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林十二咏 其四 立雪堂

独立暮庭中,齐腰雪几重。不因逢酷冷,那解识严冬。

(1331—1395)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止仲,号淡如居士,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猜你喜欢
二乔姊妹新妆了。照水盈盈笑。多情相约五湖游。似向群花丛里、骋风流。
丁香枝上千千结。怨惹相思切。争如特地嫁薰风。吐尽芳心点点、绛唇红。
驴仆剑装轻,寻河早早行。
孤烟开道店,平野喝农耕。
老木回堤暗,初阳出浪明。
羁游事无尽,尘土拂吾缨。
龙沙为别日,庐阜得书年。不见来香社,相思绕白莲。
江僧归海寺,楚路接吴烟。老病何堪说,扶羸寄此篇。

世间嗜好总云烟,差有风流翰墨传。长卷展穷阶荫转,强将衰病附前贤。

制诏频来试玉京,清途犹自滞豪英。
策高三道竟何用,恩拜二亲方尔荣。
嵇阮襟怀终旷达,仪秦才术本纵横。
阆中胜事知无限,且向城南烂漫行。

泼墨浓云布,漫空雨意悬。斯须露红日,依旧睹青天。

祈祷知何益,焦枯亦可怜。菲才膺重寄,值此更悽然。

那堪远处在瀛东,满目妖氛道未通。寂寂亲朋音信外,悠悠家国感怀中。

宦途此际多弹铗,世事何时早櫜弓。但得升平如旧日,同游有约到华嵩。

坐对疏林日渐低,闲看归鸟正高飞。野夫自为吟诗苦,不是悲秋减带围。

淡妆素服更纤浓。清致不须红。伫目画桥东。一扫尽、人间冶容。麻姑何在,嫦娥昨夜,飞出广寒宫。天亦为诗翁。把好景、都移此中。

祈禳致风雨,传说自古先。京师大旱连二年,地蒸热气如云烟。

林林嘉木尽槁死,毋论黍稷生秋田。武当真人张洞渊,为道有心如铁坚。

粗衣恶食夜不眠,两眼奕奕光射天。天子有敕丞相宣,诏君祷雨纾忧煎。

君坐默不语,奏达虚皇前。将吏驱蛟龙,雷电相后先。

童童雨脚昼夜悬,平地涌水如通川。稚禾出土芃芃然,小草大木争芳妍。

都人士女喜欲颠,谓君直是真神仙。我今为作喜雨篇,勒诸厓石千年传。

庭穴蚁何处,长空燕不来。正须潮湿础,又见月盈台。

汗背翻成雨,劳心已作灰。何当瞻拜际,一洒润苍苔。

发遣将军欲去时,略无情挠只贪棋。
自从乞与羊昙后,赌墅功成更有谁。

高梧脱叶金井寒,璧月夜挂珠阑干。银河万里夜虚白,凌风欲访乘槎仙。

金壶箭水声第一,画角《梅花》听悽恻。三山楼阁碧海凉,老鹤不眠清露滴。

五十知非似醉醒,柴门寂寞画长扃。古人何可欺毛义,吾道将无愧管宁。

豳俗好风吹举趾,汉时明月照传经。鸣车整旆西归日,户外寒融柳色青。

昭州南下接梧浔,民苦群夷岁屡侵。令肃柳营旗旆偃,诗成莲幕酒杯斟。

雨深湍恶迟行色,花落鸠啼碎客心。我爱干城人赳赳,未闻罝兔在中林。

忽忽时节改,白日藏光辉。
重阴润九野,小雨纷微微。
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晞。
田家秋成意,落落乖所期。
旷望独兴怀,戚戚愁寒饥。
事至当复遣,且掩荒园扉。

乔木村村树,芜菁岸岸花。浪翻春雨急,山带夕阳斜。

古县城三板,浮图水一涯。更投前路宿,帆落听鸣蛙。

一雨送微凉,千山静如沐。萧萧松桧秋,露气多芬馥。

窈窕入前林,天籁应虚谷。僧梵落松涛,磬声出疏竹。

陵寝压山椒,郊坛绕其麓。郁葱佳气浮,苍翠团黄屋。

白鸟江上来,黑鹰下乔木。日暮返重城,兹焉想薖轴。

下笔笔端响,往还力倍驱。此翻经险峻,蜀道亦平途。

误解开蕃榻,惭升贾谊堂。
丝论今典诰,钟铉古铭章。
窥豹迷深隐,攀龙漫激昂。
鼎梅同臭味,妙语更难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