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轻薄行

风急长安道,日暮长安行。纷纷灞浐尘,向人衣上生。

促轮乱马蹄,鞭影控悬旌。岂无素相识,有盖莫我倾。

相逢游侠儿,足捷身致荣。去去不相顾,谁怜羁旅情。

清顺天文安人,字存士。顺治十六年进士。官山西兴县知县,缘事罢归。有《天文纂要》、《铁潭诗集》、《簏潭集》等。
  猜你喜欢
鄱阳太守是真人,琴在床头箓在身。曾向先皇边谏事,
还应上帝处称臣。养生自有先支药,税户应停月进银。
净扫水堂无侍女,下街唯共鹤殷勤。
深衣社里强婆娑,悮了东臯雨一蓑。
麟也可为宣父泣,凤兮须信接舆歌。
怀金暂乐忧方大,投璧能全碎已多。
此去修行留得力,世间知己是天魔。
乱烟簇。帘外青山渐肃。莲房静。荷盖半残,欲放清涟媚溪绿。凭高送远目。飞起沧洲雁骛。寒窗静,茶碗未深,一枕胡床画眠足。闲行问松菊。今□雨谁家,空对银烛。箫声忽下瑶台曲。看鹤舞风动,乌啼云起,何须舟内怨女哭。抱琴写幽独。情触。会相续。况节近中元,月浪翻屋。长鲸愁晓寒蟾促。要百柁倾□,万花流玉。山肴倒尽,又空腹,鲙野蔌。

重裘逢二月,神手步芳林。残雪有余色,百花无竞心。

踏青苔影薄,禁火客愁深。倾耳碧溪畔,黄鹂迟好音。

自笑恹恹。费半晌春忙,去省花尖。玉容憔悴,知为谁添。

病来分与花嫌。正腊衣催洗,春波冷、素腕愁沾。硬东风、枉寒香一度,新月纤纤。

多情。满天坠粉,偏只累双卿,梦里空拈。与蝶招魂,替莺拭泪,夜深偷诵楞严。

有伤春佳句,酸和苦,生死俱甜。祝花年。向观音稽首,掣遍灵签。

城西南寺名长椿,中有宝绘姿天人。贵极重闱祎翟贱,诚皈佛乘戒衣尊。

当日隆称观自在,至今遗像俨生存。从来母后当冲帝,每利藐孤擅神器。

女中尧舜有几人,朝端平勃愁无计。贱婢骄称中大人,权阉浸侈十常侍。

太庙祠披兖服临,外家腊改黑貂祭。鹤将木刻宠新欢,彘以人为仇旧嬖。

飘絮犹歌杨白花,摘瓜几尽黄台蒂。独有前朝家法严,尤推孝定性和恬。

恐辜未命黄?托,不慕朝仪紫袖瞻。政委相公批敕尾,课勤幼主读书签。

经筵进讲亲催盥,曲部听歌痛示砭。期届大婚移殿早,礼尊正嫡过宫谦。

和熹应愧常称制,光献犹多一撤帘。国储未定妖书起,官家汝亦都人子。

从此青宫有所归,一语胜他千御史。璇室禔宫四十春,九莲菩萨本前身。

汉家贤母师黄老,今奉如来亦净因。涌现化城辉绀碧,庄严香界布金银。

要令人识清修业,特赐禅林法相真。著色生绡阎立本,白描神笔李公麟。

想当玉轴颁来日,绣伞珠幡溢九闉。诸佛也应投地拜,荣光万丈耀金轮。

转眼孙曾遭百六,丹青也入沧桑录。莲花世界满刀兵,贝叶经堂横血肉。

可怜万里好山河,无地可悬图一幅。社饭谁还念老身,僧寮聊复存遗躅。

深谷高陵何代无,徽声终自冠椒涂。道清死免佥名辱,钩弋生偏享福殊。

来自西天乘凤羽,去归南海比龙胡。慈容满月零缣在,羞希临朝武后图。

琼瑶为室玉为台,隔岸群花照水开。
莫道此楼容易上,天香曾到此中来。

素蜡烬无烟。风转高萤照屋椽。秋病无名如中酒,颓然。

乱帙匡床伴独眠。

梦醒雁南还。辽海书沈动隔年。毕竟新愁吹不到,鸥边。

独自沧江上钓船。

百指久转食,一身今倦游。
事无非堕甑,心本是虚舟。
傥不尝艰阻,渠能寡悔尤。
管城虽解语,懒赋畔牢愁。
长松十里晓冥冥,行尽松林到法城。
悄悄虚廊无客语,阴阴众绿有莺声。
新荷万点土花碧,白鹭一行春雪轻。
麦秀渐渐桑叶暗,怳然如在故园行。
亭子春城外,朱门向绿林。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漉酒迎山客,穿池集水禽。白云常在眼,聊足慰人心。
数星点点间微河,城上三更树影蹉。
霜落夜深风悄悄,月明无限客愁多。

旅食空弹铗,归休合挂冠。烟尘榆塞远,风雨麦秋寒。

巢燕长如客,鸣蛙不属官。柴门江涨到,落日下渔竿。

蒙穀山低碧海枯,仲君闲坐说麻姑。遥天鹤语闲虚实,
长夜神光竟有无。秘祝斋心开九转,侍臣回首听三呼。
交朋漫信文成术,短烛瑶坛漏满壶。
共覆三衣中夜寒,披时不镇尼师坛。
无因盖得龙宫地,畦里尘飞叶相残。

夜雨暗添西涧水,春风开遍北楼花。

曲陌春风,谁家姊妹同墙看。映花烘暖。困入茸茸眼。
细马轻衫,倚醉偷回面。垂杨转。坠鞭挥扇。白地肝肠断。

世情骚屑合停鞭,闭户烟云求自全。切莫更干非分事,无边空累似藤牵。

北淀荷凋,西堤柳变。蓼汊芦汀,时闻断雁。万里捲尽寒烟,蔚蓝天。

亭皋水叶萧萧下,萸堪把。又是重阳也。龙山会上人静,浊酒堪赊,对黄花。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而豪杰之士,又相与笑之,以为士当以功名闻于世,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见于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为也。而其所谓功名者,自知效一官,等而上之,至于伊、吕、稷、契之所营,刘、项、汤、武之所争,极矣。而或者犹未免乎笑,曰:“是区区者曾何足言,而许由辞之以为难,孔丘知之以为博。”由此言之,世之相笑,岂有既乎?

  士方志于其所欲得,虽小物,有弃躯忘亲而驰之者。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椎心呕血几死而仅存,至于剖冢斫棺而求之。是岂声、色、臭、味足以移人哉。方其乐之也,虽其口,不能自言,而况他人乎?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

  毗陵人张君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属余为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今张君以兼人之能,而位不称其才,优游终岁,无所役其心智,则以书自娱。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则愿以余之所言者为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