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篇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
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地在不停地运动变化,这种生生息息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世间的人或物都遵从着宇宙间的生灭规律,都有自己的初始也有自己的终结。人的时光俯仰之间就已逝去,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身为壮士而应该勇搏、激情满怀,怎能够安守所谓的虚无呢?乘上我那大宛产的良种战马,手按我那名为“繁弱”的大弓。手握我那可以横扫九野的长剑,头戴着高得快接天际的征战之冠。当慷慨走上战场的时候有天上的白虹壮气,有萧萧而起的清风送行。杀敌的吼声、鼓声惊骇着敌阵,奋勇向前的威势展示给周边的敌国。壮士既可横渡河海,也可驰骋于大漠。壮士独步于圣明之世,四海之内都称其为英雄。
注释
回薄:指天地生生息息,不停运动的过程。
禀常格:遵从宇宙间的自然规律。
速崇:指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
虚冲:守于虚无。
繁弱弓:名为“繁弱”的大弓。
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
四戎:指周边的敌国。
濯鳞:这里代指壮士。

简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题旨大概是由阮籍《咏怀·壮士何慷慨》来的,那首诗道:“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阮籍这首诗在他的《咏怀》中可谓别调,写得也很慷慨激昂,但它表现的功业心主要是从“效命”、“气节”着眼的,而张华此篇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但主要是从人生意义、生命价值这些认识出发,显得比较深切,更能予人们以激励。这是思想上的不同。阮籍的作品是古诗,显得简约朴素,而张华此篇则较铺张,也比较重修辞,“乘我大宛马”以下十句全是对偶,这不仅显出乐府体与古诗的差别,也显出西晋之后的诗歌比“正始之音”更注重形式美了这是一首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全诗共二十句,分为五节。

  第一节言天地宇宙时刻不停地在运动,人和万物都受自然规律支配,有生就有灭,有始就有终。首二句化用贾谊《鵩鸟赋》:“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震荡即激荡,回薄意为回旋运转。“禀常格”,禀受常规。天地的运动是“不知穷”,人、物的生长“必有终”,这就显出了无限与有限的矛盾,作为一个人来说,应妥善对待这个矛盾。

  第二节道:“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岁月俯仰之间就过去了,功名要赶快建立,使之崇高,壮士心怀愤激之情,不能恬淡无为。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壮士觉着时不我待,所以及时努力,这与当时泛滥的老庄那“守虚冲”的人生哲学正相反对。

  第三节写到壮士的立功行动了:“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大宛马,西域产的良马。繁弱弓,古代的一种大弓。“乘我”、“抚我”,着两“我”字,其豪迈自得情态宛然可见。“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宋玉《大言赋》云“长剑耿耿倚天外”,此言“长剑横九野”也是极言长剑之长。屈原《离骚》有“高余冠之岌岌”,此言“高冠拂玄穹”,帽子都摩着天了,也是极言高冠之高。这些夸张,突出壮士的英武。以上这些描写表示壮士要驰逐疆场杀敌立功了。

  第四节写壮士参加战斗的英雄气概。“慷慨成素霓,啸吒起清风”,二句是暗用荆轲的故事。据说荆轲刺秦王,有白虹贯日。他赴秦廷前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素霓即白虹,啸吒即呼啸。这表现了壮士赴敌时高亢的斗志。“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八荒、四戎,指周围的敌国,这是说壮士耀(通曜)武扬威,使敌国为之震慑。真是刀兵未加已声威远被,其立功是指日可待了。

  末节即写功或名就。“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濯鳞”意谓像鱼那样遨游,阮瑀《为曹公与孙权书》有“濯鳞清流,飞翼天衢”的话,是以远大相期许,这里的“濯鳞沧海”、“驰骋大漠”是说壮士由东而西横行天下。所以下句说:“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独步”,谓其天下无敌手,这样四海都称赞他这位大英雄了。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谓之不朽。这个壮士在有限的“年时”里建立了不世之功,这样他就可以不朽了。

  这首诗表现壮士的英风豪气,自然也表现了自己的胸襟、抱负,可说是一首“风云”之作。这样的作品在诗风日趋轻靡的当时并非多见,而张华集中还有一些,如《博陵王宫侠曲二首》《励志诗》等,都是很可值得注意的作品。钟嵘《诗品》谓张华诗“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从现有的作品看,至少是不完全正确的。

创作背景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封建贵族穷奢极欲,以一种病态的狂热度过醉生梦死的岁月,当时“奢侈之费,甚于天灾”(《晋书·傅玄传》)。由于张华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不满意士族阶级的醉生梦死,写下了这样的诗篇。

