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这首诗开头写的是长期戍守边塞的士卒,在春天到来的时候,萌生思乡的情感。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则是渲染边塞士兵的凄凉心境和对温暖、对故乡、对和平的热切向往。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柳枝亦向南,是因为人从南方而来,似有同乡的情谊,因此,柳枝亦带有依依的感情,给予人攀折枝条以寄离情。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而到了夜晚,晚风中含着无数的沙尘,看着与故乡同样的明月,思乡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于是“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两句对那些以无数士卒的生命换取自己的功业的将军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有了这些铺垫,当读到“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时,对作者怨愤之情就会有深切的体会。这首诗写的是经过无数场残酷战争,士兵有一身的伤痕——“赤肉痛金疮”,而那些将领却成了卫霍那样的大功臣。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渐没楼台海气荒,倚阑犹及送残阳。碧云合处灯初上,秋思来时袂已凉。
攀塔嘂天天亦醉,促弦鸣夜夜非长。人间那得安心地,才信人间是异乡。
有客有客髯而紫,左挟秦弓右吴矢。自言家本关中豪,黄金散尽来江沚。
年来倦上仲宣楼,裹粮且记侯赢里。腰间匕首徐夫人,河畔荒丘魏公子。
悬知吊古有深愁,慷慨登车不可止。自从盗决黄河奔,大梁未有千家村。
烽火但增新战垒,尘沙非复古夷门。短衣聊向将军幕,长剑终酬国士恩。
落日驱车临广武,春风试马出轘辕。丈夫佩印乃恒事,安能郁郁老丘樊!
王郎顾我深叹息,一见欢喜如旧识。此行不但为封侯,人生贵在抒胸臆。
江上杨花白雪飞,梁园芳草青袍色。盾鼻犹堪试彩毫,莺声聊为停珠勒。
醉后狂歌气若云,军中教战容如墨。春风拂地车斑斑,起看明月揽刀环。
平台宾客久零落,至今汴水空潺湲。怜予偃蹇风尘际,年来罄折雕朱颜。
已知苦被雕虫误,强弩欲挽不可关。待尔他年分虎竹,相从射猎终南山。
香粳初熟。堆碧浪黄云,苓箵断续。八戟横霜,截取脂膏似玉。
五湖鲑菜关心甚,最难忘、渔灯茅屋。蓼垂沙岸,烟生芦渚,啮残新谷。
被酒愁肠还自触。想茱萸高会,葛巾堪漉。白破双鳌,狂叫老饕惟仆。
结网牵船曾有约,待回去、溪坳小筑。莼鲈共汝,吴江枫冷,洞庭橘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