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念昔两髦日,乌奴同燕游。
随时自有乐,何物可为愁。
岂意今头白,相逢欲涕流。
凭君访题壁,好在水西楼。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楚有吹竹者,工作百兽音。
削格为尔多,滔滔宁适今。
尝俾范驰驱,终日无一禽。
复之傥或可,诡遇亦何心。

暂分仙袂下罗浮,又作钱塘佛国游。欲识先生踪迹否,江胡无碍一扁舟。

冢中夷跖同枯骨,身后逢干享令名。
读遍永阳文献录,可怜齰舌老司老。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堤走沙崩小劫移,桃花剺面柳攒眉。青山无复呼猿洞,绿水都为饮马池。

鹦鹉改言从靺鞨,猕猴换舞学高丽。只应鹫岭峰头死,却悔飞来竺国时。

蜀冈头。记狂夫、旧日曾游。薄倖樊川,赢得一梦青楼。

红桥上,藕丝菱蔓,当时费尽凝眸。平陈业,烟花记,可怜逝水悠悠。

老矣先生何求。也雨楫烟帆,北谒诸侯。鹤发开元,老泪铜仙争流。

红衣落尽西风起,怕隋堤、最不宜秋。隐隐见,一江灯火,人隔扬州。

马上秋风吹客缨,送君千里越中行。芙蓉落日凭谁语,杨柳寒江非世情。

群盗羽书仍北向,频年将相议南征。白云茂宰今看女,莫问飞凫向帝京。

以色归降以色死,千古女戎乃祸水。二妓耦一卒,掣之不得起。

满城兵甲声,汹汹醉魂里。呜呼有仇不报靖南侯,剚刃忽借许睢州。

瓜州哭,扬州讴。

逃闲闭关坐,忽有卖花声。
老大自多感,依然京洛情。

小桥欲度更沈吟,笑对酸儒野水浔。溪女蕉衫黄胜锦,看人閒倚竹门阴。

故乡何处是飞凫,李氏犹传祖训无。五代阴霾曾莫染,皦然万古重吾徒。

吾邑开辟来,金冈有灵鸟。羽仪亦以雄,形胜未云小。

一声绥水春,万家天地晓。濂溪讲道区,文明实兹肇。

夜火以细胜,小鼎作蝇语。单衣忽微凉,飘窗一片雨。

凉飔抱之吹,扶以梦中去。

尊酒此时别,猿声他夜同。江连白帝郭,月照汉王宫。

蜀栈孤轺外,彭门积雾中。使旌随雁尽,留梦绕蚕丛。

对岭天在山,白云满晴目。漏出云影中,青苍插峰足。

峰足倏复冥,天首芙蓉矗。东峰云是松,西峰云是瀑。

云天一东西,互见峰峰绿。卷之仙人衣,孤映窅白鹄。

倏忽海帆张,蓬蓬涨虚壑。云熊何变幻,灵峰为舒缩。

宕云七十峰,藏之一峰腹。其下海穴蟠,龙气各相属。

每当大火交,一缕嘘万族。无雷潭响奔,不雨林光沐。

明晦势多端,雷雨亦翻覆。猿鸟应有声,各不辨崖谷。

长看云断边,僧寮白烟续。看云是看峰,何在循其麓。

我看此峰云,隔岭妙相瞩。试坐马鞍顶,快览过朝旭。

十里荷风盖尽倾,城中忆杀水边清。
催诗末用西湖雨,且送新凉入帝城。

白发惊前梦,黄花又上簪。琴棋诗酒兴,父子弟兄心。

曳杖成长啸,衔杯欲短吟。山堂留夕景,陶令意何深。

排浪来孤艇,看花到水滨。射龙谁入梦,蜚鸟自依人。

入望青云色,牵情黄木津。惠休情不浅,留我赏冰轮。

下霸道场记,□{维}□{天}□{福}十五年五月八日游记之耳三危山内枲世□{贤},
结此道场下停□{闲}。侍送门人往不绝,
圣是山谷水未宽。一旬之间僧久住,
感动山神赐霜树。□值牟尼□{威}力重,
此山本□住□{僧}□{田}。

逢人音语异,作客叹殊方。北去连孤嶂,西飞又夕阳。

雪霜侵被冷,风雨入更长。独拥皇华卧,孤灯绕梦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