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江阴山寺

孰知扬子江头寺,寺门高高树里开。仙翁巳乘白狼去,古佛或骑青象来。

春动水流无底乘,天晴云覆散花台。山中邑子正忆汝,恰得飞空一锡回。

(1305—1364)元昆山人,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易》。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上。老得训导官,与时忤,偃蹇以终。有《雪履斋笔记》、《林外野言》。
  猜你喜欢
过了重湖雪浪堆,章江欲尽涂江来。
到家无此江山景,画舫行迟不用催。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道上高坟古郁林,夕园空锁碧藤阴。人言啼鸟多情思,却为谁家作好音。

行行欲安之,肃肃持邦刑。藉藉于公誉,峨峨高汉廷。

君心如列宿,照野何晶荧。又如日在空,皎皎悬丹扃。

岂令囹圄子,恻恻归沈冥。

停君车骑翠坡陀,白玉双童几曲歌。行客岂堪连袂听,海阳携手似漳河。

下诏徵多士,弹冠动四溟。三场遵旧典,八韵见明经。

劝驾勤州牧,吟笺诧地灵。春风归路近,衫色照山青。

劳君为我费嗟吁,不道逢时我自迂。每爱偷閒销岁月,兼因多病惜身躯。

莫教枉却文章祟,只合偿他车马逋。生计渐贫亲渐老,行藏欲决更踟蹰。

一新栏槛水中央,更植疏梅向水傍。
只恐花繁亭太小,黄昏无处著清香。
少年有志觅封侯,老去知非万事休。
薄有田园能自适,不妨卖剑买黄牛。

老向夷门受一廛,閒身自在水云边。大梁城里人无数,若个如翁八十年。

山外浮云横翠微,海边初日上朝晖。我无小鲁悠悠志,那欲乘风去去飞。

上客高吟挥玉麈,佳人半醉舞罗衣。昏鸦独鹤何劳问,合暝投林各有依。

自拜江门风月句,一回一读一沈吟。诸君弄月吟风去,风月满身江水深。

晨发白沟河,薄暮宿范阳。残城无雉堞,枯木鸣白狼。

回首望中原,日落烟茫茫。天低鹘没处,彷佛见太行。

缅怀昭烈帝,八尺须眉苍。平生汉社稷,志欲为高光。

惜哉不得就,越在天一方。里人亦何知,牲酒奠楼桑。

车盖不复见,但有秋草黄。我来已千载,谁复悲兴亡。

天明登车去,尘雾沾衣裳。

小瓮吮醯酸透骨,寒缸吹焰火烧眉。何时翁媪花灯下,珠翠成行捧玉卮。

青春作客几经年,白发犹怜未息肩。领得丝纶来远峤,不辞风雨度危巅。

半空云锁浑无地,一径人通直有天。闻道前途山更险,及时须着祖生鞭。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山河眺望云天外,
台榭参差烟雾中。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烟波愿未遂孤舟,又值风云惨淡秋。故主恩犹思凤阙,新亭泪枉洒金瓯。

一枰忍看残棋劫,万斛难抛去国愁。海月不知人世变,夜来依旧照中州。

蓬门居止。竹见宾来先啸喜。窗外敲风。果有宾朋姓字通。
莫嫌村酒。且祝佳宾千万寿。无用辞何。日出明朝事更多。

玄阴受谢,青阳启号。
气以升新,光以永照。

四岁来京师,卅载辞故乡。故乡在何所,塞北云茫茫。

成吉有遗谱,库伦馀故疆。弯弧十万众,天骄自古强。

夕宿便毡幕,朝餐甘湩浆。幸逢大一统,中外无边防。

带刀入宿卫,列爵袭冠裳。自笑闺阁质,早易时世妆。

无梦到鞍马,有意工文章。绿窗事粉黛,红灯勒缥缃。

华夷隔风气,故国为殊方。问以啁哳语,逊谢称全忘。

我兄承使命,将归昼锦堂。乃作异域视,举家心徬徨。

我独有一言,临行奉离觞。天子守四夷,原为捍要荒。

近闻颇柔懦,醇俗醨其常。所愧非男儿,归愿无由偿。

冀兄加振厉,旧业须重光。勿为儿女泣,相对徒悲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