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里巷小儿数十百辈罗马前,且泣下。君为之抆泪,告以君命决不应留;辄柴其关如不闻。
日且暮,度不可止,则夺剌史车置道旁,以民间小舆舁至梵严精舍,燃火风雪中围守之。其挟舟走行阙告丞相御史者,盖千数百人而未止。
又明日,回泊通波亭,乘间欲以舟去,百姓又相与拥之不置,溪流亦复堰断不可通。乡士大夫惧蚁蝼之微不足以回天听,委曲谕之,且却且行。久乃曰:“愿公徐行,天子且有诏矣。”公首肯之。道稍开,公疾驰径去。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诮怒骂,不啻仇敌。
呜呼!大官,所尊也;民,所信也。所尊之劾如彼,而所信之情如此,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将从智者而问之。
浅白轻红笑倚门,何须雪夜忆前村。韶光定入诗人句,胜事难逢俗子言。
风振绣衣须命驾,云随皂盖欲窥园。人生易老愁春老,问柳寻花故事存。
不是讥诃语太轻,题诗只要警流情。烦君属和增危惕,虎尾春冰寄此生。
莫道莼鲈不近名,尽谈鹏鴳未忘情。醉中赌得苕溪月,醒后还输茂苑莺。
岂但二豪俱不见,向来三杰亦何成。有人来问适庵趣,便是公荣也一觥。
三日三渡江,胡生何忙忙。师弟恩情重,不忍见武昌。
闲闲闭园门,默默坐书室。幽幽绝来人,寂寂度长日。
苦桃何累累,秋颗压枝密。桃苦不可食,熟烂未忍摘。
时闻落地声,诗思若有得。
三茅观头老梅树,梅边更有长藤古。谁持此画江西来,大瀛海中吕道士。
藤枯一似蛟龙县,梅瘦饱受冰霜缠。柯支不逐浮世换,根柢直与扶桑连。
传闻茅盈亲手植,坐使草木皆成仙。宋朝渡江一百年,世人不到吴山巅。
岂知二物阅兴废,及见渤澥成桑田。战争揖让等黄土,展卷血泪何涟涟。
千峰不尽夕阳孤,敛翠浮丹入画图。塔庙傍连山影直,石梁中亘水痕枯。
白鱼在汕将踰尺,红稻登场稍似珠。玉露金风秋最爽,跳身何用市间壶。
春城飞花散轻烟,客子懒过春蚕眠。惜春重赴看花会,钱春始晤花当怜。
城西十里枣花寺,古时已擅花木妍。妙严自合佛位置,幽胜讵与时推迁。
石林先生兴不浅,踏花骢马无淹延。芳辰恰趁天日丽,小队犹作风云骞。
红尘九陌径渐转,欹墙已露红欲然。入门花畦纷照眼,兰苕翡翠难为鲜。
熊浓意远不可昵,国色艳夺珊瑚鞭。朅来更入散花室,诗龛细认灵山颠。
青松红杏见真实,初地想见神翩翩。墨缘所在各印可,封侯作佛谁后先。
王朱而降逮初白,风味递衍骚雅仙。吾师诗又一神理,盘陀独现昙花嫣。
雪泥留爪过百载,露电掣眼经十年。效颦几饶丰千舌,择地何如万斛泉。
愧我春风杂桃李,曾经铁网千丝穿。种花仙翁早飘举,探花弟子方差肩。
廑从尊前忆北海,焉得空际招我连。对花徙倚夕阳暮,坐花重与开琼筵。
花间诗简忽飞到,逼人咄咄下水船。才多讵患洛下陆,口辨弗数瓯东娟。
吟场角逐本韵事,买夏胜会将蝉联。先生何不作虎帅,挥毫染尽山阴笺。
十荡十决各奋民迅,再接再厉休蹒跹。弩余自嫌诗胆怯,棒喝须待禅心圆。
诗逋更比花事急,且应恕我秕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