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聊题两绝

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
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猜你喜欢
舍辔步平陆,解襟俯清池。
微风度修竹,瑟瑟生沦漪。
梨华照晴影,暖雪正纷披。
把酒久沈想,况与玉人期。
先帝弓剑远,永怀侍芳茵。
今朝汉社稷,为话涕沾巾。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按部经时走四封,云山有路宝岩通。
普贤相对圆光裹,摩诘不离方丈中。
喜有篇章相寄远,恨无羽翼可凌空。
来诗忽作蛟龙吼,三日能令两耳聋。

黄梅风雨自年年,今日沙头浪拍天。最是便君多大略,笑看东海欲投鞭。

溽暑夜不寐,凉风初解围。起看星汉动,坐久语音稀。

残月耿犹在,流萤忽自飞。一声何处鹤,露下欲沾衣。

我生长于君,为日百五十。何期来狱门,初度亦相及。

来时秋未徂,不觉春风入。鱼沫尚相濡,虫鸣已离蛰。

衰柳落复生,燕雏去还集。眷言南冠士,不作岐途泣。

醉则相和歌,昏犹把书立。吾道岂云非,高天意难执。

匪兕率柙中,皎驹孰维絷。幸非修名累,渐尔沈忧戢。

五岳路未遥,故山芝可拾。相期保百龄,怀哉荷蓑笠。

乡户生愁役破家,买田助义息纷哗。
从今闾里皆安业,男课犁锄女绩麻。

雍雍君子争,宾射有恒礼。寂养抒远怀,不如酌春醴。

皇宪无市恩,持纲归大体。饮啄同适天,讵令汝身癠?

功业犹露菅,相资固根柢。

爱君玉立亭子好,三世传来今百年。挺挺尚存先气槩,依依不改旧云烟。

并当恭敬三槐树,独任文章老铁仙。今日我来重醉酒,不胜瞻仰叹前贤。

系马梅花索酒时,溪山遥映酒家旗。何为每到堪题处,不解吟成一字诗。

看花莫叹薄衰年,老眼方知花欲然。若到秾华满天地,少年那日不输钱。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璧由识者显。
龙因庆云翔。
茨棘非所憇。
翰飞游高冈。
余音非九韶。
俣以仪鳯凰。
新城非芝圃。
曷由殖兰芳。
宿愁未许抛衾枕,抱病移居江上村。
忙里提携知药饵,闲来点检失琴尊。
南檐爱月先安榻,北牖嫌风即闭轩。
且是主人能好客,黄鱼白饭早过门。
东部张公与众殊,共施经略赞全吴。
陈琳漫自称雄伯,神气应须怯大巫。
四方骚动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欢。觱栗调高樽阁迥,
虾蟆更促海声寒。屏间佩响藏歌妓,幕外刀光立从官。
沈醉不愁归棹远,晚风吹上子陵滩。

青镜磨秋水,红衣退藕花。朅来寻五柳,端欲问三车。

浊酒休论限,浮生定有涯。比封千户竹,鼓吹一湖蛙。

回心水爱双波折,长命灯愁两地悬。生怪珠廉依旧敞,梦中尚复赋游仙。

钟声缅回策,秀色余西岑。
微径不知处,白云长自深。
松堂散花雨,溪牖摇峰阴。
独夜泉亭月,寥寥期此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