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九月八日宿清风店

去时杨柳依依,我来摇落霜风飐。桑干桥外,葫芦河畔,暮蝉声惨。

景物何堪,树犹如此,客愁谁念。看鹑衣未改,鹿囊如故,惟添得,黄尘染。

泪与露珠同落。忽惊眸、菊擎新艳。柴桑何处,举头惟见,雁行鸦点。

明日重阳,登高无我,酒坛欢欠。叹黄昏麦饭,蛛丝鼠迹,宿清风店。

(1630前后—1688)清江苏宜兴人,字红友,又字花农,号山翁。国子监生。康熙十八年起,先后在福建、广东任吴兴祚幕僚。工词曲,曾作传奇及杂剧二十余种。尤精词律。有《词律》、《香胆词》、《拥双艳三种曲》、《璇玑碎锦》等。
  猜你喜欢
艳真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相许,与写宜男双带。记画堂、斜月朦胧,轻颦微笑娇无奈。便翡翟屏开,芙蓉帐掩,与把香罗偷解。
自过了收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翻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暖,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天下稼轩,文章有弟,看来未迟。正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国泛如杯。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
离筵不用多悲唤红袖佳人分藕丝。种黄柑千户,梅花万里,等闲游戏,毕竟男儿。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公余且,画玉簪珠履,倩米元晖。
翠袖朱唇一笑开,依风无力竞相隈。
阳城岂是僧家物,端恐齐奴步障来。

父豩顽,子恶毒。热血相喷,嗔拳相?。如风吹水自成纹,医得耳聋成瞎秃。

冷地思量,笑不成哭。乳峰将底报深冤,捩鼻木。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阊阖天门夜不关,酒星何日谪人间。为君五斗金茎露,醉杀江南千万山。

竹窗昼永清无事。南朝旧谱翻新思。奇正巧能兼。犀筹手自拈。

郎休嗔叶子。叶叶郎相似。尽日掌中擎。欢情一纸轻。

冻雨不成雪,客行利新晴。回睇三山外,残阳霭余明。

江神不扬波,归流淡且平。使者诚宣德,国家有威灵。

笳鼓发中州,棹讴悲且清。酾酒凌长风,篇翰倏已成。

尝读皇华章,征夫任匪轻。愧无咨诹效,何以答皇情。

阅君吟稿日频哦,句法金熔字玉磋。
自是集中多好处,从头点滴费朱多。

我昔太华骑茅龙,高登明星玉女峰。飙车雷轰五千仞,下视云海开重重。

后游嵩岳并恒岱,闲值零雨迷春冬。周流四荒眇何极,复此南服群山宗。

夏首来登晓观日,略比日观称奇逢。岂知祝融最高处,更苦云雨千重封。

岳灵飞精铸元气,云海一变舒晴容。太阳开时金在镕,长风鼓处云相冲。

岳南岳北两嘘吸,树头树底遥弥缝。南海先成云漾浓,兜罗锦网堆髼松。

湘流五转忽尽失,但睹壑皱来溶溶。倏如鱼鳞叠不尽,界以墨色豪回峰。

渺然随风似远适,更漾北海知何从。净扫长天祇碧落,平铺匹练如吴淞。

洞庭波涛远莫接,侧耳近若闻汹汹。自北而南忽倒漾,大云海合琉璃钟。

圆镜千寻彻上下,琼田万里铺纵横。祝融峰高耸螺髻,青石坛古蟠虬松。

松从坛侧亦倒挂,放我石上支孤筇。风意捎云云态慵,一尖远视青芙蓉。

忽然横峰小露脊,如鱼戏水方噞喁。飞来石船在何许,恍欲飞去还无踪。

苍茫变现讵可极,真令荡我平生胸。奇观人生谅有数,幽赏物外知谁供。

倒尝佳境似得蔗,近想堂密非无枞。素履幽贞聊坦坦,朋从思虑奚憧憧。

少文名山愿颇遂,向禽空谷音还跫。桑田沧海任幻相,仁山智水留欢悰。

昔游低徊自惺松,云岚变灭余蒙茏。上封归来日未暮,一声已动天门钟。

溪边新结小团瓢,户外宁知市与朝。无供也须留客坐,有花何必待人邀。

自知疏懒性成癖,谁谓清闲福未饶。如此长贫亦韵事,不妨卒岁混渔樵。

还辕天作十分晴,泻出秋光一派清。走笔欲题人到迹,扬鞭不住马嘶声。

顷禾晚熟黄云色,篱菊朝含白露英。得似渊明便归去,候门童稚出欢迎。

郎心不穷,报以温语。既郎此情,胜多多许。

五峰绵豆俯江皋,曾见蕲王驻节标。时有军持耕土出,藏兵洞来没莱蒿。

底事中秋无月,元来留待今宵。群仙拍手度仙桥。惊起眠龙夭矫。天上灵槎一度,人间八月江潮。西兴渡口几魂消。又见潮生月上。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
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
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
群臣谄佞仙药远,死生治乱分两岐。
山灵不可守碑记,片段应作龟床支。
陵谷虽存世代异,耳目双被诞者欺。
只余纸本落人世,千古遗臭东南崖。
我闻秦望最高峻,城域所见非昔时。
何山距县四十里,符合传记壮且奇。
众峰乃是子孙行,古木几换蛟龙枝。
指东作西未足怪,父老流传从小儿。
政如涂山玉帛会,漫不可考岁久之。
梁君吏隐年甚少,郁郁寸角初解麋。
裹粮挈榼访古迹,气味萧散如分司。
忽闻片石在绝顶,小篆无乃斯翁为。
手披荆棘诃虎兕,拄杖直叩山头皮。
模糊岂复有字画,此物及见秦乱离。
当时威势振天下,不言惨毒民嗟咨。
乘舆所至为刀锯,方岳何暇安礼仪。
关中屡弃百二险,历数浪指亿万期。
君臣乃尔自贤圣,鲠论不复相瑕疵。
陈迹安知百世后,樵夫牧子笑脱颐。
兴亡俄顷三叹息,抚掌重阅太史辞。
假使玉箸余笔画,文过其实世所嗤。
早知金石不可恃,相君应悔燔书诗。

晓日临芳墅,簪联秘苑卿。层山回艇秀,新柳拂衣轻。

鸟杂流泉韵,花传擿鼓觥。圣明大惠酺,身世总升平。

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谟。身依豪杰倾心术,
目对云山演阵图。赤伏运衰功莫就,皇纲力振命先徂。
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

丹邱开辟郭西天,太史高名北斗悬。晚沐赐钱今日事,公馀应见主恩偏。

  某启:久以疾病不为问,岂胜向往。前书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故语及之。连得书,疑某所谓经者,佛经也,而教之以佛经之乱俗!某但言读经,则何以别于中国圣人之经?子固读吾书每如此,亦某所以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也。

  然世之不见全经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也。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扬雄虽为不好非圣人之书, 然而墨、晏、邹、庄、申、韩,亦何所不读?彼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道而已。子固视吾所知,为尚可以异学乱之者乎?非知我也。

  方今乱俗不在于佛,乃在于学士大夫沉没利欲,以言相尚,不知自治而已。子固以为如何?苦寒,比日侍奉万福。自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