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节物奚为感,秋怀不自任。晓寒侵远梦,秋力助高吟。
薄脱惊风叶,疏舂隔水砧。商弦调一曲,惟子定知音。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文皇都北平,始建天津卫。内以辅神京,外彻溟海际。
南北泻两河,吐纳百川细。挽漕日夜来,贡赋无留滞。
重臣镇其间,鼎足分宣蓟。岂惟念输将,隐然存大计。
孽盗踵巢芝,共主非幽厉。曾无一矢遗,歘启都城闭。
马嵬止元宗,曹阳宿献帝。虽云两日程,乘舆岂能诣。
先帝一出宫,洞然知国势。与其蹈危涂,不若宫中缢。
呜呼事一乖,宇宙遂颠蹶。开府固庸才,奉头竟南逝。
侈言曲突谋,纵有亦奚济。何人为史官,直笔扫芜翳。
登陴望九门,临风洒哀涕。
夜来几阵西风,匆匆偷换人间世。凄凉不为,秦宫汉殿,被伊吹碎。
祇恨人生,些些往事,也成流水。想桃花露井,桐英永巷,青骢马,曾经繫。
光景如新宛记。记相逢、瑶台殊丽。微烟淡月,回廊复馆,许多情事。
今日重游,野花乱蝶,迷濛而已。愿天公还我,那年一带,玉楼银砌。
已拟沙渚泊,忽来风雨声。人皆催早发,我亦厌孤征。
浪骇千峰出,舟怜一叶轻。此时虽甚捷,犹是险中行。
问西风、甚时吹紧,催将鸿雁声悄。菊花拌坼重阳蕊,凉夜月圆天小。
炉篆袅。晕一缕仙云,不碍飞琼笑。莺烦燕恼。道辜却韶光,传来冷信,逐渐岭梅早。
谁家院。箫韵凄眠度晓。声声心事缠搅。丹凝禅悟寻常耳,还是文园幽妙。
闲自料。烟云幻繁华,转眼成秋草。朱颜未老。正力避吴霜,冬馀强饭,竹素浣尘抱。
佩纫幽兰,歌拈红豆,并倚娉婷。尽愁人挥洒,登临觞咏,催归送远,边怨闺情。
携向碧窗妆镜侧,轻唤起、盈盈翠袖擎。瑶台上、飞琼萼绿,争似卿卿。
讶光清凝赋粉,待细研石黛,染就丹青。谱霜浓月晕,寒鸦落木,孤蓬夜雨,长笛离亭。
一抹苍烟鸿影,看几点、环螺接楚城。标题处,把霜毫空阁,半摺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