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江南曲

长干斜路北,近浦是儿家。有意来相访,明朝出浣纱。
发向横塘口,船开值急流。知郎旧时意,且请拢船头。
昨暝逗南陵,风声波浪阻。入浦不逢人,归家谁信汝。
未晓已成妆,乘潮去茫茫。因从京口渡,使报邵陵王。
始下芙蓉楼,言发琅邪岸。急为打船开,恶许傍人见。

  丁仙芝,字元祯,曲阿(今江苏丹阳市)人,唐开元十三年登进士第,仕途颇波折,至十八年仍未授官,后亦仕至主簿、余杭县尉等职,好交游,其诗仅存十四首。

  猜你喜欢
世人纷华都不见,眼前惟见读书尊。
百千难过尚惊惕,三十岁前尤苦辛。
少日只知艰险事,老年方识太平身。
家风幸有儿孙继,足以无心伴白云。
新来曾被眼奚搐。不甘伏。怎拘束。似梦还真,烦乱损心曲。见面暂时还不见,看不足、惜不足。
不成欢笑不成哭。戏人目。远山蹙。有分看伊,无分共伊宿。一贯一文跷十贯,千不足、万不足。

离别江阳初饯腊,淹留滇徼又逢春。敬恭四海皆兄弟,文字三都尽主宾。

穆穆灵宫,庭燎有炜。贰觞载升,神其乐止。其乐伊何,锡我繁祉。

磐石之宗,本支百世。

数日匆匆岁告终,温存惟有此宵同。安知媚术先求灶,未信空文必送穷。

诗卷可留媚自寿,钓竿无恙任为翁。茅堂已与年俱旧,帘幕沈沈不动风。

桂影团团光正满。更似菱花,齐把匀娇面。非镜非蟾君细看。元来却是吴姬扉。
一曲阳春犹未遍。惊落梁尘,不数莺喉啭。好著红绡笼玉腕。轻敲引入笙歌院。
瘦骨何支离,老鹤惊晴霜。
软苎联溪蒲,一榻风月堂。
四序自鳞次,跏趺贯炎凉。
达官重锦茵,妙姬罗衣裳。
寒士倚清秋,忧居涕浪浪。
此君勿相留,我欲坐相忘。

江汉英灵钟蜀都,蜀之作者何代无。严扬王马耀往牒,后有陈李兼三苏。

国朝异才杨太史,尔来任赵俱名士。同时王子复同调,四贤相望颇相似。

嗟哉王子才为累,正色立朝多论议。未能默默御史台,甘作栖栖州县吏。

小州寡事无簿书,时时访我城南居。嵇阮偏知酒中趣,庄惠剧谈濠上鱼。

君如云间折翼之孔鸾,我如蛟龙失水而泥蟠。百年穷达岂足道,秪愿长生学黄老。

俗儒白首诵陈编,舌弊耳聋殊可怜。文章成名第小技,博学拟圣非真传。

虚生浪死不自悟,尚搆空言嘲列仙。仙人约我游峨眉,君亦莫负青城期。

蜀严湛冥真我师,君家谏议将何为。绥山傥遇骑羊子,共附髯龙随所之。

六宫试手学梅妆,曾见飞英点额傍。香粉嚼馀浓不散,唾花误染缕金裳。

万种莫动孟柯喜,箪食难生颜子愁。
醴酒当年如□□,□□□□□□□。
樱桃花欲落,风雨暮凄迷。
忽忆郊园日,竹林通涧西。
弱蔓滋野援,兰叶长芳畦。
念我当时友,蒿莱没旧蹊。

游子辞家负薜萝,故园春物近如何。他山杜宇客怀恶,清夜竹林归梦多。

荃蕙化茅成楚怨,布衣扣角起商歌。遥知病后无情思,莫遣愁添两鬓皤。

绿玉裁成偃月形,偏宜煮雪向岩扃。
虚心未许如灰死,古色人看似汗青。
偶免樵柯供土锉,尚疑清籁和陶瓶。
达人曾拟同天地,上有秋虫为篆铭。

西风吹木叶,放溜出空山。作客能无悔,浮家独后还。

芜城遍衰草,战血尚馀斑。辛苦乡关路,因之涕泪潸。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一道水声多乱石,
四时天色少晴云。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楼台高耸入中天,压破寒山数亩烟。
永日松栏幽鸟语,半空岩石老僧禅。
窗临樛木排深涧,簷拂长萝下翠颠。
野客每来何所得,一声秋磬似相便。
蓬阁多余暇,情孤与世违。
老嫌知道晚,闲觉近名非。
祸福随操履,穷通在隐微。
所亲庆笑我,终日掩柴扉。

不能随薄俗,非是向深山。自喜道无屈,所嗟心未閒。

酒乡贫更入,诗债病犹还。一字成虚美,通宵只厚颜。

春漠漠。何处养花张幕。佩冷香残天一角。忍看罗袖薄。
两两鸳鸯难学。六六锦鳞空托。趁有余妍须细酌。东风情性恶。
渊明宰彭泽,月请米五斗。
折腰乡里儿,浮名真可丑。
凤凰不啄粟,岂肯同鸡口。
悠然见南山,竟掷怀中绶。
篱边几丛菊,门外五枝柳。
不负头上巾,且尽杯中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