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紫河变鍊红霞散,翠液煎研碧玉英。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骥轭前惊。
愁肠欲转蛟龙吼,醉眼初开日月明。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一丝凝晓。似绛蕊浮釭,锦鳞拍沼。搓透猩绒,卖弄憨嗔许谁拗。
莫是罗浮人困,珊枕上、小鬟新觉。正睡晕初圆,偷倚绣奁照。
料峭。年犹少。更酒入潮生,春来靥笑。娇香趁早。休赚夭桃见时恼。
几颗朱樱绽口,甚日茜花压帽。倩红泪、将绡裹,洒他开了。
长天已无暑,佳节仙期。妆罢自启帘帏。双星拜后漏声静,筵前凉气侵衣。
飞萤乍来忽去,望银河浅淡,凤驾将移。含情不语,逐浮云、冉冉来时。
回首旧年情绪,今夕尽安排,花果蛛丝。何意关山阻隔,清辉难见,尺素偏稀。
秋容似洗,爱如钩、月影迟迟。奈纷然离思,排排不去,转蹙双眉。
直凭短策破嵚崟,万仞冈头一振襟。佛掌留云晴亦雨,石梁悬水昼长阴。
新荷绰约游鱼影,樛木差池倦鸟音。相对嗒然忘日夕,隔江灯火已更深。
不关寂寞重相思,心折长安握手时。万里铜标人落魄,十年金马事参差。
眼青杨柳东风日,头白梅花北向枝。惟有鲁狂容圣世,五湖烟水足恩私。
着身平地更多忧,一棹思为泛宅谋。昨夜西风边报急,防江也要钓鱼舟。
功成作乐兮帝力则那,乐正崇德兮雅颂则多,云门之典兮大吕之歌,金石节奏兮丝竹骈罗,天地已正兮神人以和,两阶舞羽兮三边止戈,击壤鼓腹兮不识其他。
客有献成功之颂,九重深兮其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