠然山高而水清。
钟山有客癖模仿,坐挥墨沈升斗倾。不为永初绘巡幸,卧游自欲酬生平。
桥头策杖者谁子?幅巾潇洒携秋英。毋乃义熙老处士,独依松菊歌闲情。
谢宅已荒桓井废,断碑苔蚀留空名。何当野立下幽听,慈姥夜戛琅玕鸣。
我来读画三叹息,万年之计徒屏营。凉宵对此且痛饮,西风飒飒灯荧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