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
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鉴赏

  诗篇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所以王嗣奭《杜臆》说:“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诗》,而此篇乃其自序也。”上句“千古事”是指留传久远,关系重大,如同曹丕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句“寸心知”是说对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但对仗工整,语言高度概括,而且切中肯綮,含蕴丰富,很有哲理性。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八月观潮罢,三江越海浔。回瞻魏阙路,空复子牟心。
杨柳东风尽日吹,柔条应自不禁持。
都门三月伤心地,强半青青赠别离。
之子共乘轺,清秋拜上霄。曙霞迎夙驾,零雨湿回镳。
甘谷行初尽,轩台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为郎有意办罗裳,绣成花鸟好文章。
黄昏含愁不敢剪,只恐分开双凤凰。

绿绮含风弱,芳缄卷露新。忆在闲庭院,婆娑映玉人。

我爱王怀祖,面壁受人骂。
不比少掾时,瞋目答米价。
褊中顿有容,坦之讵能过。
桓桓大将军,汉业在出跨。¤

水落天门放顺流,何须百丈打矶头。郎归不化身为石,重扫蛾眉两点秋。

华山真境逼蓬莱,石洞云深锁不开。一枕黑甜仙梦远,任教沧海起黄埃。

桃竹齐眉草屦柔,江云湿重木绵裘。茅山一去五百里,楚月相望十二楼。

林下甑香黄独月,松根锄冷茯苓秋。药瓢料得归来满,多病微躯我亦求。

妍妍掌中儿,舍我一何遽。其来谁使之,而复奄然去。

平生三举子,随灭如朝露。顾我能无悲,其如天有数。

自从学道来,众苦颇易度。有后固所期,诚无亦何惧。

人生得清安,政以累轻故。婚娶眼前劳,记遗身后虑。

百年曾几何,为此雏稚误。顾语长号妻,此理亦应谕。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
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
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
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
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奔涛日夜向东流,江势雄吞百二州。云际辉煌开古刹,林边缥缈出飞楼。

满堤杨柳汀洲暮,夹岸芙蓉泽国秋。夜半忽惊尘世梦,上方钟磬落孤舟。

射水通龙蟒,岷山起凤麟。治才须贾谊,首辅待曹真。

云汉雕盘势,幽并骥绝尘。京华花满眼,莫恋锦江春。

引君来访洞中仙,新月如眉拂户前。
领取嫦娥攀取桂,便从陵谷一时迁。

心本不愆自然戒,何用科条防毁败。心本不动自然定,何用勤劳止自竞。

心本不迷自然慧,何用参寻叩伦类。即今知此三自然,奉以周旋无失坠。

他乡生白发,旧国有青山。
(《贼平后送客还乡》。见《纪事》)。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致使韶阳要打杀,思量著甚底来由。
文殊笑,普贤嗔,眼里无筋一世贫。
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仙李栽培旧满门,归来仅有一株存。
年年碧实和烟摘,老子未尝先乞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