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吴门消息二首 其一

百尺齐云半壁开,陪臣犹进九霞杯。蓬星气白干天棓,苕水烽青入露台。

尽拟田单收故土,不期高干损雄材。淮鱼断信燕鸿隔,吴树萧萧叶下来。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青雀翅羽短,未能远食玉山禾。
犹胜黄雀争上下,唧唧空仓复若何。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鸂鶒借毛衣,喧呼鹰隼稀。云披菱藻地,任汝作群飞。
去岁湟中谷,医疮咸糶新。
一言堪救药,三秩敢贪嗔。
自是仁由己,休论哲保身。
当时若瘖默,何面见乡人。
信马寻春踏雪泥,醉中山水弄清辉。
野僧不用相迎送,乘兴闲来兴尽归。

昔年武姥山前住,翠巘丹崖映荜扉。回首云山渺天末,独题幽思送将归。

巨灵手擘青瑶璞,平削无痕看斧凿。六丁取将天路遥,雷电收威半空落。

至今崒嵂横道旁,绝壁万仞青茫茫。倚天屹立不可近,下视培塿如群羊。

藓花斓斑风雨溃,藤梢夭矫蛟龙戏。中开微窦走鸣泉,白虹吞吐涵秋气。

泉流万古潭水深,山寒无风郁沈沈。下田纳纳禾稼茂,发源沾溉初何心。

峭直谁令据当路,松柏萧森半烟雾。犹恐夜深魑魅惊,更遣山灵谨呵护。

三纪光阴疾若驰,一身孤宦亦逶迤。人疑碌碌非奇节,谁信嚣嚣足有为。

白发精神怜晚景,青云志气慊卑枝。门阑此日蒙优遇,可是囊中颖脱时。

生别有见日,死别无返时。
绸缪结发初,百岁以为期。
岂意中道间,弃我忽如遗。
玉骨空委蜕,青山未同归。
晤语永已矣,衰怀宁不悲。

刘子穷经处,柴门野水滨。俗人那可到,往哲自相亲。

道在宁论命,家空不叹贫。幽栖如可遂,迟子结南邻。

平生每愧朱公惔,岁晚忽逢唐子西。上国未瞻郊凤至,故居空听夜乌啼。

谈诗抵掌唾壶缺,把酒临风江月低。他日卜邻何处好,黄山高与白云齐。

十年身不到瀛洲,江上逢君又素秋。行李祇今何处在?看花须及俊年游。

沧波远去浮三坞,白日高悬照九州。大旱若将敷说命,贤良记取旧弓裘。

长门无事即山阿,如驶流光静里过。啼鸟暗窥禅客定,飞花轻点白云窝。

空斋影落天机寂,孤馆灯寒夜漏多。此际幽情谁共语,可无呼酒一高歌。

红尘憧扰不知年,一望西湖思豁然。
上下层楼涵倒影,联翩飞鸟没寒烟。
未须梅萼催诗兴,好藉岚光作画笺。
安得扁舟去招隐,蓬窗相对听鸣泉。
摇旆家家酒,收犁处处村。
草深迷井口,槿密拥篱根。
绿水明秧本,青山失烧痕。
多应忌蚕事,畏客掩柴门。
共席胜冠日,分头既仁年。
许身要到圣,论德未能贤。
岁月于何驻,工夫在力肩。
有言堪记忆,随处是耕佃。

不算寻芳,非游南浦。行舟只把津梁数。御河风景尚依然,园林宛似柴桑里。

水畔鸥迎,莺呼启户。草堂相聚殷勤语。倾心正诉隔年愁,柳条怎绾斜阳暮。

忍饥抱冻老穷崖,一点檀心未肯灰。
夷甫彦回空似玉,却曾遗臭汗青来。

清商从西来,剌剌满林坞。草木倏变衰,柯叶不相顾。

昔时翳空云,今作连山雨。菊花犹强项,篱边争媚妩。

缚茅本不傍孤村,尽日焚香深闭门。
陌上红尘高没马,谁知巢父个中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