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清昼,又繁英如绣,细禽啼处。委佩搴纕无恙否,莫问楚宫残舞。
暖玉交柎,温黁比鄂,写入陔南谱。春长人寿,白华诗句重补。
记取谢屐寻秋,霜前丛菊,曾蹋修蛇路。输与阑阴双蛱蝶,省识东风无数。
交吕攀嵇,因群拜纪,春色偏孤负。甚时花下,一尊同醉芳醑。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越芽远寄入都时,酬倡珍誇互见诗。紫玉丛中观雨脚,翠峰顶上摘云旗。
啜多思爽都忘寐,吟苦更长了不知。想到明年公进用,卧龙春色自迟迟。
借问炎交路若何,片帆南指广州过。知君怕见桄榔树,近岭猿声日渐多。
鹃魂一片。怪小墅绿阴,都被愁染。鸿阵悄来,凄紧西风黄昏院。
茜裙残缕吹香远。却醉入、秋娘心眼。梦回沟水,红情自老,误他题怨。
还见。披烟浣露,正灯暗绛屏,和泪妆点。霜信曼催,吴锦飘零无人剪。
可怜生是江南晚。更解替、幽花肠断。几回立尽斜阳,故山冷艳。
拒霜花傍石阑干,家有青毡坐不寒。闻道宜城新酿熟,应知不厌客频看。
海波不作,水天外、一望茫然无际。万顷琉璃人倒影,濯尽脂香粉腻。
振袖临风,飞觞酹月,大有髯苏意。铜琶铁板,许侬也吐豪气。
休为萍泊他乡,故园荆棘,满腹生牵系。屈指年华过半百,须识浮生如寄。
历尽艰难,从今应悟,离合悲欢理。学书学剑,有儿幸亦磨厉。
江湖载酒,遍青衫尘积。玉笛声中过三七。道飘零杜牧、惯解伤春,原不为、歌扇酒旗凄悒。
惺惺还惜惜,侬自怜花,此意何曾要花识。一霎画屏前、香梦迷离,尽后日。
思量无益。待提起重来、又伤心,怕门巷斜阳,落红如雪。
左右青林抱邃深,径随苍藓上烟岑。陵迁渐失三湘事,春远闲伤万里心。
我爱白云亲鸟道,谁临沧海较蹄涔。北栏曾指鸿归处,杳邈乡山不可寻。
萦秋心流黄。对旧时月色,人倚楼旁。记赋将离京国,朅来江乡。
衣袂黦,裙腰长。共遥天、星娥魂凉。想眼底停辛,肌边熨恨,小影来荆娘。
回枕沾,欹屏湘。累莺枝妾梦,锦字郎狂。赢得茶烟飘漾,药瓯斟量。
纫楚蕙,搴淇桑。送雁绳、行云疑亡。羡玳瑁双栖,新雏昼梁文褓香。
兹行总莫定归期,欲去回头意已痴。可有衷言持作佩,那堪别绪乱于丝。
良缘未订三生约,青盼难酬一夕知。他日燕都逢郡友,幸贻尺素慰遥思。