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主簿之鄂就辟

宦途捷径在三边,且在吟船赠马鞭。
壮士苦无横草志,将军还用撒花钱。
鞑兵犹未回燕鸭,蜀耗何应问杜鹃。
今日送君无别话,看随郤縠洗狼烟。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猜你喜欢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细竹寒花出短䍦,故山耕耒手曾持。宦游暂比凫鹥集,归计长遭句偻欺。

歌舞梦回空历记,友朋飞去自难縻。悠悠后会须经岁,冉冉霜髭渐满颐。

冰雪涔涔梅未芳,欲羞兰蕙召东皇。蒲萄定自有春色,莫酌凉州孟伯郎。

一行旌节万人从,争看前朝老卧龙。杞梓楩楠俱朽尽,就中留得两高松。

寒潭冰月澹须眉,话到钟沉呗冷时。绿水携来寻和者,白云收去赠相知。

閒耽碧柳新莎地,认取长林倦鸟枝。谢客已坚复屐齿,峡猿巫雨任追随。

劲节清风壮此行,三秦归路及秋晴。摩云岭暗朱旗绕,控虏城高玉剑横。

中使远寻裴相宅,外夷时问令公名。水边林下经行地,笑对黄花赋濯缨。

涉世浑如涉大川,风波过却愈拳拳。朱帘画舫非吾事,只合扁舟听雨眠。

晓色初明野,云容尚隐林。蒿莱三径拙,鸟雀一枝深。

忧患他乡泪,淹留故国心。平生丘壑趣,衰谢愧同襟。

山当庐阜五峰边,地占侯谿好习禅。
杳蔼峰峦云蔽日,参差楼殿瓦生烟。
僧房宿鸟栖帘外,客馆鸣泉过枕前。
但可登临间访古,西来无法与人传。

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竹水俱葱翠,花蝶两飞翔。

燕泥衔复落,鶗吟敛更扬。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

欲待华池上,明月吐清光。

鲁连有高趣,意气本相求。笑罢秦军却,书成燕将愁。

聊弃南金赏,方从沧海游。寄言人世客,非君能见留。

古井心情不起澜,画图犹著晋衣冠。形容莫诮吟诗瘦,曾见铜仙泣露盘。

灵洲屹峙瞰中流,影湛晴波翠黛浮。宝藏菩提纡岁月,妙高灯火自春秋。

江容点缀千林暝,景色萧森万树稠。莫倚飘蓬嗟白发,夜深仙鹤掠孤舟。

滨江延层青,气象屹汝独。鼓锐攀松藤,螺盘入云族。

天清叫孤鸿,山虚响群木。双高罗寒襟,三折尽远目。

秋空标识孤,一峰类釜覆。崎嵚上上头,恨不栖丛竹。

缘郛行如蚁,细径断来躅。唯闻隔谷樵,丁丁动岩轴。

不知何处写离忧,剑气徒劳望斗牛。

山色遥连云树晚,溪声凉傍客衣秋。情多莫举伤春目,句妙相容隔岁酬。

故国别来桑柘尽,前程惟有一登楼。

人生意味假还真,凤泊鸾飘是主因。昵爱逾暌斯愈恋,诚求相等故相亲。

甘萦枕魇双方未,苦带梭肠一缕辛。悔惜河梁一携手,创痕渗作土花新。

远黛逗朝红,人逐钟声止。犬吠隔疏篱,老僧寒未起。

幽涧水淙淙,细路石齿齿。倚杖叩禅关,身在白云里。

皮裹骨兮骨裹皮,分明道了复何疑。拈起草鞋如未委,不如别处且乌龟。

长安陌上柳亸地,十二年间散群骥。兰筋凤臆若游龙,龙种生来尽神异。

良工写意非写形,生绡半幅坠房精。韦韩之妙不复作,眼前画者谁得名。

个中憔悴老无力,饲秣犹为人爱惜。其他騕袅与骅骝,皂圉分明动鞭策。

傍观一马殊不然,霜蹄腾踏嘶向前。汗血须骖六龙驭,安得奚奴浪著鞭。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 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