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杂题三首 其三

花市东边柳市西,矮堂一笑百金挥。如今踪迹无寻处,谷雨绵山燕子飞。

元大都昌平人。有才气,工诗文。顺帝至正间,公卿交荐,以亲老辞。为揭傒斯、虞集所推重。
  猜你喜欢
柳湖载酒,梅墅赊棋,东风袖里寒色。转眼翠笼池阁,含樱荐莺食。匆匆过、春是客。弄细雨、昼阴生寂。似琼花、谪下红裳,再返仙籍。
无限倚阑愁,梦断云箫,鹃叫度青壁。漫有戏龙盘□,盈盈住花宅。骄骢马、嘶巷陌。户半掩、堕鞭无迹。但追想,白苎裁缝,灯下初识。
东人相见罢,秋草独归时。几日孙弘阁,当年谢脁诗。
寒山叶落早,多雨路行迟。好忆金门步,功名自有期。

出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不许蟾蜍此夜明,始知天意是无情。何当拔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

风帘向晓寒成阵。来报东风消息近。试从梅蒂紫边寻,更绕柳枝柔处问。
来迟不是春无信。开晚却疑花有恨。又应添得几分愁,二十五弦弹未尽。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後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绍圣元年1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惆怅天涯私自怜,锦囊有句愧重编。
忍心宽作青梅约,眩眼俄惊丹荔燃。
浩荡修途今几驿,纷纭归思日如年。
不因煤颖相料理,何以遣怀风月前。

忆昔晋时顾虎头,能画声名塞穹昊。千载而下继者谁,君之耳孙字周道。

江南山连沧海岛,水远山长愁绝倒。兴来走笔如有神,浓抹淡妆无不好。

前峰倚天自太古,知是天台是天姥。烟开浪波摇浦溆,草满江洲树如羽。

山回两崖夹幽谷,小桥俯映菰蒲绿。扁舟何处觅鲈鱼,沧浪水寒空濯足。

柳边碧石明素沙,茅庐似是陶公家。衡门昼掩鸡犬寂,谁人其采黄金花。

我屋双溪松柏里,清泉皎洁无泥滓。凤皇不来鹰隼逝,白日鸱鸣啸桑梓。

华表柱头下令威,风尘澒洞何当归。感时对景重回首,不知人民今是非。

积雨兼数旬,天气凉有馀。青苔交户庭,始觉人迹疏。

地主多闲园,可以种我蔬。儿童四五人,蔓草相与锄。

既倦则归休,卧阅床上书。无事且为乐,何者为名誉。

宫树参差带苑墙,暖尘兼雾扑衣裳。新蒲细柳皆春色,紫燕黄莺欲断肠。

沽酒客来花未落,祓除人去水犹香。老怀无复登临赏,坐对钟山到夕阳。

长安何处买花还,玉女窗前两度攀。可惜汉宫都不管,一枝春色借人间。

钱塘江上月如眉,杨柳新生二月时。貌得当年美人面,东风一曲丽春时。

苑城遗迹尽烟霞,草色登台起暮笳。
地卷豹湖埋帝辇,山横雉堞抱人家。
风来百舌听经鸟,露泣胭脂坠井花。
估贩还寻芳乐路,酒帘不动夕阳斜。

不周山崩天柱折,帝遣娲娥补天裂。穹然一盖青团团,东南天漏补不完。

徒令杞国忧,日夜摧心肝。呜呼,世无仲山甫,衮职之阙谁为补。

门前梧柳长新围,雨暗空林客到稀。几欲持竿溪上去,滩头昨夜没渔矶。

不惯登临不习闲,孤舟荡漾五湖间。瞥然似入富春道,两岸迂回百里山。

雨过五峰,云横玉几。
日面月面,只这便是。
道是佛鉴,舌拄梵天。
道非佛鉴,眉毛拖地。
更言两对君王,三奉诏旨。
看来元是阴平界上雍师波,谁不识你。

开辟至今日,六千有余年。七十者百人,可见开辟前。

自从尧舜来,圣作述者贤。寥寥四千岁,载籍如山渊。

书契溯结绳,岁远不过千。此上更千岁,已逮乾坤元。

盘古非一人,九州有开先。泰西与中华,纪载略傲焉。

皇极经世书,凿空以言天。曰元会运世,人皆信其然。

岂有数万载,渺无一事传。荒荒复冥冥,如梦如霾烟。

惟有开辟初,天地相絪缊。凝之以为岳,融之以为川。

人兽之胚胎,草木之根原。不知几何时,孕毓而陶甄。

若自开辟后,断无万可言。吾受子江子,诵述成兹篇。

不疾而速,故神无方。
汝行何之,敢离大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