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中“数骑”和“敢”字都是经过锻炼的字眼。只用三个字就表现了安禄山叛军的强壮和官军的怯弱。“青是烽烟白人骨”这一句,本来应该说“青是烽烟,白是人骨”。缩成七言句只好省略一个“是”字。《同谷歌》有一句“前飞鴐鹅后鹙鶬”,本来是“前飞鴐鹅,后飞鹙鶬”。省略了一个“飞”字。又《李潮八分小篆歌》有一句“秦有李斯汉蔡邕”,省略了一个“有”字。这种句法,仅见于七言古诗,五言诗中绝对不可能有。七言律诗中也少见。“青是烽烟白人骨”止是一个描写句,“白人骨”还属于夸张手法。阵亡士兵的尸体暴露在荒奚里,至少要几个月才剩一堆白骨。杜甫此句,只表现“尸横遍奚”的情景。他有一首《释闷》诗,其中有一联道:“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也是写战后的原奚,它和“青是烽烟白人骨”是同一意境的两种写法。
此诗第二联写安禄山部队的强悍,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官军死亡之惨。而在叙述同一事件的另一首诗《悲陈陶》里,第二联写官军士气怯弱,无战斗力;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群胡”的飞扬跋扈。可见杜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同一事件的艺术手法。第四联是写被困在长安城内的人民和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陈陶斜一败之后,长安城中的人民在痛哭之馀,还希望官军马上再来反攻。可是在青坂再败之后,人民知道敌我兵力相差甚远,只得放弃“日夜更望官军至”的念头。杜甫在长安城中,听到唐军战败的消息,心中非常焦急。而只好设想托人带信给官军,希望他们好好整顿兵力,待明年再来反攻。这两首诗的结尾句深刻地表现了人民对一再成败的官军的思想感情的合于逻辑的转变。
《杜诗镜铨》引用了邵子湘的评语云:“日夜更望官军至,人情如此;忍待明年莫仓卒,军机如此。此杜之所以为诗史也。”这个评语,反映出邵子湘认为两个结句有矛盾,因此他把《悲陈陶》的结句说是人民的感情如此;把《悲青坂》的结句说是军事形势有这样的需要。他以为这样讲可以解释矛盾。其实是似是而非。要知道,“军机如此”,也同样是长安城中人民听到青坂之败以后的认识和感情。杜甫写的正是人民思想感情的转变,根本不能以为两首诗的结句有矛盾。
廿年不到石亭寺,惟有西山只旧青。白拂挂墙僧已去,红兰照水客重经。
沙村远树凝春望,江雨孤篷入夜听。何处故人还笑语,东风啼鸟梦初醒。
白沙消息苦难真,军事危如火上薪。老去未能生报国,愁来只与死为邻。
豺狼夜啸逃亡能,貔虎秋惊战伐尘。怅望天长一条路,王师何处渡淮津。
渔翁应解爱烟霞,截竹编茅野作家。雨后南溪春水涨,青帆一片出桃花。
奔驰渐觉岁峥嵘,负郭芜田未退耕。正恐山溪吹岸去,任从烟草唤愁生。
别来竹院门长掩,好去渔舟手自撑。渐晚归心在何许,夕阳低处伴云横。
压线年年积泪痕,万端幽绪与谁论。蠹因食字频钻纸,雀可衔环解报恩。
岭上梅花招处士,江南芳草忆王孙。狂谋谬算终无用,长夜漫漫断客魂。
单衣短褐话当初,潦倒空悲岁月虚。击鼓谁云丞相怒,扫门自与舍人疏。
陆沉渐觉风波老,生死还依骨肉居。三十三年多梦梦,此生犹在黑甜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