张华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猜你喜欢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浅者屡深。
露馀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共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几年脱迹冠冕窟,一味偷生兵火中。
不见君家好兄弟,何人怜我最奇穷。

璧人年少,记临风侧帽,姿尤清绝。曾在沈香亭畔醉,偷谱清平三阕。

更取名花,图成粉本,惹杀狂蜂蝶。盈盈著纸,误人几度攀折。

今日画可羞花,花偏入画,一样无分别。可惜空山埋玉树,此恨只和花说。

纵有丹青,也应尘土,拌了娇红色。花前一叹,胭脂乱扑成雪。

尚方珍果赐新尝,分得江南百颗黄。远道不妨经月暑,冷枝疑带隔年霜。

龙笺帖罢名初散,翠笼开时手亦香。归领君恩荐家庙,不禁清泪满衣裳。

春信年来尚渺茫。丛丛先遍野溪堂。七弦欲下差排调,三弄拈来误倚腔。

檀晕紫,蜡烘黄。一般傲雪与凌霜。何缘未识林和靖,试共平章孰肯降。

涧谷流秋水,楼台入暮寒。连城遭雨积,一日得泥乾。

利剑青鲨室,名驹白铁鞍。回头栖隐地,风树响珊珊。

人言禹会即当涂,上曰芜湖抵鉴湖。
姑少副公求去尔,匪伊有诏盍归乎。
知心霜月浑无滓,回首春风定与俱。
慙愧蓬莱宾客后,愿言陪侍入天衢。

我从垢面敝衣人,拟与显者永相绝。何期显者臭如兰,垢面敝衣亦心结。

所以东昌郡岳侯,好我示我七阅月。问侯何故识我乎,我师普老侯所说。

侯今旌节指武彝,九曲仙人传秘诀。我无一法可传侯,但纪因缘与时节。

春水凫鹥野外堂,山园细路橘花香。栖栖身世书盈箧,漠漠风烟酒一觞。

岂谓任真无礼法,也须从俗著冠裳。不营产业人应笑,竹本桃栽已就行。

濡足送征人,褰裳临水路。共盈一樽酒,对之愁日暮。

汉广虽容舠,风悲未可渡。佳期难再得,但愿论心故。

沅水日生波,芳洲行坠露。共知丘壑改,同无金石固。

大鱼不可得,小鱼钓何益?不如投竿坐,临流以终日。

馆娃宫前洞,西施旧来往。自载扁舟后,岁岁春萝长。

钓竿何冉冉。甘饵芳且鲜。临川运思心。微纶沈九渊。

太公宝此术。乃在灵秘篇。机变随物移。精妙贯未然。

游鱼惊著钓。潜龙飞戾天。戾天安所至。抚翼翔太清。

太清一何异。两仪出浑成。玉衡正三辰。造化赋群形。

退愿辅圣君。与神合其灵。我君弘远略。天人不足并。

天人初并时。昧昧何芒芒。日月有徵兆。文象兴二皇。

蚩尤乱生民。黄帝用兵征万方。逮夏禹而德衰。三代荷百禄。

保无极。永泰平。

舟稳湖平睡思深,微茫烟月到天津。平生不识秦川路,梦里何由见故人。

弭节驰旸谷,照槛出扶桑。园葵亦何幸,倾叶奉离光。

岁晚滕神故作威,剪冰裁玉不停飞。痴儿禁得双骹冷,独立梅边待鹤归。

幼学道术骑茅龙,咳唾吹上昆仑峰。
身轻转讶茅龙重,角触孔翠石鲸纵。
仗剑叱龙赤发怒,抛茅入海琐玉树。
别检灵文学作云,英英足下觉氤氲。
杳然失却鸿鹭上,丹旌烟道空中分。
行至天穷云尽处,天薄云脆不能去。
此时浮云亦弃摈,上天下天只神御。

野绿与城齐,秋云渡岭低。几家烟树外,行客夕阳西。

旧迹怜鸿爪,劳生慨马蹄。范公祠外路,细草碧萋萋。

衣食妨修道,躬耕岭下陂。夏畦劳行者,秋获倩沙弥。

每得野中趣,都忘心所悲。故人如有假,莫惜慰相思。

总括全诗三百篇,诗无删后岂云然。隆唐李杜堪称圣,晚宋欧黄亦觉仙。

写性由来非玩物,覆瓿奚用费花笺。白头交谊平生爱,不厌搜枯几万言。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