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的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如此山乡风味,极其清新动人。
下两句:“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纯然是小孩儿天真幼稚的说话口气,像是骑在牛背上的小女孩对于旁人的一段答话。这时天色渐渐晚了,可是这个顽皮的小家伙还是一个劲地歪在牛背上面唱歌,听任牛儿不紧不忙地踱步。路旁好心的人催促她快些回家:要不,待会儿天黑下来,要找不到家门了!不料这个俏皮的女孩居然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才不害怕呢!只要看见伸出木槿篱笆外面的大大的芭蕉叶子,那就是我的家了!木槿入夏开华,花有红、白、紫等色,本是川江一带农家住房四周通常的景物,根本不能以之当作辨认的标志。小女孩这番自作聪明的回话,正像幼小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告诉人们“我家爷爷是长胡子的”一样的引人发笑。诗中这一逗人启颜的结句,对于描绘人物的言语神情,起了画龙点睛的妙用。
古人说:“诗是有声画。”这首小诗就是如此。因为它不但有形、有景,有丰富的色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芭蕉的新绿和竹篙上紫、白相间的槿花),而且还有姑娘清脆的歌声。《竹枝词》是流行在巴渝一带的民歌,从诗人刘禹锡的仿作来看,讴歌天真纯洁的爱情是它的基本内容。从此诗中可以想见,这位巴女正是在纵情歌唱着她青春的情怀,这从“藕丝菱叶”似乎也能得到一点暗示。而且,妙就妙在她是骑在牛背上,一路走一路唱着,像移动的电影镜头一般,慢慢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空阔的远方。“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使整首诗充满乐观开朗的气息,给予读者一种健康的美的享受。
这是于鹄采用民谣体裁写的一篇诗作,词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川江农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静生活的一个侧面,读来饶有隽永动人的天然情趣。
安乐窝中自在身,犹嫌名字落红尘。醉吟终日不知老,经史满堂谁道贫。
长掩柴荆避寒暑,只将花卉记冬春。料非空处打乖客,乃是清朝避世人。
贫者无置锥,富者连阡陌。嗟予亦何幸,伏腊粗能适。
但使岁事丰,便足给朝夕。人生几何时,倏如驹过隙。
惟当适我心,安能供物役。著书聊寄怀,底之或可绩。
吾身虽不遇,吾言期有益。
吊古意不禁,披搸倚断枝。道逢雪岭叟,笑我真情痴。
尔从京师来,习见汉官仪。未央即宫阙,金马即铜墀。
团营即细柳,绮陌即庄逵。西山千万髻,终南同崔巍。
下有高梁河,即古曲江池。瑶台与金屋,所贮即妖姬。
残棺断火垄,即今金紫儿。辟彼膏烛光,前者已灰飞。
后火续新火,焰焰同一辉。若以天眼观,青草生蛾眉。
飘风遇轻云,无事哭荒碑。
有鸟名苏耽,千载蓬莱还。为亲植朱橘,离离成神丹。
孝子贵锡类,天性谁能残。子慕秦王女,吹箫心孔閒。
幽贞少不字,学道怀骖鸾。牵牛俟银汉,匏瓜期绛天。
日月一夫妇,交会相回旋。子今勉于归,及此冰犹坚。
阳雁喜朝日,夭桃矜春妍。鸡鸣警君子,夙夜礼无愆。
尊章益虔事,当得王母怜。
燕子来春雁来秋,曾见钱王衣锦游。英雄漫说八百里,只管东西十四州。
九日高空放午晴,僧楼借眺此閒行。老松偃蹇真吾党,寒菊萧疏不世情。
一霎凉飙苏酒病,满窗虚籁助吟声。潘郎莫怯催租吏,未必追呼到凤城。
静观今古似围棋,袖手谁论下着迟。翠笼早收云里药,素盘时荐谷中芝。
飞花学舞随琼斝,急雨催诗涨墨池。玉树阶庭知几许,漆园长映大椿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