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烟浦。有天半朱霞,标映高处。尘海此回帆,望蓬莱、三山自去。
诗情何在,且付与、素歌蛮舞。容与。共岫云、野鹤终古。
陈澄江一绳散绮,更重吟、宣城俊句。记得杭州,几度画船听雨。
酒浣尘襟,镜消秋缕。好移琴柱。频寄语。前身合在琼府。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看秋山万叠,晓日曈昽,参差相倚。画栋珠帘,卷高空清丽。
老桂香浓,洞箫声远,作瑶池佳会。露缀花梢,风摇鬓影,夜来凉意。
此景人间,几曾得见,月拥寒潮,无边云水。满酌天浆,宴鸿都道士。
秘诀长生,沧桑变化,对绮筵罗袂。尘世纷纷,残棋一局,谁非谁是。
楚云梦远。觅鬓底瑶肪,悄在秋苑。素萼乍攲,遮住青鸾轻扇。
最怜付与红儿,只隔幔攲遥见。凉飔度,嫣然笑拈,闹扫初绾。
明河坠露分半。称香浸铜瓶,胭粉零乱。几点唾壶情泪,翠襟吹溅。
倚妆静看搔头,又恐一枝敲断。丹白想,亭亭夜深自遣。
囋血其如利觜何,荒陂一夕死贞娥。从教筋骨当年露,嬴得清名世不磨。
谁谓衡山高?景行思齐而。谁谓衡麓近?大路莫致之。
衡高麓云邈,洙泗不在兹。远臣礼乐光,吉月春阳时。
原隰遂咨度,于彼湘之湄。薄言采芹藻,多士乐且仪。
酌彼百泉水,憩我驷牡驰。我将布惠泽,我将迪民彝。
我将歌《白驹》,爰求硕人遗。爰求硕人遗,空谷夫何为。
南山有楩楠,北山有桐椅。谁谓衡山高?衡麓乃所基。
无屋藏身雾政昏,饭资日谷欠朝暾。起居饮食难兼享,傥欲不仪须露蹲。
多难固业,殷忧启圣。帝宗缵武,维时执竞。起柳献祥,百堵兴咏。
义虽祀夏,功符受命。远无不怀,迩无不肃。其仪济济,其容穆穆。
赫矣群临,昭哉嗣服。允王惟后,膺此多福。礼以昭事,乐以感灵。
八簋陈室,六舞充庭。观德在庙,象德在形。四海来祭,万国咸宁。
峭壁削寒铁,古藤哨饥鼯。风云含厚颜,幽子方踟蹰。
维昔大盗起,横行掠荆湖。眷兹崔嵬颠,驻彼枭雄徒。
豺狼据要地,麟凤无全躯。腥血被林峦,遗金委榛芜。
燐光杂宝气,永夜犹扶疏。圣代开承平,崇冈失崎岖。
秋风散樵牧,蔼蔼桑麻墟。静思天壤间,陈迹分贤愚。
江山一片石,过者尽涟如。奈何千仞青,名与鼠辈俱。
凭高发幽愤,胸次森戈殳。无由出云雨,一洗前朝污。
一自椎秦后,同人在海山。
冠裳不可毁,节义敢轻删。
受冻频坚骨,撄霜茂长颜。
南阳高卧稳,罔识世途艰。
洙泗无暖席,齐梁无停轨。吾道大可为,斯人讵可避。
闭户与缨冠,出处须易地。贞元有韩公,读书尚其志。
唐士太披猖,淫靡沿六季。独自抱遗经,卓哉不朽事!
抵排二氏言,周情兼孔思。凤跃钧韶鸣,气象庶几似。
当其未遇时,皇皇出载贽。拂骨尚欲烧,鳄鱼尚欲制。
岂其百炼刚,绕指顿柔脆。三上宰相书,谁识艰难意。
汝曹不自量,嗤点何容易。撼树在蚍蜉,当辙笑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