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陶渊明于秋天的诗常常是豁达的,独在此诗中的秋天显得格外凄凉肃杀,细究其原委,也能略知其一二。陶渊明此次参加王弘的宴请时本来就面色苍白,身体虚弱,席间又婉拒王弘以名贵药材相赠的好意。强支病体送客是其心境萧疏的一个原因,虽然是送他们为官赴任,但渊明所重的是彼此间的友情。重要的还有这是刘宋新朝的第一个秋天,在陶渊明看来,自然是凄风苦雨。“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在双重感伤的压力下,陶渊明的心情黯淡,看着山涧中的寒气云蒸而起,孤独的游云四处飘荡,无所依傍,水中洲渚虽寄托了无尽的缅邈情思,无奈终将人各两地,丰盛的送别晚宴上,浸满了离别的哀伤。最后写到清晨飞出的鸟儿陆续回巢,夕阳渐渐收起最后一抹余辉。离别时间已到,最终席中之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各奔前程。“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注目行舟渐行渐远,最终也不过是这份感情随着自然变化而暗淡以趋于消亡。尽管此时心情颇为沉重,但诗人性格中达观的一面又在结尾处表现出来,在一个连死都不以为意的达观者那里,更不会为离别所累。
这首诗层次秩然,共四层:时间(兼点题)、地点、宴会、离别。前八句景语,后八句情语,淡而有味。诗人将诗中将凄厉肃杀的秋景同感伤悲愁的别绪融为一处,层层渲染,情感真挚,既表达又惜别之情,也传达出诗人旷达的情怀。
此时此酌为谁陈,南北东西共此身。万象勾萌无异物,连朝光霁有同人。
风尘十载宜先甲,涯角三年漫纪春。柳色梅枝终忆旧,题诗复见草堂新。
夜出招提境,沧浪意不孤。偶经花浦歇,动有竹筇扶。
清净同禅侣,疏狂信老夫。暖沙閒白鸟,春雨发青蒲。
树断星垂野,天空月满湖。摩尼珠独在,长此照虚无。
谟草荫北堂,芊蔚颜色好。负书事远游,书田刈获早。
归来衣有尘,阿母亲为扫。一昨羁薄宦,乃古夜郎道。
菽水缺常供,音问亦窅渺。传闻阿母悲,倚闾忘昏晓。
弱息汲井回,孤孙索饭恼。复有九男女,婴婴母怀抱。
嗟哉行役人,投笔太草草。
乞巧天边此夕多,乾坤无奈一黄河。赤松不管人间事,黄石书中意若何。
一路鲜云杂彩霞,春风吹我入仙家。
共欢天意同人意,多事红花映白花。行乐最宜连夜景,衔杯懒更问生涯。
玉轮顾兔初生魄,绿野堂开占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