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写怀六首 其四 思弟

将老计转拙,故里不得安。兄弟各东西,何用保馀年。

前时吴山上,与汝酌东轩。已知是久别,杯行泪如泉。

征夫怀往路,居士恋故山。音容从此隔,望望两心酸。

去冬得汝书,知汝病未痊。道远不能顾,掩书一长叹。

迩来频梦汝,喜汝无病颜。生死方未知,谁能诘其端。

自嗟农家子,止合老田园。才疏学更误,遂为尘网缠。

晚节益零落,何日得归旋?仰视云边雁,群飞必相连。

徘徊失所从,怆然摧心肝。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枝上红飞尽,梢头绿已匀。游丝柳絮媚青春。向晚暖风帘幕、练光新。
春已匆匆去,那春话别情。刘郎几日便登程。告你觅些欢笑、送行人。

柳花风急赛清明。小儿擎。走倾城。一纸身躯、便欲上天行。

千丈游丝收不住,才跌地,倏无声。凭谁牵弄再飞鸣。

御风轻。几人惊。江南二月听呼鹰。赵瑟秦筝天外响,弹不尽、海东青。

凉夜影悠悠,澄辉照绮楼。轮欹非似璧,弦上异如钩。

角引金波转,棱分碧落秋。蚌胎圆未满,蟾魄澹仍留。

露白垂珠琲,天青削玉球。荐圭清质贵,先映禦阶头。

斑竹帘栊亚字栏,素馨花发晚风妍。清遣芸窗邀女伴,堪羡。

闺中造物有花仙。

妙手制成花架子,架起。鹦哥也是好花穿。闲向绿槐阴里挂,长夏。

悄无人处一声蝉。

观君词语中,具引先贤事。
了然道在兹,不行而善至。
君今真至矣,奏乐求真知。
一言见吾子,固难尽於辞。
知君贯老庄,亹亹蹈大荒。
剧谈玄中玄,豁落无边旁。
有学必有待,不与诸魔对。
涉景若与知,何尝讶谲怪。
疑论涣已释,则信为善士。
主善以为师,天真从可致。
人间犹论分,仙事宜任运。
有命终出伦,盍死即待尽。
大道非罔象,明明万物上。
使我一闻知,应是快神爽。
休更论浅深,斯言尽诚心。
时哉且落魄,此语吾所钦。
傍听亦笑嗤,不责於仁慈。
所幸异流俗,事物中思惟。

下马昌平日向斜,郭中多树少逢花。轻衫短笠将仙侣,画戟清香宿将家。

蓬鬓玄黄半尘笠,吟肠冷煖几茶瓜。老郎清醒还眈睡,孤负山城月有华。

山接青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
风回一镜揉蓝浅,雨过千峰泼黛浓。
玉妃步月影毵毵,宴罢瑶池酒正酣。
半夜不知香露冷,春风吹梦过江南。

轻舸平湖访远岑,茂林脩竹路沉沉。石岩古屋诸天相,海眼飞泉九奏音。

晴雨昼凉酣列坐,夕阳山影款同襟。清欢竟日多贤守,胜会何时约重寻。

老树依依涧水隈,荒岩春少只苍苔。不知过往山中客,谁为伤心吊赋来。

七里滩头访了陵,水光山色见生平。
欲为臣子定出处,知与君王分重轻。
一介草芭真自负,三公轩冕未为荣。
我来想像高风在,钓石岩前烟浪生。

三寺峙若鼎,四山合如环。偷携野人杖,默叩禅翁关。

草树冬不老,云烟秋更闲。飘飘物外兴,又逐归禽还。

古观重重绕翠微,杉松深处掩双扉。
云生万壑投龙去,海隔三山放鹤归。
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坛朝礼曙星稀。
每听高论长生理,擬向寰中便拂衣。

几年佳节留京国,今日凄凉处夏台。知己青尊聊共酌,故园黄菊若为开。

情飞紫禁云长绕,目极瑶台雁独回。兴洽暂因愁思失,更将谈笑尽馀杯。

忆昔经行古十秋,重来创见古东楼。
涪溪天造浑无恙,铁锁云横欲断流。
两客后来谁更重,一樽今日意慵浮。
怀人万古高山仰,剩喜{上攵下寅}缘得再游。

我处赤脚久,其心真可信。一以为吾儿,一以为穷困。

抱病经清暑,空庭扫紫苔。
花篱妨蝶过,桐井引禽来。
徒有文园渴,更有漳浦才。
可怜余滞骨,无复动心灰。

新绿飘烟约画叉。一丝凉雨冷苕华。浅芜幽暗隔窗纱。

湘梦惊抛兰信袁,絮痕影挂柳风斜。双鱼依旧渺天涯。

曾将妆阁作诗坛,每日联吟到夜阑。十二年前题壁句,一时和泪拂尘看。

风雨过居鄛,野水流活活。
亚父故时居,苍莽烟中阔。
项氏起江东,力过万人绝。
幕下虽无人,君岂负三杰。
鸿门会且归,玉斗碎如雪。
天授人何为,徒劳三示玦。
茫茫天地间,王霸几衰歇。
何事往来人,为君重呜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