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衰翁更莫閒,好将华发映青山。穆生自合寻归计,不在区区醴酒间。
杜仁杰(约1201—1282年),原名之元,又名征,字仲梁,号善夫(“夫”也作“甫”),又号止轩。济南长清 (今属山东济南市)人。元代散曲家。《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他由金入元,金朝正大中与麻革、张澄隐居内乡山中。元初,屡被征召不出。性善谑,才学宏博。平生与元好问相契,有诗文相酬。元好问曾两次向耶律楚材推荐,但他都“表谢不起,”没有出仕。其子杜元素,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由于子贵,他死后得赠翰林承旨、资善大夫,谥号文穆。
楼台倒影浸虚泓,嘉树擎寒不尽青。何日过桥分半景,傍云同筑草玄亭。
夜深歌起碧油幢,部部争先那肯降。阅尽龟兹诸乐府,却翻新谱按南腔。
鄠杜莺花负好春,武皇遗迹已成陈。通天台观连云起,莫指阿房独过秦。
三十一仙科,同时升大罗。轩翔几人去,沦谪独君何。
淮桂牵吟数,湘兰寄恨多。且欣弹頍弁,荣路未蹉跎。
画楼残点和箫咽。镜中愁见人如月。双陆赌金环。别时相赠难。
旧红宽臂缕。妆罢长无语。明日斗花风。为谁梳洗浓。
最忆琼台太守贤,早从林馆究微言。寻源曾溯羲文上,细论先天与后天。
雨馀新水钓鱼船,残日西风树树蝉。间忆平生如昨日,不知急景已中年。
姓名未辱当时识,德业犹堪异代传。拔剑悲歌频起舞,茫然欲绝伯牙弦。
少年未解百忧并,十载青缃浪得名。礼及趋庭曾有教,诗当陟圮总无声。
原鸰并断馀双鹄,柳絮飞残尚一莺。欲把新裁写幽恨,不堪痛定理平生。
六籍灰寒久,名山依旧藏。漆痕微有字,芸草欲无香。
后死嗟犹及,斯文岂遽亡。世方珍贝叶,掩卷一凄凉。
郁郁松楸荫墓田,怆怀往事泪潸然。请缨慷慨终童志,赋鵩沉沦贾傅年。
钩党竟成三字狱,招魂欲叩九重天。孤忠未返辽东鹤,俎豆聊分江夏贤。
天意重新霁,人情爱顺风。似偿三宿滞,直下晓烟空。
水市鸡豚散,高堤榆柳通。最怜霜信早,衰草已丛丛。
骑鹤仙人去,烧丹胜地存。好峰云澹澹,荒井水源源。
闻道神灵雨,常沾绿树村。还将椒与桂,一为叩山门。
远性偏于静者宜,天然秀整是风期。结庐人境堪怡悦,不分高山有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